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土壤管理技術 |
時間:2008-05-22 14:05:44 來源:中國煙臺大櫻桃網 作者: |
土壤是果樹生存的基礎,果樹吸收的水分和養分直接由土壤供給。土壤性狀對果樹生長發育影響很大,各種栽培措施的效果也受土壤因素的影響。為了幫助果農朋友們全面了解和掌握,現請省農科院果樹專家陳棟就幾種果園土壤的管理模式作詳細介紹——— 清耕 果園清耕就是在果樹生長季節多次進行淺耕除草,保持果園地面干凈的一種土壤管理制度。 一、常用的方法 1、犁耕:在幼齡果園行間用牛進行犁耕,達到除草和松土的目的,可以增加蓄水能力、減少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增強土壤透水性和通氣。 2、旋耕:用旋耕機進行果園行間平整土地、耙碎土塊、混拌肥料、疏松表土。 3、中耕:中耕的作用是疏松表土,鏟除雜草,是果園經常進行的耕作措施。在果樹的生長季節,由于灌溉和降雨,果園土壤沉實,透氣性差,且雜草滋生,從而影響到果樹的生長發育。因此有必要對果樹進行多次的中耕除草。一般在生產上雜草還未結種子之前除草的效果最佳,既達到當年除草的目的,又減少或降低了第二年雜草的生長量。 二、清耕的優點 1、避免或減少雜草與果樹爭奪肥水的矛盾。 2、增強土壤的消化作用,分解快,土壤的速效性氮素釋放快,速效磷、鉀含量增加,對幼齡果樹的生長和根系發育有利。 3、消滅在地下潛伏的害蟲。 三、清耕的弊端 如果長期采用清耕,也會出現的弊端。 1、土壤結構破壞,物理性質惡化,土壤有機質和氮素含量減少。 2、長期實行清耕制,勞動成本高,對多年生雜草和惡性雜草除草效果差。 3、長期清耕,會形成一層堅硬的犁底層,出現土壤中氣、熱、水、肥發生不協調,從而影響果樹的根系正常生長。 深翻 果園通過深翻,既改良土壤結構和理化性質,又增強保肥蓄水能力,加深活土層,利于根系生長。 一、深翻時期 必須從建園時開始改土,在建園前搞一次全園深翻。雖然建園時進行了挖定植溝或穴,但是其它未挖部分仍然是未熟化的硬土,所以幼齡果園隨著樹齡的增長,逐年向外擴。結果大樹果園,根系已布滿全園,深翻容易傷根,深翻時間可在采收后進行,此時地上部分制造的有機養分向根系回流,傷根愈合快,利于傷根恢復和發出新根。 二、深翻形式 深翻的形式有全園深翻和隔行深翻兩種。 以桃樹為例,一般是在桃栽植后,在栽植桃溝兩側,沿溝邊界不斷向外擴穴改土。采用密植栽培的果園1-2年時間全部擴穴深翻,也可沿原來的栽植溝方向,逐年深翻,以后每隔數年再擴翻一次,使根系更新,深翻深度以30-50厘米為宜。也可在行中間開溝,寬0.5米左右,隔一行擴一行,下一年再擴另一行。開溝后要及時換土施基肥。 三、結合改良土質和培肥土質 不好的果園,深翻時可以進行客土,黏土客沙土,鹽堿地客淡土,沙荒果園客淤土,回填時要加入有機物和有機肥料。下層加入作物秸稈、綠肥等,以增加深層的通透性;中上層摻拌有機肥,以增加根群區肥力。擴翻注意:勿損傷較粗的大根,最好在擴翻當天填土,避免根系在空氣中長時間暴露,同時施入基肥時,灌一遍透水,以利于根的恢復。根頸附近要淺翻,以免損傷樹體。 間作 如果果園間作的作物選擇恰當,可以以短養長、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入。可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可控制雜草生長和防止水土流失。 一、間作物的選擇 1、一般在桃幼齡期提倡間作,定植后1-2年內,全年均可間作。成齡果園,只在秋冬季間作比較合適,但全園封園時不宜間作。 2、間作物宜選根系淺,枝干矮,生長期短,耗肥量少,無或少共同病蟲害的作物。 二、幾種適宜作物 1、豆科類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綠豆等。豆科類作物根系具有固氮作用。 2、薯類:主要有甘薯和馬鈴薯。 3、蔬菜:主要是一些果菜類、塊莖類和葉菜類蔬菜,藤蔓蔬菜不適宜。 4、藥用植物:如黨參、沙參等。 三、幾種不適宜作物及模式 1、高稈類作物:如小麥、玉米、高粱等。 2、藤蔓作物:如瓜類、豇豆等。 3、果果間作:在同一塊地中,若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果樹,不同果樹種類間有許多病蟲害要互相傳染,同時其年周期中各生育期又不相同,給生產管理帶來不便。 綠肥 我國綠肥種類較多,主要有紫穗槐、苕子、紫花苜蓿、豆科作物、白三葉草、紅三葉草等。可根據氣候和土壤條件選擇栽植。 一、播種 1、時期:適宜的播種時期為秋季和春季。秋季土壤墑情好,雜草長勢弱,有利于綠肥生長,為最佳播種期;春季,當氣溫穩定在15℃以上即可播種。 2、方法:散播、條播均可。條播行距15厘米左右,播種深度一般為0.5-1.5厘米,每畝用種量0.5-0.75公斤。 3、管理:綠肥能否種植成功,關鍵是苗期管理,要控制雜草生長。秋季種植,綠肥生長一段時間后越冬,來年返青早、生長快,可以抑制其他雜草生長。綠肥根系吸收層一般在土層20厘米以內,而果樹根吸收主要集中在20-60厘米范圍內,兩者在養分吸收上不會發生沖突。盡管如此,在綠肥生長期也應及時補充氮、磷、鉀等肥料,苗期保持土壤濕潤,遇干旱適當灌水,以利綠肥生長。當草長到40厘米左右高時刈割、翻埋或作樹盤覆蓋物。 二、翻壓技術 1、直接翻壓:即在果樹行間種植的綠肥作物花期用機械或人力、畜力方法,將其直接翻如土中,讓其自然腐爛。一般翻埋20厘米深。在壓埋綠肥時,堿性土壤應結合施入磷鉀肥,酸性土壤應施入適量石灰。 2、刈割集中壓青:將果園內外種植或野生的綠肥的地上部刈割后開溝壓埋在樹盤內。也可以結合深翻和施基肥時同時進行。 三、存在的問題 1、我國人多地少,發展綠肥會減少間作,目前果農多愿意間種其它經濟作物來增加當年收入。 2、果園行間利用機械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時我國果園以零星小塊果園和分散果園居多,需要人工翻埋,勞動力成本高。 3、僅僅靠種植綠肥不能滿足土壤有機質的需求。 覆蓋 果園覆蓋有利于表層土溫和水分穩定,增強根系吸收能力,對于吸收根的活動非常有利。 一、覆蓋材料選擇 1、有機物材料:作物秸稈、種植的綠肥和牧草、刈割的雜草等。 2、地膜覆蓋:白色地膜、黑色地膜、銀色反光膜等。 3、其它材料:如現在推廣的LC地布。 二、覆蓋方法 1、覆草:以冬季或夏季為好,覆草厚度15-20厘米即可。綠肥雜草,作物秸稈等均可作覆蓋材料。覆草后要在覆蓋物上壓些土,以防風刮和火災,同時鼠害發生地方要注意防治。 2、覆膜:根據不同目的選用不同的地膜材料,如在幼樹定植后,為了增加早春地溫和防止水分蒸發,宜選用白色地膜;為了保濕和防草可以選用黑色地膜;為了增加果實著色均勻,可以鋪銀色反光膜。 三、存在的問題 1、長期覆蓋引起淺層生根問題。 2、如覆蓋作物秸稈后,會給地下害蟲形成一個棲息場所,在對地下害蟲進行防治時,地面撒藥困難。覆蓋后還會增加鼠害的發生。 3、現在還沒有形成地膜回收機制,在土壤中大量殘存塑料薄膜,從而對土壤造成污染。 免耕 果園免耕制就是不耕耘土壤,采用除草劑來控制雜草、土壤調理劑來改善土壤結構的一種土壤管理辦法。 一、滅生性除草劑 1、百草枯:屬有機雜環類,是當前果園除草效果較好的藥劑。待草長滿地之后,噴400倍20%百草枯,可完全、迅速殺死雜草。但不徹底,大約1個月后雜草還會復生,需要連續應用。 2、草甘膦:屬有機磷除草劑,可用10%的草甘膦200-300克倍液噴布長滿草的園地,噴后10天雜草開始死亡,20天后可全部死亡。深根性的茅草、蘆葦等也不能幸免,所以是果園比較理想的一種除草劑。 二、選擇性除草劑 1、利谷隆:屬陳代脲類,是一種高效低毒選擇性除草劑。生產劑型為50%可濕性粉劑。用來殺除果園中的闊葉和禾本種雜草。待雜草出土后每畝用藥150-250克,兌水40-50公斤噴灑雜草,殘效期3-4個月。被雜草吸收后破壞其光合作用,最后因饑餓而死亡。 2、撲草凈和西瑪津:屬三氮苯類、選擇內吸傳導型除草劑,生產型為50%可濕性粉劑。在果園中1年生雜草大量萌發初期,在土壤濕潤條件下,每畝用藥250-300克,兌水30-50公斤噴灑地面,該兩種藥被雜草吸收后抑制光合作用正常進行,使雜草饑餓而死。 3、地樂安和氟樂靈:屬二硝基苯胺類除草劑,生產劑型為48%的地樂胺乳油和48%的氟樂靈乳油。于雜草出土時,每畝用100-200克,兌水50-100公斤噴灑地面,被雜草吸收后能破壞核酸及蛋白質的合成,從而達到殺草的目的。 4、甲草胺(拉索):屬酰胺類除草劑,生產劑型為43%甲草胺乳油。于雜草出土前每畝用100-200克,兌水50-60公斤均勻噴施于土壤表面,被雜草幼根、幼芽吸收后破壞蛋白酶,阻止蛋白質合成,導致雜草死亡。 三、注意事項 1、交替使用除草劑:因為長期使用同一種除草劑會使雜草增加抗性,降低藥效,使雜草群落發生變化。 2、使用除草劑應注意安全,滅生性除草劑防止噴到果樹上而傷害樹體,同時注意不要傷害人和牲畜等。 3、除草劑的使用效果與土壤、氣候條件密切相關。 4、除草劑在土壤中的殘留問題,注意不要對果樹和間作物產生藥害和污染。
(四川農村日報-實用技術0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