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ASD(上)和非ASD(下)被試從基線到刺激開始后5秒瞳孔大小的平均變化。瞳孔反應:在ASD組測試顯示場景類型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在非ASD組中,社會性場景的平均瞳孔大小大于非社會性場景。關于注視場景中人的潛伏期的群體差異和相關性:兩組之間第一次注視社交興趣區的平均潛伏期存在差異,但差異不顯著。社會刺激潛伏期與GAF、VABS和FTF評分之間存在相關性。表明隨著社交障礙的增加,被試朝向場景中人所花時間越長。凝視社交興趣區的持續時間:ASD組和非ASD組之間的社會性興趣區平均總注視時間無顯著差異??傋⒁晻r間與任何臨床指標之間均無顯著關系。5 討論研究結果表明,與非ASD組相比,ASD組在關注圖像中的社會信息方面比較慢。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亮度可能是個問題。我們試圖通過計算兩組中每個社會形象和非社會形象的大多數視覺區域的亮度來控制這一點,發現兩者沒有差異。第二個潛在問題是瞳孔縮短誤差,即瞳孔直徑測量誤差與注視位置有關。然而這些潛在的缺陷并不是這一特定研究所獨有的,該領域大多數研究都有。6 筆者感悟本研究的不同之處在于沒有使用典型的發育對照。相反,對照組由具有其他神經發育診斷的個體組成。這是因為ASD與其他發育障礙高度共病,這些障礙往往表現出類似的癥狀。為了勾勒出更細微、更準確的差異,并提供一個與臨床工作相關的ASD社會處理的清晰圖像,有必要將ASD組與有類似挑戰但沒有ASD的個體進行比較。7 參考文獻Frost-Karlsson,M., Galazka, M. A., Gillberg, C., Gillberg, C., Miniscalco, C., Billstedt,E., Asberg Johnels, J. (2019). Social scene perception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 eye-tracking and pupillometric study.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Neuropsychology, 41(10), 1024-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