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霸占班級第一名9年之久的孩子,能有什么學習的壓力?ta的媽媽,又有什么養育的煩惱?當我接收到咨詢家長這些信息的時候,本能的第一反應就三個大字“凡爾賽”。
孩子從小自覺,成績拔尖,在學業方面從不讓父母操心,初三還考了全年級第一……看到廣大老母親熱辣的眼神了么,這樣的孩子,真的不是中彩票得來的嗎?
但這位媽媽真的苦惱,要不是無計可施,她也不會來求助我。她說自己用盡了各種能想到的辦法,可是一點兒用都沒有,孩子聽不進去。
最近這次考試,孩子從上次的全年級第一,掉到了全年級四十。他很苦惱地跟媽媽說:“我沒救了,我這輩子就這樣了,我好不了了。”
父母用“追求完美”,“不夠勇敢”,“太一帆風順,沒經歷過什么挫折”來解釋孩子。這些都對,但這些標簽,幾乎可以貼在現在大多數孩子的身上。
了解一下孩子的背景,你就能明白,我們眼中這些沒經歷過風浪,只要安心學習就行的孩子身上,到底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首先是來自本人的壓力。從年級第一到年級四十,曾經滄海難為水,一個一直體驗人生巔峰的孩子,能夠忍受墜落的感覺嗎?
其次是來自學校的壓力。老師大力地督促家長要好好扭轉孩子的狀態,全班的期望全落在這孩子一個人身上,就指望這個孩子能在年級的角逐中大放異彩。畢竟他一直是班級里的第一名。
再次,孩子的爸爸是他們所在縣曾經的文科狀元,經常拿這些輝煌的歷史說事兒,要求兒子考上市里的重點中學,而這個的前提是,必須考進全縣前五。
這一座座壓在孩子身上的大山,真的是媽媽那句:“你要放松,要接受現實,要學會與自己和解,能釋放得了的嗎?”
我們對孩子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要他們成績一騎絕塵,又要他們看破紅塵。
這個案例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有家庭版“權力的游戲”,有父母的事與愿違,有受害與施害者的合謀,有經典的心理問題軀體化。
今天這篇,我只說一個問題。在學業受挫之后,孩子那種“我這輩子就這樣了,我好不了了”的感受,是怎么來的?還有多少孩子,在面對他們人生必將經歷的眾多挫折中的第一個小波折時,也會浮現出這樣的念頭?
”這輩子就這樣了,好不了了“,有沒有聞到這個論調當中熟悉的味道?前不久,天津那位在課堂赤裸裸歧視窮學生的女教師,高喊“父母當官和富商的孩子就比你有素質”,“你們和人家能一樣嗎?不可能一樣!”…… 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正是因為這樣的聲音,特別是來自父母,來自教育者的聲音,讓本該沒心沒肺,不知天高低厚的孩子們,內心如此悲觀、壓抑、沉重。
成年人用自己的狹隘、勢利,剝奪了孩子想象幸福生活的資格。在他們小小的心里,深深地刻下:“不優秀,不配活。”
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Epictetus)有句名言:“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擾,而是被他們關于事物的意見困擾。”對孩子們來說,什么是困擾他們的“關于事物的意見”呢?首當其沖,就是“不優秀,不配活。”
孩子們的心中已經根植了很多“不優秀,不配活”的變體,不是學霸,就沒自信。不拿好的分數,就不配跟爸媽講自己的愿望。有多少父母在期末考試前是這么跟孩子說的:“如果這次考得好,爸爸媽媽給你買……“
當父母之愛也非得用”交換價值“來衡量,大人的眼里只看得見成績、成就,孩子們變得如此戰戰兢兢就不奇怪了。他們做不到“人生海海,何必在意一時沉浮。”
他們會被一次不理想的成績壓垮,會因為一次激烈的沖突跳樓,會選擇在一次被誤解、受委屈之后就以死了結。
成人世界里那種“不優秀,不配活”的魔咒,曾經,也正在壓垮、逼瘋越來越多的孩子。
很多人會說,誰想啊,我們也不想啊,但行情就是這樣啊,競爭啊,內卷啊。但這樣土壤中孕育出來的花朵,會開的持久,開的芬芳嗎?
對學霸來說,他們想拼盡全力地保住自己的優勢地位。他們有多少心力被耗費在了失去地位的恐懼上?
這個男孩子,一路第一名走來,結果呢,一次校摸底考,失去了第一的位置,和班級第一名差1.5分,和第二名差0.5分,這樣微小的波動就足以擊潰他了。保不住一個學校的No.1,對他來說,就變成了“我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我不是指責父母,更不忍心指責父母,作為普普通通,千百萬分之一媽媽,我太能明白現在養孩子的焦慮了。事實上,哪怕不是學霸,資質平平的絕大多數孩子,我們每一個人都正在被這樣的洪流裹挾著,跌跌撞撞,起起伏伏地,甚至有時候會感覺是狼狽地連滾帶爬。
怎么辦呢?我給這位媽媽開的“藥方”是:管住嘴,邁開腿。
用行動去放大生活中“白色的部分”,每天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帶給彼此正向體驗的事情。很現實的,我告訴她,學霸的孩子不可能允許自己“放縱”,那會讓他更焦慮。所以一天5分鐘,10分鐘就好,比如講講小時候的趣事,一起丟會兒沙包,來一場枕頭大戰……
我們無法改變競爭的激烈,也無法不加入生存的博弈。讓孩子更有能量勇敢去闖的動力,來自于那些“活著真好”的感受。比如享受閑散的時光,和同伴瘋玩的盡興,停下來看看路邊的螞蟻,欣賞人類幾千年傳承下來的藝術作品……這些事,增強的是孩子自身的抵抗力。
活著就好,活著真好。
當我寫下最后這句,兒子在旁邊說:確實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