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不論是從財產來源還是經營模式看,西門慶都不具備新興商人的性質,而更多地帶有封建商人的特征。他雖然褻瀆封建政治,破壞封建秩序,但他破壞和褻瀆的卻正是封建政治、封建秩序中最符合民眾利益的部分。他固守封建等級制度和封建婚姻制度,以殘害女性為樂,和明代后期新興市民以及啟蒙思潮的思想家們并無共同之處。他所固守的正是封建政治和封建秩序中最丑惡的部分。他放縱的性生活,非但不具備絲毫的“人文主義精神”,反而是對人性的踐踏和背叛。他在商業經營中表現出一些新經濟的因素,但這并不足以撐起一個“新興商人”形象,他仍然只能是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封建商人的典型。
【關鍵詞】《金瓶梅》 西門慶 封建商人
早在上世紀30年代,吳晗就認為,《金瓶梅》“以批判的方法,暴露當時新興的結合官僚勢力的商人階級的丑惡生活”。但這里的“新興”商人,卻被認作“必然沒落”的階級[1],而不是后來所謂的帶有初期資本主義性質的“新興商人”。80年代初,蔡國梁等先生進一步認為,“《金瓶梅》最突出的成就是,表現了明中葉資本主義萌芽時的新興商人勢力的崛起,形象地展示了商業資本積累的過程”[2]。80年代后期,以盧興基為代表的部分學者又將此一觀點明朗化,認為“西門慶是16世紀中葉我國封建末世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一個新興商人”,“是在朝向第一代商業資產階級蛻變的父祖”[3]。時至今日,“新興商人”說仍然是西門慶形象評價中頗有影響的觀點:“西門慶不僅僅是一個沉湎于情色而不能自拔的淫棍,更是一個有著商業頭腦的新興商人”[4]。筆者認為,新興商人說不符合《金瓶梅》中的西門慶形象的實質。他雖然是一位商人,卻帶有封建商人的本質特征。
一
認定西門慶是新興商人形象的重要理由之一,便是認為《金瓶梅》產生于明代后期這個“天崩地解”的時代,在高度發展的封建經濟內部,已經孕育出了資本主義萌芽,商品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雖然這些“還沒有促使一個獨立的資產階級的產生,但這一經濟基礎,卻為資產階級走上歷史舞臺準備著條件”。“西門慶也正是在朝向第一代商業資產階級蛻變的父祖。他還沒有發育成形,并且仍然帶著他所生存的那個封建母胎的不純性,可是他的不可一世的勃勃雄心,已表現出那種意圖獲得整個世界的野心和進取精神。”[5]
對以上觀點,其實早有學者從不同側面加以剖析,其論證也是十分有力的,如高培華、楊清蓮、楊樂堂、賀葵、孫遜、陳詔、霍現俊、鐘揚等[6]。筆者這里僅從分析西門慶的資本積累和商業經營模式入手,對其商業活動進行剖析。
有人根據《金瓶梅》第79回西門慶臨死之前對吳月娘的交待,計算出西門慶的資本達到了“八萬七千七百四十兩”[7],另外還有四處房屋:本宅、本宅對門、獅子街以及祖塋,總資產達到十萬之巨。縱觀西門慶的資產累積,大概有以下幾種模式:
(一)繼承父親遺留下來的祖產,主要就是生藥鋪。但是,西門慶似乎對經營生藥鋪并不在意,僅僅把生意交給傅二叔管理,而自己更看重的是“專在縣里管些公事,與人把攬說事過錢”。作品寫他梳籠李桂姐,住在妓院將及一月,其中除交待玳安讓傅伙計算帳討銀之外,對商業經營的其它事情竟然不聞不問。這絕不是資本積累初期一般商人應該具有的商業品格。
(二)意外之財,橫財暴富。西門慶繼承的祖產生藥鋪資產并不多,再加上他不努力經營,所以到他臨死之前,也無非達到了五千兩銀子。他真正的商業資本靠的是意外之財。孟玉樓和李瓶兒進門,便給他帶來了巨額資金。其親家陳洪受楊戩一案牽連,將“許多箱籠床帳家伙”都轉移到了他家中,并被他吞并。這說明西門慶的初期資本積累,并不是靠商業運作滾雪球式地發展而獲得的,因而也就不具備初期資本積累最基本的模式。
(三)依靠封建政權,“把攬說事過錢”,或者貪贓枉法,收受賄賂。前期的西門慶即勾結官府,“把攬說事過錢”,如他通過蔡京的關系,為鹽商王四峰說情,一次就“許銀兩千兩”。后期他當上了提刑官,其收受賄賂當亦不在少數,但作品寫到的僅有兩件事:一是為貪圖一千兩銀子的賄賂,放走了殺人犯苗青,二是私了孫文相打死人命的官司,得到賄銀一百兩。這一部分收入,顯然也和商業經營無關。
(四)對外貸款的利息收入。這又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放官吏債。這部分貸款不收利息,或者利息很少,主要目的在于交結官府。因此,有人把這也稱為“資本積累的手段”[8]而加以肯定,是完全錯誤的。第二種情況便是商業高利貸。作品寫李智、黃四攬了替官府采辦香蠟料的商業行為,就借了西門慶一千五百兩銀子,“每月五分行利”。有人認為“這是兩頭(官家和百姓)賺錢,不是高利貸”[9],也是不正確的。在這次商業活動中,西門慶明確表示“我做他怎的”,可見他只是借貸給采辦者。這筆資金絕非入股的投資資金,只能是高利貸性質。
(五)經商收入。這是西門慶總資產的主要來源。如果其商業性質和商業運作模式確實和近代商業有共同之處,那么,應該說這部分商業利潤還是帶有近代資本主義特點的。遺憾的是事實并非如此。這里主要分析以下三點:
一是以官經商,官商結合。這是西門慶商業活動最基本的模式。早期他就不僅通過聯姻手段和權貴楊戩的死黨陳洪結成了兒女親家,更通過行賄等手段勾結地方官吏。后期進入封建政權后,他最主要的便是借助手中掌握的封建特權,以官經商,廣開財源。他的大部分商業利潤,就是在當官之后獲得的。有人將西門慶“所經營的各個店鋪的最初投入、經營時間同他在遺囑中所交代的最終本銀”作了一個比較,列表如下[10]:
經營內容 最初投入 經營時間 最終本銀
生藥鋪 繼承父業 6年 5000兩
典當鋪 2000兩 兩年半 20000兩
絨線鋪 450兩 一年半 6500兩
緞子鋪 20000兩 半年 50000兩
綢絹鋪 2000兩 一個月 5000兩
共計 24450 86500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