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5日,馬來西亞自然資源和環(huán)境部與馬來西亞郵政局合作,推出以中國旅馬大熊貓“興興”和“靚靚”為主題的郵票。中國“國寶”大熊貓再次登上郵票,其憨態(tài)可掬的神情引得許多民眾摸黑排隊購買。
“國家名片”與“國寶”熊貓的結(jié)合,馬來西亞郵政局當然不是首創(chuàng)。
早在1963年,“國寶”大熊貓就已經(jīng)悄然爬上了我國的國家名片,一展它的風(fēng)采,成為集郵者愛不釋手的集郵品。
1963年8月5日,我國推出了第一套“熊貓”郵票,全套3枚,同時發(fā)行了無齒票,3枚郵票采用一橫二豎的票形。吳作人先生采用潑墨大寫意的畫法,把熊貓立、坐、躺有趣的姿態(tài)完整地表現(xiàn)了出來。3枚郵票面值為0.26元,發(fā)行量300萬套,現(xiàn)郵市最新價已達原面值的4800倍;而無齒票市價更高達3500至4000元。
1973年1月15日,為了宣傳保護珍稀動物大熊貓,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發(fā)行一套“熊貓”編號郵票,6枚郵票圖案全部采用吳作人在1972年繪畫的水墨熊貓圖,原畫上的題字和印章完全保留,這在新中國郵票設(shè)計史上是第一次。郵票分別以不同的淺淡單色為邊框,形成多色套邊,猶如一幅幅采用絹綾裝裱的水墨畫,精巧典雅。這套郵票是我國郵市上的中高檔票,歷來在郵市中都有不俗的表現(xiàn),全套僅面值0.93元,現(xiàn)郵市最新價已達原面值的近2000倍。
1985年我國再次發(fā)行了一套4枚的熊貓郵票,同時發(fā)行了我國第一枚熊貓郵票小型張。小型張依然采用了吳作人傳統(tǒng)的水墨畫。這枚小型張面值3元,發(fā)行量達1260多萬枚。
1990年9月22日,原郵電部發(fā)行“第11屆亞洲運動會”小全張1枚,其中有編號J151“第11屆亞洲運動會”紀念郵票1套2枚,其中第2枚為第11屆亞洲運動吉祥物——熊貓。
同日,原郵電部發(fā)行“第11屆亞洲運動會國際體育集郵展覽”小型張1枚,主圖為熊貓,其面值10元,郵市上稱為“熊貓盼盼”這也是我國發(fā)行的第二套“普無號”郵票。
2000年2月25日,國家郵政局發(fā)行的“2000—3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特中郵票中,舉世矚目的大熊貓又一次在郵票中亮相。
大熊貓,這個被全世界公認的珍貴物種,無論是化身為運動會的可愛吉祥物,還是作為政治性贈送的“熊貓外交”,總是吸引了眾多關(guān)注的目光,早已成為中國的名片、和平的使者。
在祖國和諧,世界期盼和平的今天,中國郵政特別推出《祥和中國》熊貓系列藏品,匯聚眾多名家名作,不僅包含兩套熊貓專題郵票,更有熊貓金銀鈔、熊貓紀念幣、熊貓純銀畫、熊貓瓷版畫等珍貴藏品,堪稱熊貓題材的“史詩之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