這人間,這世俗,終究逃不過情愛二字。
香港的導演對于愛情,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王家衛傾向曖昧格調,周星馳鐘情隱晦羞澀,李安喜歡最真的人間煙火,而徐克則偏愛在刀光劍影中將綿綿情義訴說。
擅長拍攝武俠片的徐克,唯一一部鶴立雞群的作品便是《青蛇》。
然而這部影片就如《大話西游》一般,在最初上映時遭遇了票房滑鐵盧,而后在時隔多年又被解讀出了新的高度。
經典深刻的影片總是如此,就像珍藏多年的美酒,開瓶總會飄香四溢。
圖片來自網絡
一、關于《青蛇》不得不說的幕后故事
一次酒會上,觥籌交錯,眾人醉眼迷離,這其中有人想趁機而逃。只見張曼玉腳踩座椅,用手指著對方豪氣地喊到:“你給我過來!”
這一幕被徐克看在眼中,那一刻正在籌拍《新龍門客棧》的他找到了心中的金鑲玉。
在《新龍門客棧》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后,徐克打算拍一部充斥著狂熱信仰和人間情愛的電影,這就是《青蛇》。

自古白蛇才是主角,徐克破天荒地將青蛇捧上了女主之位。
電影主題已定,女主角敲定了鞏俐和梅艷芳,后來因為鞏俐檔期串不開只好辭演,而梅艷芳見好姐妹不演也只好推辭。
幸而兩位女神與《青蛇》擦肩而過,畢竟鞏俐也好,梅艷芳也罷,她們的形象相對正統,更有大女人的神韻,與徐克鏡頭下妖嬈多姿的“蛇精”有著大相徑庭的差別。
不是說她們不夠性感,《周漁的火車》中的鞏俐,《胭脂扣》里的梅艷芳都是儀態萬千,只是性感是皮囊之下的氣質,風情才是骨子里的魅惑。

此時,缺了兩位女主角,徐克第一時間想到找遠在美國的王祖賢救場,王祖賢爽快地應承了下來。
白蛇定了,誰能演繹風情萬種又調皮嬌俏的青蛇呢?徐克再次想到了張曼玉。
此時的張曼玉早已憑借《阮玲玉》拿獎到手軟,擺脫了花瓶的標簽,她一直用實力彰顯著自己的演技。
就這樣,張曼玉和王祖賢成就了青蛇和白蛇。從不知情為何物,到落下第一滴淚,動情動念,無人能逃過這情愛輪回的劫。

二、那些潛藏在影片中的關于七情六欲的故事
《聲臨其境》有一期是韓雪和張萌為《青蛇》配音,得到的是一片贊譽之聲。然而,有些角色是無法復刻的,聲音可以模仿,神韻卻難以拿捏。王祖賢和張曼玉的矯揉造作,那份自如和自洽,現在看來依然把控到位。

影片開場,站在生物鏈頂端,法海俯視蒼生,沒有一絲悲憫。那眾生相皆是怨念,半人半妖的臉,在法海眼中皆是惡之念使然。
然,執念最深之人是誰?
不是善,即是惡。
無欲為善,有欲則惡。
此時最無情者,即為法海。
修成人形的蜘蛛精肆意自在,法海將其收入缽盂。它有傷人嗎?我們不得而知。然而那串掛于樹梢的佛珠,久久不散靈氣。
這妖精可否受過佛蔭?妖精可否有情?他是不是錯了?這是法海第一次動了凡人之念。心如磐石,也有石開。
于是,青蛇和白蛇為了體驗凡人之情,感受凡人之愛,在一個大雨滂沱的夜晚來到人間。
竹林中,一位婦人正在艱難生產,法海將此情此境視為污穢,不忍入目。

那村婦裸露的身軀,自此如魔障植入法海心中,他的意念里都是情欲。
心中有所想,現實便有投映。
那些圍在法海身邊的妖怪,是現實中的妖,更是心里的怪。法海祭出寶劍大開殺戒,然而妖怪們臨死前的嘲諷卻深深地刻在他的心間。
“有色不戒,善惡不分,顛倒鬼神,六根不凈。”
所以,究竟誰是惡?

《青蛇》中最美的布景,全部在青蛇白蛇出現后。迷惑眾生,體會百味。情與欲,在婀娜裊裊中;愛與癡,在聘婷風流處。
那個禁止學生體會男女之愛的許仙,終是醉在了白素貞的懷里。有人說,他愛白蛇,也愛青蛇。在白蛇的溫柔鄉里,思戀著青蛇的誘引,是凡人都有欲,這情在徐克的鏡頭下悱惻纏綿。

在我看來,這是人間的兩種誘惑。白蛇是月光,是情,是相伴人間的妻子。青蛇是玫瑰,是欲,是醉酒紅塵的知己。
白蛇渴望做人,于是她一心一意為人,她學著人間的婦人從一而終。
青蛇永遠好奇,她想學白蛇所做的一切,然而她始終未曾動情。
白蛇說,你可以和天下任何男子,但絕不可以是許仙。那一刻,白蛇落了淚,她說愛情也有痛苦。

看著青蛇拼命想理解眼淚為何物的模樣,屏幕前的你是不是笑了?
我也笑了,只是我笑她還不懂情為何物,多么幸運。
直到那一場斗法,讓青蛇考驗自己禪心的法海,終是在沸騰的泉水中失了定力,二人但行男女之歡。你看,愛情果然是天底下最兇的利器。

不堪其辱的法海終是抓了許仙,為救愛人,白素貞不惜水漫金山。
金山寺前,洪水滔天,此時的白蛇一心記掛的只有許仙。
青蛇問白蛇:“你常說人間有情,我們在一起相處了五百年,難道就不是情么?”

金山寺中,青蛇終于在人群的背影中就找到了剃度出家的許仙,她以為這是背叛。那一刻,她終于體會到了眼淚的苦澀。

金山寺外,白蛇分娩,法海震驚。既然為妖,何故產子?是人?是妖?是錯?是對?
白蛇終是沒能逆天改命,奄奄一息之際被鎮于雷峰塔下,她將孩子托付給法海。
帶著許仙歸來的小青再也找不到自己相依為命的姐姐,她說許仙應該陪著姐姐,于是將利劍刺向了他。
為救白素貞母子,洪水倒灌金山,眾僧尸橫遍野,法海殺孽深重,究竟何為黑?何為白?
青蛇匍匐在法海身下,“我到人世來,被人世所誤。你們說人間有情,但情為何物?”

我欲度你成佛,以我身煉你心,以我命換你六根清凈。這是青蛇放手的執念。
在法海那一句“小青”的呼喚之后,青蛇轉身墜入無邊洪浪。
浮世本該如此,愛恨情癡,經世輪回,愛才是最大的貪念。

三、電影之外的你和我才是真實的眾生相
《青蛇》有幾大片段,總是讓人印象深刻。是妖冶夢幻,也是光怪迷離。
健步如飛的蜘蛛精肆意游走人間,竹林中艱難產子的婦人暴露人性貪念,法海洞中修身養性卻被欲念糾纏,青蛇落入凡間青樓自在貪戀,雙蛇嬉戲扭動腰肢的纏綿,青蛇法海喪失定力后水中相歡,白素貞救夫水漫金山......

人,總怕到了一定年紀,突然看懂了某部電影,聽懂了某段旋律。畢竟人生百態,卻總逃不出癡、慢、疑、嗔、貪。
第一次看《青蛇》,還是央視六公主播放的,彼時的我還是花季年華,完全不懂這愛恨情癡從何而來。那些鏡頭之初出現的一張張兇惡的臉,那個踏風而來的妖怪,讓我深感不適。體會不出那“扭啊扭”的風情,也理解不了法海“不懂愛”的無情。

如今三十而立再看《青蛇》,卻會淚滿衣衫。不懂愛才有青蛇的天真可愛,這個懂得的過程是成長所付出的代價,是成熟不容錯過的一站。這深藏的無奈、疼痛、貪戀和放手,才是百態人生的日常片段。
問世間情為何物?或許恰如黃霑的那一句歌詞所嘆:“跟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

作者:雪憶柔
心中有點墨 故事藏山河
文字是墜入凡間的精靈
靈魂唯有在書海中方能自由
愿我的文字可以溫暖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