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讀畫知人東坡石頭記 | 王秉良

.

讀畫知人東坡石頭記

北京晚報 | 2022年12月05日

王秉良

  蘇軾作畫,愛畫枯木竹石,他在表兄文與可的遺墨上題贊道:“竹寒而秀,木瘠而壽,石丑而文,是為三益之友”。他收藏過仇池石、雪浪石、形狀像“麋鹿宛頸”的靈璧石,把如同碎玉的登州“彈子渦”石分贈給朋友,用餅從兒童手里換來齊安江上宛如彩玉的卵石,供養給佛印禪師,還寫詩文贊過唐苑異石、“醉道士”石、“壺中九華”、北海十二石、磻溪石等眾多奇石。他的一句“陋劣之中有至好,石之一丑則眾美俱出”成了賞石的美學圭臬。他一生與石頭結緣,石頭也成了他精神氣質的一種表征物。

  一 天石硯

  公元1047年,12歲的蘇軾還在眉山紗縠行家中讀書。有一天,他和小伙伴在園子里玩掘地探寶的游戲,忽然挖出一塊形狀像魚的淺綠色石頭。石頭通體點綴著細小的銀星,溫潤而瑩潔,叩擊之下還會發出類似金屬的鏗然之聲。蘇軾用它試著磨墨,還很能發墨,只是上面沒有貯水的洼處。父親蘇洵說:“這是'天硯’啊。有硯的功用,只是形體上不完滿罷了。”他叮囑小蘇軾要好好收藏,并說了一句饒有深意的話:“是文字之祥也。”蘇洵還親手在木板上刻出適應石頭形狀的凹痕,讓木工以此為匣底做成一個匣子,好讓石頭安放妥帖。

  于是,蘇軾把這塊石頭命名為“天石硯”,并寫了一首硯銘:“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顧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父親的一句話,是對少年蘇軾的莫大激勵,一塊沒有硯池,并不能稱為硯的石頭,卻被賦予了硯的使命和意義,而且是成全少年錦繡文才的祥瑞之物。從此,這塊石頭一直伴著蘇軾成長、漂泊的生涯,從眉山到開封、到鳳翔、到黃州、到杭州……

  少年蘇軾的幾句硯銘,當代的人常常誤讀,所以有必要清楚地把它翻譯出來:一旦受了造物者的賦予造就,就不能再變更了,有的以德行內涵為主,有的在形體外貌上完滿,綜合德與形這兩者,我將著重擷取哪方面呢?像那種上面是墨池、下面是硯足的硯臺,世上豈不多得是嗎?

  蘇軾說得很明白了,他看重的是硯的“德”,而不是“形”。不管天賦的形體怎樣,要有硯的品質和德行。把自己造就成為應了“文字之祥”的人,就是少年蘇軾的志向。

  文字是他的祥瑞,也是他倒霉的禍端。靠著勤學苦讀,蘇軾學富才高,22歲就高中進士,和弟弟蘇轍一起,被仁宗皇帝欣喜地贊為“朕今日為子孫得兩宰相矣”。后來,因為和當政者政見不同,他的很多詩句都被解讀為隱含毀謗之意,在44歲時被政敵攻擊,獲罪下獄,被貶黃州,出獄時寫詩感嘆“平生文字為吾累”。

  在被貶后的流離紛亂中,蘇軾以為丟失了天石硯,在黃州4年都沒有找見,卻又在離開黃州到當涂的船上,打開書箱找書時驚喜地發現了它。此時的蘇軾,已經49歲,是名滿天下的蘇東坡了,看著瑩潤的天石硯和匣底父親刻下的痕跡,蘇軾既欣喜又感慨,叫來兒子蘇迨、蘇過,鄭重地把硯石交給他們。

  《東坡全集》中,收錄了蘇軾寫的27篇硯銘,臨終他還想用米芾的紫金硯陪葬。他收藏、使用過很多硯臺,偏偏是這個用不了的天石硯讓他眷念不已。這塊石頭,凝聚著父親的厚望,成了蘇軾的“初心”,他也想把這份寄托,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二 怪石

  1059年,24歲的蘇軾在母親去世回家居喪期間,做了一個怪夢。夢里,一個形貌奇峭詭異、狀如鬼怪的人來到面前,和他做了一番對話。原來這是家里竹軒旁豎著的一塊怪石的精魂。這怪石百無一用,無論是拿來做搗衣砧、做柱礎、做磨刀石,還是做硯臺、做箭頭、做石碑,都不夠材料,所以蘇軾對它很是嫌棄,早就想把它扔掉了。怪石精嘴里發出“轟轟隆隆”的重濁聲響,仔細辨別之后,才漸漸聽明白他講的是什么,他引經據典,侃侃而談,把自己載在典籍里的同類業績列舉了一遍,來說明怪石族類的不凡。他說,你所謂有用的那些石頭,星羅雹布,滿山都是,靠傷殘破碎自己來為世所役,雖有小用,又算得了什么?而我這樣你覺得無用的怪石,難道對你就沒有益處嗎?“震霆凜霜我不遷,雕不加文磨不瑩,子盍節概如我堅。”我把這些贈給你,豈不是很大的收獲,你又何必來嫌棄責難我呢?一席話說得東坡慚愧謝過,怪石于是欻然隱去。

  這個怪石,是眉山家園給蘇軾精神激勵的第二塊石頭。它最典型的人格就是“頑”,外部施加的力量根本改變不了它,鐫不了字,磨不平滑,雷霆轟擊,獨立不遷,風霜雨雪,難改堅貞。

  這個怪石,其實也是蘇軾自己精神追求的人格化。雖然這時候他入仕不久,還沒有經歷那么多人生磨難,但是,今后怎么立身處世,怎么在宦海風波中保持本真,從怪石那里他得到了自己的答案。

  是的,蘇軾的人格,一方面如天石硯一般靈秀溫潤,一方面也像棱角分明的頑石,從不畏懼風霜,從不掩飾真我,光明磊落,坦坦蕩蕩。遇到不平的事,“如食中有蠅,吐之乃已”。于是他成了朝堂上“永遠的反對派”,也因此一再被打擊、被貶謫。

  石頭,是山的縮影,保留著山的堅毅和剛挺,蘊含著山的峭拔和奇崛。蘇軾的志向,就是要做國家柱石,用平生所學去治國平天下。“玉德金聲寓于石”,“屹然不動誰如尊”,這是蘇軾人格的底色,是他人生變奏的主旋律。


蘇軾《枯木怪石圖》畫心部分

  三 仇池石

  1091年,蘇軾任潁州太守時,曾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人請他住進了一處官署,匾額上赫然寫著“仇池”二字。醒來后記起杜甫的一句詩:“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仇池,是道教中的仙山名。蘇軾夢入仙界,心靈感受異常愉悅,因此對夢境念念不忘。

  第二年,蘇軾轉任揚州太守,表弟程德孺從嶺南帶來一白一綠兩塊奇石送給他,綠色的奇石岡巒堆疊綿延,上面還有洞穴通達,方寸之間展示出鬼斧神工的神奇妙境。看著玲瓏通透的奇石,蘇軾愛不釋手,用高麗所鑄的大銅盆貯藏它,又用自己以往所采碎玉般的登州白石襯在石下,稱它是“希代之寶”。看著奇石,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眷念的仇池仙境,于是將它命名為“仇池石”。

  后來,在“烏臺詩案”中曾受他牽連的好友、駙馬王詵聽說了仇池石的大名,就想要借去賞玩。王詵素來是上了“失信人員名錄”的,給了他,肯定是有去無還。蘇軾于是和他打了幾番筆墨官司,以詩相酬答,提出實在要借的話,就讓駙馬爺拿自己珍藏的兩幅韓干的散馬圖來換。最后想來想去,也沒舍得讓王詵看上一眼。

  蘇軾曾在給王詵寫的《寶繪堂記》中說:“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即寄情于物,“留意于物”即沉溺于物。在對仇池石的珍愛上,蘇軾似乎違背了自己的達觀態度。為什么呢?我們且看他為仇池石寫的詩:

  夢時良是覺時非,汲水埋盆故自癡。

  但見玉峰橫太白,便從鳥道絕峨眉。

  秋風與作煙云意,曉日令涵草木姿。

  一點空明是何處,老人真欲住仇池。

  因為他心里住著一個陶淵明,大半生宦海沉浮,仇池就是他的桃花源。1082年春天,在黃州東坡躬耕的蘇軾在一首《江城子》中寫道:“夢中了了醉中醒。只淵明,是前生”。他從中年開始和陶詩,后來貶謫到惠州、儋州后,將一百多首陶詩和了個遍。在《和陶歸去來兮辭》中說:“師淵明之雅放,和百篇之新詩。賦歸來之清引,我其后身蓋無疑。”

  蘇軾先后任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潁州、揚州、定州太守,被貶到黃州、汝州、惠州、儋州,自嘆“我今漂泊等鴻雁,江南江北無常棲”。在流離轉徙中,他調養心性,雖然身在宦途,卻能夠超然物外、曠達淡泊,每到一處,都能寄情山水,以隱逸之心隨緣自適,在老莊的哲學里得到救贖。但他也堅守著儒家的濟世之心、自強之志,就如山之巋然,石之堅貞。所以,他的石頭里,既有頑石之性、柱石之寄,也有隱逸之志、放達之情。

  四 雪浪石

  1093年,時任定州知州的蘇軾,在衙署后花園發現一塊奇石,石頭黑質白脈,紋理如江河水流一樣婉轉迂回,浪濤中還似有海獸形狀,他將其命名為“雪浪石”,專門讓石匠雕鑿了一個漢白玉石盆來安放它,刻銘于盆上,并寫詩詠懷,說這塊奇石來自崢嶸的太行山上,曾與泰山爭雄,后來被運來作為守城的飛石,曾“一炮驚落天驕魂”。如今太平時節,它只能僵臥在枯榆樹根旁了,壯美的紋理卻仍彰顯著它的奇崛。蘇軾吟詠的是雪浪石,不也是在寫自己的經歷嗎?他也曾處廟堂之高,意氣風發,興利除弊,澤及蒼生;他也曾身陷囹圄,日夜遭到詬辱,在生死之際彷徨;他也曾貶謫窮鄉,衣食無著,“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蘇軾把詠雪浪石的詩句分寄給親友,表達自己得遇奇石的喜悅之情,引得弟弟蘇轍和朋友秦觀、晁補之、張耒、李之儀、參寥子等人紛紛唱和,這塊石頭,一時成了石界明星。

  從雪浪紋中,蘇軾恍惚看到了故鄉離堆邊奔流的岷江水,“此身自幻孰非夢,故國山水聊心存”。此時,雪浪石和家鄉的怪石精魂相通了。出走半生,他沒有忘了初心。

  這塊著名的雪浪石,現在還保存于河北定州文廟內。清代的王士禛曾見過它,評價說:“石實無他奇,徒以見賞坡公,侈美千載,物亦有天幸焉。”“(蘇軾)集中別有《醉道士石》、《怪石》、《石斛》詩,要皆以坡傳耳。以雪浪例之,未必奇也。”

  王士禛說得對,從形貌上看,蘇軾的這些石頭也許都很平常,但是蘇軾的精神投射注入到其中,它們就有了神性,就可以增光增價、千載不朽。你看,石頭多得是,鐫刻著石鼓文的那十塊石頭,號稱我們中華第一文物,價值無法衡量,不也是石頭嗎?

  蘇軾離開我們900多年了,我們還滿心期待有機會瞻仰一下仇池石、雪浪石,或者他眉州家里的那塊怪石,參寥子早就看到了這一點,他在悼念蘇軾的詩中說:“空余雪浪齋中石,留與邦人萬古傳”。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奇石史上的豐碑蘇東坡
從蘇東坡的《枯木怪石圖》,探尋一代文豪賞石畫石中的理想追求
蘇子瞻與奇石
【美麗河北·人文之美】東坡識石
蘇軾詠石
仙蘇46 資深老饕的無奈:口體交相累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河县| 兴山县| 嘉义市| 深水埗区| 乾安县| 上思县| 金寨县| 千阳县| 合水县| 阳高县| 台州市| 西峡县| 田阳县| 专栏| 阿荣旗| 黑龙江省| 铅山县| 夏津县| 高青县| 武城县| 丰台区| SHOW| 探索| 廊坊市| 博野县| 多伦县| 中阳县| 唐海县| 石林| 张家川| 西乌| 青铜峡市| 石首市| 怀化市| 崇州市| 德保县| 衡水市| 张家界市| 滦平县| 临湘市| 宁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