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父母70多歲了,已經成為一個標準的“老人”,可我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服侍和陪伴。
其實,不僅我,也包括正在閱讀這段文字的你。
?
?如何服侍老人?如何陪伴老人?已經成為中國“孝”文化最應該思考的內容。
?
?在朱德《回憶我的母親》一文中,作者的“悲痛”之情貫穿全文,根本原因,就是一生缺乏對母親的服侍和陪伴,直到去世。
?
?“順”,我們都容易做到,聽從父母,不反抗父母意愿即好??伞靶ⅰ?,是多么的珍貴和難以彌補,會讓人痛徹一生。
?
?從這種角度看,朱德一定是對父母特別“順從”的人,但“孝”是留給他一生的遺憾。
?
?如果可以,希望國家制定一個“孝順日”,即父母的生日,給子女放假一天,特殊的、離家遠的,可以是三天,讓子女回家服侍父母,陪伴父母。
?
?這是“孝”文化的根,也是“孝”文化的魂。
如果真有那一天,當父母不在人世時,子女會少一份悲痛,多一份欣慰,世界會少一份凄涼,多一份溫情。
?
?——讀朱德《回憶我的母親》有感
?嚴濤
?碧?;▓@
?202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