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芳醬說】第101篇原創
原創不易,感謝您的關注
文 | 芳 醬
圖 | 源 網 侵 刪
全文1671個字,預計閱讀時長3分鐘
前言:
《內向性格的競爭力:發揮你的本來優勢》,是我整整花了一個月,細嚼慢咽啃完的書。
里面涉及到很多晦澀的專業術語和深奧的心理學研究結論等,讀起來確實是非常的吃力。
讀一遍,不知所以然,所以我讀了兩遍。
讀兩遍,還是模棱兩可,于是我讀了三遍。
所呈現出來的這幾期內容,便是我所收獲到的精華,用自己通俗的語言分享給你。
希望在看的你,讀有所獲。
01
卡爾·榮格說,“兩種性格的碰撞就如同兩種化學試劑的接觸,無論發生了任何變化,兩者都逃不開。”
內向者和外向者,就好像南北的兩端。
在友情或者愛情當中,甚至是在商業關系中,南北兩種性格很容易被相互吸引。
他們相互欣賞。
一方聆聽,一方傾訴。
一方情感細膩敏感,一方神經大條樂觀。
書中講述了一對南北性格的夫妻,彼此相愛,相得益彰。
但是也因為性格的不同,出現過不愉快的爭執。
他們一個喜歡熱鬧,想每周都舉辦一個Party,另一個喜歡安靜,覺得完美的周末是兩人世界。
一方覺得另一方應該為他而改變,他甚至指責她不合群。
但她堅定地說對他說:
“我很合群。我愛你,我愛我的家庭,我愛我親密的朋友,我只是不喜歡那些Party而已。
大家不會因為Party就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他們只是接受了應酬而已。
而你,是幸運的!因為我把我所有的精力都奉獻給了你,而你卻把精力用在了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身上。”
是啊,這就是南北兩極性格中,戀人之間最典型的爭執的例子。
02
在人們的認知中,其實存在著一個誤導性的解讀,認為內向者就是不合群的,而外向者就是合群的。
其實,“親密需求”,對于內向者和外向者都同等重要。
著名心理學家戴維·巴斯說,“把親密關系看得很重的人不一定是喧鬧、外向、喜歡聚會的外向者。”
內向者,他們更喜歡和幾個親近的朋友在一起,談論一些嚴肅而有意義的問題,不愿意參與那些瘋狂的聚會。
相反的,外向者也并不一定會從他們的社交行為中尋求親密關系。
心理學家威廉·格拉齊亞諾說,“外向者通常需要他人以座談會的形式來填補他們對于社交影響的需要。
就像一個將軍需要士兵來填補他領導的欲望一般。當外向者在一次聚會上出現的時候,每個人都會知道他們的存在。”
你的外向程度,看似會影響到你朋友的數量,卻不能代表你就是好朋友的不二之選。
其實,有些外向者雖然很喜歡社交所帶來的的刺激,卻不一定能跟那些特別親近的人保持良好的關系。
內向的人,會傾注注意力在家人和親密的朋友身上,卻不太會閑談。在戀人的關系中,內向者會把對方當成他社交世界的中心。
如果你的戀人是內向者,請對Ta溫柔些吧,多一些關注的目光,多一些陪伴和守護。哪怕依偎在身旁,靜靜地看書不說話,也總比帶Ta去聚會要使Ta快樂得多。
03
文中采訪了一對內外向組合的夫妻,他們陷入了一個令人惋惜的局面:
“內向者強烈地渴望下班后休整時間,并且希望從他們的另一半身上得到理解。
而,外向者則渴望陪伴,并且對其他人從自己另一半的最佳自我狀態中受益深感不滿。”
對于外向者而言,他們很難理解內向者有多么需要在忙碌的一天之后充充電。
同樣,可能對于內向者而言,他們很難了解到他們自己的沉默是多么的傷人。
假使一對夫妻,男方屬于內向型,女方屬于外向型,那么他們很快會走進一種傳統思維模式中,用書中有趣的原話來說,就是:
“認為來自火星的男人需要退回到他的巖洞,而來自金星女人則需要互動。”
性格的差異,會讓兩個人相互吸引,也會讓兩個產生摩擦。
所以,我們只有深度了解內向和外向性格的差異,才能與對方更好地相處。
換句話說,只有深度了解內外向性格的特征,我們才能傳達給對方更精準的愛意、更貼心的驚喜和更溫暖的話語。
建議你也來看這本《內向性格的競爭力:發揮你的本來優勢》,了解南北兩端的你和她。
后話:
好了,今晚的啃讀就到這兒吧。
每晚睡前閱讀,有助于睡眠哦。
晚安。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