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晚報 | 2023年05月17日
▌蔡輝
金代趙霖作《昭陵六駿圖》卷,為其存世孤本。每段題贊為金代書法家趙秉文所寫,趙的流傳書跡也甚少。
萬里車書已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
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這是金朝第四位皇帝完顏亮在征討南宋的途中,寫下的詩句。完顏亮被譽為金國第一詩人,“一吟一詠,冠絕當時”。據南宋文學家洪邁在《夷堅志》中記:“建康(今南京)歸正官(自金國投奔南宋的官員)王和尚,濟南人,能詠金主亮小詞。”可見其影響力。
完顏亮一生做了三件大事:
其一,改燕京(今北京)為中都,府曰大興,大多數學者認為這是北京作為國都之始。
其二,改革官制,一直沿用到金朝滅亡。
其三,征伐南宋,試圖統一,卻在采石之戰中慘敗給虞允文,退兵途中,被屬下所殺。
歷史上有四個皇帝死后被謚為“煬”,即陳后主、隋煬帝、南齊蕭寶卷,再有就是完顏亮了。按謚法:“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政曰煬,薄情寡義曰煬,離德荒國曰煬。”
《金史》稱:“后世稱無道主,以海陵(指完顏亮)為首?!?/strong>
金末太學生劉祁在《歸潛志》中,卻稱贊說:“至海陵庶人(完顏亮),雖淫暴自強,然英銳有大志,定官制、律令皆可觀。又擢用人才,將混一天下。功雖不成,其強至矣。”
二者的評價為何差別這么大?今年是金中都建城870年,金中都使北京完成了由“城”到“都”的身份轉換,在華夏都城營建史上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借此之機,特鉤沉金中都建設的關鍵人物完顏亮。
漢化派占了上風
完顏亮,字元功,生于1122年2月,本名完顏迪古乃,會寧縣(今黑龍江省阿城市南白城)人,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之孫,自幼聰穎好學,曾拜漢儒張用直為師。據《大金國志》載:“(完顏亮)幼時名孛烈,漢言其貌類漢兒。好讀書、學弈、象戲、點茶,延接儒生,談論有成人器。及長,風度端嚴,外若寬和,而城府深密,人莫測其際?!?/p>
完顏亮生于夾縫時代。
金國初期采取原始民主制,“臣屬契丹二百余年,世襲節度使封號,兄弟相傳,周而復始”。勃極烈(指各部落統領)們聚帳議事,都勃極烈主持,諳班勃極烈是首輔。金滅遼后,都勃極烈成了皇帝,諳班勃極烈則成了儲君,仍是兄終弟及。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去世時,把皇位傳給弟弟吳乞買(金太宗),吳乞買登基后,立弟弟斜也為諳班勃極烈,沒想到,斜也早逝。按道理,吳乞買應立哥哥阿骨打的兒子當儲君,可他卻立了自己的兒子合剌(金熙宗),這標志著金國從“家族天下”,轉向“家天下”。
這必然引起完顏家族內部的不滿。
阿骨打的長子是完顏宗干,庶出,不甚爭權,且他深知,合剌背后有完顏宗翰(即粘罕)、完顏希尹等支持,合剌較漢化,《大金國史》稱他:“熙宗自為童時聰悟,適諸父南征中原,得燕人韓昉及中國儒士教之,后能賦詩染翰,雅歌儒服,分茶焚香,弈棋象戲,盡失女真故態矣。”
金國占據北方后,遭遇諸多問題,出現了漢化、保守兩派之爭,完顏宗干也屬漢化派,希望通過學習中原文化,解決金國困境。
金熙宗太重私情
金熙宗一上臺,就封自己未滿月的兒子濟安為諳班勃極烈,為撫慰宗室們的不滿,金熙宗多封眾建,予以兵權,中央政府的管理效率大降。
濟安不到一周歲便去世了,金熙宗的皇后裴滿氏幾年不育,卻“多專橫,(金熙宗)不得肆意后宮”,致“繼嗣不立”。
金熙宗本疑心宗室,恰河南軍士冒充“皇弟”起義,金熙宗遂殺親弟常勝、查剌,鏟平宗盤、宗雋、撻懶等親王大臣的勢力,還殺了皇后裴滿氏,杖責宗翰之孫完顏秉德等權貴。
金熙宗也懷疑完顏亮,但完顏亮之父完顏宗干與金熙宗情厚,他去世時,金熙宗輟朝7日,致祭時大哭,主持典禮的太史勸說,此場合不宜哭,金熙宗說:“朕幼沖時,太師(指完顏宗干)有保傅之力,安得不哭?”
金熙宗幾次將完顏亮貶到外地,又幾次召回,仍任平章政事,相當于副宰相,不肯痛下殺手。
金熙宗手軟,完顏亮卻不客氣。
一方面,他“意以為宗干太祖長子,而己亦太祖孫,遂懷覬覦”;另一方面,完顏亮自視甚高,曾說:“吾志有三:國家大事,皆自我出,一也;帥師伐國(宋),執其君長,問罪于前,二也;得天下絕色而妻之,三也。”
據《歸潛志》記:“(完顏亮)讀書有文才,為藩王時,嘗書人扇云:'大柄若在手,清風滿天下?!酥溆写笾?。”
學者朱耀庭在《定都北京的海陵王》一文中鉤沉,完顏亮最后一次被貶出朝廷,與金駐北京留守蕭裕密謀,準備“建立位號,先定兩河,舉兵而北”,因金熙宗召回完顏亮,造反計劃才沒付諸行動。
9個人竟搞成一場政變
金皇統九年(1149年),金熙宗被暗殺,年僅31歲。
參與暗殺的只有九個人,除了完顏亮,還有內侍大興國、宗瀚的孫子完顏秉德、大理寺卿烏帶、駙馬唐括辯,以及徒單貞、李老僧等侍衛。
政變能成功,關鍵在大興國,他本是金熙宗的心腹,掌管宮殿符鑰,“每逮夜,熙宗就寢,興國時從主者取符匙歸家,主者即付之,聽其出入為?!?。大興國是渤海國人,姓大,完顏亮的母親也姓大。
一次完顏亮過生日,金熙宗賜予禮物,讓大興國送去,皇后裴滿氏也附帶送了禮物,大興國轉交,金熙宗知道后大怒,“杖興國百,追其賜物”。金熙宗內外交困,又喜飲酒,常遷怒近人,實為不智。
學者王崗在《海陵王與金中都》中提出,此次暗殺的主謀可能不是完顏亮,而是宗翰的孫子完顏秉德,以報被杖辱之恨,烏帶、唐括辯等都是他的死黨。完顏秉德等原本想扶持胙王完顏元登基,或鄧王子阿懶,但后者宗脈太遠,完顏亮毛遂自薦:“果不得已,舍我其誰?!?/p>
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完顏秉德還在猶豫,因為他的地位高于完顏亮。
9個亡命徒稀里糊涂踏上奪權之路,居然一擊成功。金熙宗被殺后,完顏秉德依然沒一句整話,負責行刺的仆散忽土說:“剛開始討論時,就說立完顏亮,現在還猶豫什么?”請完顏亮坐在椅子上,倒頭便拜,完顏秉德無奈,也同意奉完顏亮為帝。他為自己的猶豫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后被族誅。
眾臣子在目瞪口呆中,目送完顏亮登基。金熙宗的親信們沒任何反抗,便被一一消滅。
遷中都是必然之舉
完顏亮一上臺,便啟動遷都計劃。為減少勛舊們的反對,完顏亮假裝征求意見,讓內侍梁漢臣提出:“燕京自古霸國,虎視中原,為萬世之基。陛下宜修燕京,時復巡幸。”
學者余蔚在《完顏亮遷都燕京與金朝北境危機》中,認為從會寧府遷到中都(今北京)是正確的,因金國境內已一分為三:
其一,東北地區:女真舊居之地,是當初反遼大本營,以女真人、契丹人、渤海人為主,仍采用傳統的軍事奴隸制,比如猛安謀克制,謀克即百夫長,猛安即千夫長,依血緣結成作戰、生產單位,世襲,猶職業軍戶。
其二,原遼國地區:契丹人、漢人等民族混居,半耕半牧,金朝沿襲遼朝管理制度,各路置留守,軍政一體。
其三,原北宋淮河以北地區:以漢人為主,務農為主業,以都總管府為主管機構,另設元帥府,軍政相對獨立。
三制并行,資源難整合,大軍未動,紛爭已至,非專權無以將兵,可專權又對皇權有威脅。金國此時在多地設行臺尚書省,勛貴把持,形同割據。而會寧府遠在王朝東北角,交通、信息不便,將都城遷至王國的中部,勢在必然。
此外,會寧多勛舊,完顏亮無法充分行使權力。
金朝遷到金中都后,到河南、陜西的距離減了一半,改變了“官艱于轉漕,民難于赴訴”的局面,對南宋的軍事壓力增強。
一般認為,金中都模仿汴梁而建,但汴梁周長29.1公里,金中都僅18.7公里,與史料所記七十五里不符,可能金中都是子母城,東南西北皆設子城,距母城三里,有復道相連,構成防御體系。
徹底拿捏舊貴族
《金史》這樣評價完顏亮:“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
完顏亮善用智,遷都前,他發布詔書說:“眷惟金燕實為要會,將因宮廟而分創官府之署,廣阡陌以展西南之城……所貴兩京一體,保宗社于萬年?!币馑际莾啥疾⒋?,暫時穩住舊貴族。
可遷都后,完顏亮下令“命令會寧府毀宮殿,諸大族第宅及儲慶寺,仍夷其址而耕種之”,還將諸帝陵寢遷到北京良鄉,惜明末時遭徹底毀壞。
完顏亮出爾反爾,因為他和金熙宗一樣,遭舊勢力掣肘。為推行漢制,他不惜對勛貴揮舞屠刀,僅天德二年(1150年)四月,便殺“太宗子孫七十余人,周宋國王宗翰子孫三十余人,諸宗室五十余人”。宗翰一門被他殺絕。
完顏亮還把嫡母徒單氏也殺了。
徒單氏是完顏宗干的正妻,無后,而完顏亮的生母大氏一次向徒單氏請安,徒單氏沒看見,大氏跪了很久。完顏亮登基后,幾年不搭理徒單氏。大氏去世前,為徒單氏說情,完顏亮也想扮演孝子,便將徒單氏接回宮,每日請安。后完顏亮想伐南宋,徒單氏不同意,完顏亮生氣地說:你不是我的母親,你是宋人的小妾。遂殺了她。
完顏亮濫殺宗室和大臣,有為變革鋪路的因素。他推行新法,以“勵官守、務農時、慎刑罰、揚側陋、恤窮民、節財用、審才實”為標準,整頓吏治,變革科舉制度,在用人上較少考慮民族因素,力促南北融合,且采納遼宋降臣建議,對有王爵的女真貴族一律削封……與金熙宗比,完顏亮更快地推進了變革,在與舊貴族的博弈中,取得完勝。
比隋煬帝還狠
濫殺背后,還有一個因素,即完顏亮生于憂患,缺乏安全感,形成了嗜血、殘忍的性格,當年和他一起政變的完顏秉德、烏帶、唐括辯等,幫過他的完顏亨(金兀術之子)等,都被他殺死。清人趙翼說:“隋煬帝弒父殺兄弟,海陵(完顏亮)則弒君弒母,殺伯叔兄弟及宗室數百人,煬帝猶不若是之慘也?!?/p>
完顏亮推行變革,有積極意義,比如他推出的“正隆官制”,成金朝官制底本。但殺人過多,以致身邊無人可用。
完顏亮任“市井無賴”張仲軻為心腹,任伶人于慶兒為五品秘書郎,讓無能的弟弟完顏袞主持軍政大局……據學者董克昌鉤沉,完顏亮的15名核心臣子中,8人劣跡斑斑。
完顏亮甚至重用太監,王光道、衛愈、梁安仁趁機上位,梁珫(音如沖)本是金兵俘虜的宋朝太監,卻被任命去巡視營建工程。一殿之費以億萬計,建成后稍不如意,梁珫便下令拆毀重建。
遷中都,給金朝財政帶來沉重負擔,完顏亮很快又決定再遷都汴梁,加征五年賦稅,民怨沸騰。頻繁遷都,金朝重心倒向南方,忽略了北方強鄰的崛起,預約了金朝的滅亡。
完顏亮的私生活異常淫亂,其中或有《金史》夸張的因素,金國第五位皇帝完顏雍有篡位之嫌,故全力丑化完顏亮,廢其帝號,先貶為海陵王,再貶為庶人。
歷史在試錯中前行,完顏亮有變革之愿,卻無變革之能,但他曾推動北京城完成歷史性的跨越,卻是一番功業。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隨著考古的進步,終有一日,金中都將以更完整風采,顯揚于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