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宋江的權(quán)謀
     “自幼曾攻經(jīng)詩,長成亦有權(quán)謀。”——宋江《西江月》,寫于江州潯陽樓。黃文炳理解這兩句為“自負不淺”,是用貶義;褒義理解應(yīng)是宋江“自信有余”。句中的“權(quán)謀”一詞不能理解為“玩權(quán)術(shù),玩陰謀”,這是現(xiàn)代的詞語理解,含貶義;正確的理解應(yīng)為“雄才大略”,是褒義。宋江是不會在詞中自我貶損的。這一章的題目便取自這里。
  
  1,宋江的“凌云志”——江州“反詩”解讀
  
  先看一下宋江醉后在江州潯陽樓上寫下的反詩。
  (1)《西江月》:
  “自幼曾攻經(jīng)史,長成亦有權(quán)謀。
  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
  (2)《七絕》:
  “心在山東身在吳,
  飄蓬江海謾?quán)涤酢?br>  他時若遂凌云志,
  敢笑黃巢不丈夫。”
  接下來,再看一下宋江寫反詩的背景。宋江在獄中病了一周。痊愈后,他去找戴宗,沒找到;找李逵,沒找到;找張順,又沒找到。人家都有工作和事業(yè),不可能天天陪著他吃喝玩樂。尋友不遇,宋江悶悶不樂,獨自信步轉(zhuǎn)悠,一轉(zhuǎn)轉(zhuǎn)到潯陽樓。“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酒,是男人們解憂去悶的最好之物。于是,宋江獨自一個,一邊賞景一邊酌酒,不知不覺,醉意醺然。“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澆愁愁更愁。”這時,宋江想起了自己的遭遇:而立之年已過,不僅功不成,名不就,反而成為囚犯,刺配這里。如此光景,何日是頭?“臨風觸目,感恨傷懷”,不覺“潸然淚下”,在白壁上先寫下一首《西江月》,感覺不過癮,又寫了一首《七絕》。“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飄蓬江海謾?quán)涤酢!本褪沁@種心情的寫照。黃文炳讀到“飄蓬”句時頓起惻隱之心,同情起來,說“兀自可恕”。這本是宋江借詩詞放飛一下壞心情,沒想到酒后吐真言,把自己內(nèi)心的潛意識給抖漏出來了——“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他時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這完全是文人的臭毛病之一造成的。
  看那首《西江月》的內(nèi)容,按照黃文炳的解釋,上闋是寫宋江“自負不淺”,“不依本分”。其實,黃的潛意識中早把作者當成“高尚其志的人”了。因為黃讀下闋“不幸”句時說:“也不是個高尚其志的人,看來只是個配軍。”讀最后一句時,黃產(chǎn)生了一個疑問:“這廝報仇兀誰?”就是說,誰是他的仇人呢?此時,黃沒認為是反詩。事情壞就壞在《七絕》詩的后兩句“他時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和最后的落款署名“鄆城宋江作”。黃巢,唐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造反的人。這樣,解開了黃讀《西江月》中的疑問。原來他的仇人不是什么具體的某個人,而是政府。于是,定案為“文字獄”。如果宋江不是喝醉,或者落款不寫真實地名和姓名,像上次在清風寨,署個假名,也就不會有事了。一,不會讓黃文炳聯(lián)想到當?shù)赝{:“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因為童謠第一句中的“家木”是“宋”字;第二句中的“點水工”是“江”字;第三句中的“三十六”是指梁山后來的天罡組織;第四句點出起義地點。四句合起來解釋就是宋江要帶眾在山東造反。二,配軍加真名宋江,找出作者還不容易?宋江在劫難逃。
  宋江一直憧憬著有朝一日回到體制內(nèi),怎么忽然冒出一個反政府的念頭呢?好像矛盾,其實不然。宋江在鄆城為吏時,已看到政府的黑暗,從他私放晁蓋一事就可以看出來。在他的心目中:一,生辰綱是不義之財。何為不義之財?一是來路不義,是當官的搜刮來的民脂民膏;二是去向不義,是給當官的過生日。你想,現(xiàn)在某大員過生日,下屬送禮一個億(生辰綱價值十萬貫,按一貫一兩銀子算,十萬貫就是十萬兩。再按一兩銀子一千元算,豈不是一個億?),網(wǎng)民還不在網(wǎng)上炸開鍋啊!二,晁蓋搶劫生辰綱是正義的,搶得對,搶得好。所以,他私放晁蓋,并不認為是違章,相反,是仗義。只不過,那個時候政府的黑暗還沒有籠罩在他的頭上,他體會不深刻罷了。現(xiàn)在,宋江成了囚徒,政府的黑暗他算是親身領(lǐng)教了。就拿送禮這一項說吧,他來到江州府先“取三兩來銀子,與了江州府公人”;到監(jiān)獄后,給“差撥”送十兩銀子,給“管營”送二十兩;還有“營里管事的人,并使喚的軍健人等”都送了銀兩。如果加上戴院長戴宗的常例錢五兩銀子,差不多有五十兩吧。宋江來之前,梁山送他一盤金銀,穆弘送他一盤金銀,算二百兩吧(在揭陽鎮(zhèn)給薛永二十五兩)。頭一遭就花去了四分之一。這還不算完,以后還要隔三差五地送禮和請吃。看看,黑暗不黑暗?沒有錢,就是犯罪都犯不起。有人會說,罪犯不起豈不更好?說這話的人,認為罪犯是危害社會的,敲詐他們些,他們也活該。這是不公平的。這叫黑吃黑。政府是代表著主流社會的價值觀和道德觀,負有教育改造罪人的責任,是不應(yīng)該黑的——政府之“政”來自“正”嘛。此時,酒醉的宋江不免會想到晁蓋等人,正如他反詩中所寫:“心在山東身在吳。”——吳,指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古代屬吳地。于是乎,宋江心中冒出了造反的念頭。
  宋江造反就造反吧,憑什么“敢笑黃巢不丈夫”呢?我們再來看看黃巢這個人的所作所為,到底哪些行徑讓宋江嘲笑為不是大丈夫所為呢?唐末農(nóng)民起義,王仙芝是老一,黃巢是老二。革命過程中,王仙芝曾受官府引誘,想投降當官,被黃巢斥罵一頓遂罷。后王仙芝戰(zhàn)死,黃巢接替老一,打入長安,將革命進行到底!從黃巢堅定的革命性這一面來講,宋江是沒資格嘲笑黃巢的。若黃巢地下有知,還會反過來譏笑宋江的。宋江嘲笑黃巢應(yīng)是以下兩點:一,黃巢推翻唐王朝后,自己也失敗了。也就是說,他打碎了一個黑暗的舊社會,沒有建立起一個安定的新社會。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軍閥混戰(zhàn),民不聊生——還不如那個舊社會呢。宋江認為,黃巢既然沒有能力建立一個新社會,讓老百姓過上安居樂業(yè)的日子,就不要去推翻那個舊社會。舊社會黑暗,不是體制的問題,是貪官的問題。如果是國家體制問題,那黃巢建立大齊政權(quán)還不是皇帝體制?這就是宋江只反貪官,不反皇帝的思想基礎(chǔ)。二,黃巢為什么失敗了?擾民搶民殺民。黃巢第一次打進長安,擾民搶民,失去民心。城民痛恨,就迎接唐軍,很快把黃巢從長安趕了出來。第二次打進長安,黃巢恨民開始屠城,幾乎把城內(nèi)男丁殺光了。更可怖的是,黃巢大軍斷糧,到處大肆捕殺百姓,以人肉充作軍糧,不論男女老少。黃巢大軍所過莊村,村村殺空,空不見民,民成白骨。宋江上梁山之后,每打下一座城池,先下告示,不得擾民,然后打開府庫糧倉,分給老百姓一部分后,裝車運往梁山。不擾民不搶民不殺民,成為宋江上梁山后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忠義堂前的那副對聯(lián)所寫:“常懷貞烈常忠義,不愛資財不擾民。”這才是宋江“敢笑黃巢不丈夫”的原因。
  說宋江只反貪官,不反皇帝的說法是偏面的。全面的說法應(yīng)該是:上不反皇帝,下不擾黎民,中間只反貪官污吏。“替天行道”,就是行的這個道。這就是宋江的“凌云志”,宋江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負。可嘆黃文炳只看出宋江要反,卻沒看出宋江為何要反,如何反。引用陳勝一句名言:“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理想和現(xiàn)實總是有差距的。宋江只反貪官污吏,最終也沒有還給老百姓一個清明,公平,安定的社會。正如張養(yǎng)浩所寫:“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當宋江喝下第一杯毒酒,他的“凌云志”從此跌入“地府”,再也無法“凌云”了。
 按照書中所寫,對宋江的思想有著深刻影響的人有兩個,一是他父親宋太公,二就是離宋家村不遠的還道村玄女之廟里的“九天玄女”。
  先說一下宋太公。宋太公是個未雨綢繆,具有遠見卓識的人。宋江出去為吏,宋太公知道官場險惡,“但犯罪責,輕則刺配遠惡軍州,重則抄扎家產(chǎn),結(jié)果了殘生性命”。因此,先以忤逆不孝為由,除去宋江戶籍,斷絕父子關(guān)系,并讓官府出據(jù)憑證。爾后,在家挖地窖藏人,以防不測。這兩個措施,在宋江犯事后都派上了用場。宋太公還是個具有儒家正統(tǒng)思想的人——堅守忠孝仁義。他堅持讓宋江走正道,求功名,光宗耀祖;只要有一線希望,決不讓宋江落草為寇。在宋江領(lǐng)導(dǎo)了清風寨起義之后,宋太公以死亡為由,讓宋江回家奔喪。原因是,皇上冊立太子,已赦天下犯人。宋江殺人之罪減輕,已無償命之憂,不必在外東躲西藏;更主要的是不讓宋江上梁山。這足見宋太公的良苦用心。宋江自首后,發(fā)配江州。這是宋太公花錢為宋江挑選的好地面——不算是“遠惡軍州”。宋江行前,宋太公還特意囑托宋江,路過梁山,切不可入伙,要他牢記于心。家教如此,宋江奈何?宋江的招安路線,恐怕與宋太公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聯(lián)。人算不如天算。宋江去了江州,題了反詩,最終還是上了梁山。
  從宋江的反詩看,宋江想上梁山。但上了梁山后,他有些問題想不明白。如梁山的發(fā)展方向,不能總停留在“大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銀”的“快活”上。宋江自幼讀的是儒家經(jīng)史,認為梁山的境界太低,人活一世也太沒有意義了。梁山得有個旗幟,得有個口號,得有個出路,打出去還得深得人心。路線確定后,梁山如何建設(shè)呢?招賢納士,人會越來越多。經(jīng)濟上總不能停留在搶劫路過的客商吧。有限的過路客商和無限的投奔的賢士豈不成了一對矛盾。這是經(jīng)濟建設(shè)問題。還有軍隊建設(shè),組織建設(shè)等都急待解決。這些問題,焦灼著宋江。因此,上梁山不久,宋江告假回家。名義上是搬取老父上山,實際上是帶著以上問題回去請教父親。所以,宋江要求不帶任何人,獨自回去。到家后,宋太公給宋江推存了一個去處,讓他去拜訪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還道村玄女廟里的一個美女道姑,就是書中寫的“九天玄女”。我們姑且稱她“賽玄女”。她可是個超級的軍事才女。
  書上寫這一節(jié)是用神話方式來描寫的。作者如此寫自有其目的,比如,君權(quán)神授;比如,推崇道教;比如,吸引讀者等。但我們千萬不能當作神話來讀。你想,“三杯酒”是真的(宋江醒后有酒香),“三枚棗”是真的(醒后有棗核),“三卷書”是真的。只有九天玄女和二個侍女“三個人”是假的,能信嗎?
  三國有個“隆中對”。我們就把宋江和道姑的交談稱作“廟中對”吧。宋江向賽玄女請教心中的疑問。賽玄女就給宋江制定了梁山的政治綱領(lǐng)——發(fā)展方向:“汝可替天行道,為主全忠仗義,為臣輔國安民。去邪歸正,他日功成果滿,作為上卿。”還有梁山的發(fā)展道路:“遇宿重重喜,逢高不是兇。北幽南至睦,兩處見奇功。”梁山的總綱領(lǐng)是“替天行道”,包括三項內(nèi)容:“全忠仗義”,“輔國安民”,“去邪歸正”。宋江把它理解成“招安路線”來落實了。發(fā)展道路的前兩句中的“宿”指宿太尉宿景元,“高”指高太尉高俅。這兩句就是讓宋江搞統(tǒng)一戰(zhàn)線,為招安鋪路。宿、高二人是宋江的統(tǒng)戰(zhàn)對象。后兩句中“北幽”指遼國,“睦”指睦州,方臘的首都。就是后來的征遼平臘之戰(zhàn)。
  這次廟中對策,還有兩點值得一說。因為這兩點關(guān)乎梁山內(nèi)部的問題。賽玄女稱宋江是“宋星主”,這暗示宋江是梁山老大。可現(xiàn)在的梁山老大是晁蓋,宋江是老二。宋江如何變“二”為“一”?這是一。二,賽玄女叮囑宋江,三卷天書“只可與天機星同觀,其他皆不可見”。天機星是誰?梁山第三把手軍師吳用。這句話暗示宋江,吳用在等著和他看這三本書呢!再說明白些,吳用對梁山的發(fā)展方向和發(fā)展道路的看法是和今天的談話內(nèi)容一致的,宋江可以和吳用聯(lián)手合作。吳用是晁蓋的好友,和宋江是二度人脈,也就是說,他是通過晁蓋認識宋江的。難道吳用有判晁投宋之心?如果是這樣,晁蓋在梁山老一的位置就有點懸了。那吳用為什么要背叛晁蓋和宋江合作呢?其實,也不能說是背叛。恰切地說應(yīng)該叫“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晁蓋敢做敢為,敢為兄弟先,是一位好朋友,是一位好大哥,但不是一位好領(lǐng)袖。濟州團練使黃安帶官軍來攻打梁山,晁蓋聞聽“大驚”,問吳用:“如何迎敵?”吳用“笑”:“自有措置。”一驚一笑間,高下自分。驚者,腹無韜略;笑者,胸有成竹。這是一。消滅黃安后,山下報,有一起客商路過。“劫。”晁蓋下令,然后吩咐:“只可善取金帛財物,切不可傷害客商性命。”晁大哥“仁”大于“義”——心太軟!搶劫生辰綱,也是不讓傷害人命,導(dǎo)致案子迅速被破,眾兄弟只好上梁山落草。這是二。第三最關(guān)鍵,晁蓋沒有遠大抱負和政治理想,境界只停留在“兄弟們快活”上。再看宋江,清風寨起義,不僅取得了勝利,還用計收服了秦明和黃信,爾后全身而退,帶著一幫好漢上了梁山。宋江江州脫險后,趁熱打鐵,智取了無為軍,不僅報了仇,又拉李俊一幫好漢上了梁山。大義和謀略俱備。從宋江的“反詩”看,宋江是有凌云之志的人——不僅要學黃巢,還敢嘲笑黃巢!目前,從人脈上講,宋江實力遠遠超過晁蓋——花榮,秦明,李俊,二張(張橫張順),穆弘,李逵,個個英雄了得。晁蓋的一度人脈只有三個人,吳用,劉唐,公孫勝。三阮和白勝則是他的二度人脈。林沖等一幫梁山舊部,是晁蓋的合作者,非嫡系。審時度勢,二人相比,結(jié)論自明:跟著晁蓋混,對不起滿腹韜略,沒混頭;跟著宋江干,則雄才大略有用武之地,不枉此生來世一遭,死而無憾。
  接下來的問題是,賽玄女怎么知道吳用這些心思?答案只有一種可能,就是賽玄女是吳用的紅顏知己或者老師或者近親,總之,關(guān)系密切,還不是一般的密切。九天玄女在傳說中是軍事家和性學家,是個非常有才的美女。“賽玄女”很了解吳用,無論才干還是思想。吳用也很信任這位才女加美女,便拜托她暗示宋江。那三卷天書,說不定就是她們二人合寫的呢。如果這層關(guān)系成立,則宋江上次(即清風寨起義后)回家,自首發(fā)配江州一事,“賽玄女”也參與了。就是她告訴宋太公,皇上大赦天下,宋江可以回來了;如果自首發(fā)配,可花錢去江州,江州是個好地方。好在哪里?一,江州牢營有個戴院長戴宗是吳用的至交好友。二,吳用早寫了一首童謠,在那里教兒童傳唱。那首童謠的內(nèi)容就是:“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這是吳用的拿手好戲。后賺盧俊義上山,他又用了一次,在盧家墻壁上寫了一首“盧俊義反”的藏頭詩。一切順理成章,宋江上山,背后有人操作。與晁蓋無關(guān),是吳用單獨行動,為自己,為梁山挑選領(lǐng)袖。
  還有個疑問,那“遇宿重重喜,逢高不是兇”,“賽玄女”怎么知道?很簡單,是林沖告訴吳用,宿和高本事如何如何,人品如何如何,實力如何如何,影響如何如何……然后吳用總結(jié)出這兩句話。
  宋江需要吳用,卻不知吳用心思,不敢冒失。恰在此時,“九天玄女”牽頭,宋江方知吳用與他心有靈犀。宋江大喜過望。這是他此行的第二項收獲。此后,宋江吳用一拍即合,成為一對黃金搭檔。二人聯(lián)手,三打祝家莊,奪取高唐州;大破連環(huán)馬,攻陷青州府……一戰(zhàn)接一戰(zhàn),戰(zhàn)戰(zhàn)報捷。后來晁蓋攻打曾頭市,吳用不予支持,沒有參加,晁蓋中箭而亡。宋江副職轉(zhuǎn)正,終于成為梁山老大。
  宋江的導(dǎo)師,明的是宋太公,“九天玄女”;暗中還有一位,那就是梁山軍師天機星智多星吳用。
剖析
  天下事有千難萬難,最難的有兩件:一,把別人口袋里的錢放到自己的口袋里;二,把自己腦袋中的想法裝進別人的腦袋里。宋江在梁山想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招安路線,其實是很難的。
  宋江上了梁山,說起題寫“反詩”一事,還牽出江州地面上傳唱的童謠:“耗國因家木(宋),刀兵點水工(江)。……”李逵聽后跳將起來說道,“哥哥正應(yīng)著天上的言語”,何不起兵打進東京?晁哥做大皇帝,宋哥做小皇帝,吳先生做丞相,公孫道士做國師,我們都做將軍,“卻不好?”宋江說起“童謠”,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還是比較講究策略的,其意好像在說政府黑暗——捏造謠言給他定罪,是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李逵卻一語道破玄機:“童謠”正應(yīng)在宋江身上——并且是當著晁天王和眾兄弟的面說出來。李逵是一個粗人,毫無心機,想到哪兒說到哪兒,不知“看破不說破”的道理。因此,戴宗斷然喝止了李逵。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有意者誰?就是李逵安排他做國師的公孫勝。他從中聽出了弦外之音——晁宋之間將有一場斗爭。宋江得了三卷天書以后,公孫勝便以探望老母為名離開了梁山,一去不返——他不想被卷入這場無謂的斗爭中。公孫勝的“脫黨”無疑給梁山高層帶來一次不大也不小的震動。童謠一事,公孫勝能如此敏感,難道晁蓋是傻瓜嗎?宋江初上梁山,人生目標還未明確。他這一舉措,過早地暴露了他那顆不安分的心,或者說是“野心”。因此,宋江開始改變策略。
  數(shù)月之后,宋江讓戴宗去尋找公孫勝,請他回來。戴宗這次出去,沒有找到公孫勝,卻帶回楊林和飲馬川的裴宣(后任梁山軍政司總長)、鄧飛、孟康(后任梁山造船廠廠長)一幫好漢和隊伍;并且還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在江湖上宣揚宋江的招安主張。戴宗和楊林在薊州遇到石秀,想介紹石秀“入黨”,說道:“小可一個薄識,因一口氣,去投奔了梁山宋公明入伙。如今論秤分金銀,換套穿衣服。只等朝廷招安了,早晚都做個官人。”戴宗這三句話中,第一句只說宋江,不提晁蓋,這是明顯的貶晁褒宋;第二句是晁蓋的主張——就是梁山現(xiàn)行的政治口號;第三句則是宋江的政治主張——招安路線。石秀聽后,心被打動,想上梁山,卻嘆息無門。戴宗說他愿引進,并報了自己姓名,還讓楊林取十兩銀子送與石秀。要不是楊雄帶人來找石秀,恐怕石秀就上梁山了。戴宗在江湖上這一宣傳,效果非常明顯。楊雄殺妻后,便和石秀、時遷一起上了梁山;還有登州孫立一伙八人也上了梁山。孫立在梁山?jīng)]有熟人朋友,是登云山鄒淵、鄒潤叔侄倆認識楊林、鄧飛才來投奔的。楊雄,孫立,都是官場中人,丟職丟官后上梁山,就是沖著宋江的招安路線來的。這之前,投奔梁山的好漢多是沖著晁蓋的路線——“大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銀”來的。比如三阮,沒劫生辰綱之前,就想上梁山“快活”。
  戴宗是宋江、吳用的人。戴宗的作法必定是宋江吳用授意的。晁蓋對此非常不滿:你背著我,明里是請公孫勝,暗里卻去宣傳招安;我要造反,你們要投降,這不是對著干的嗎?不行,不能讓你們以“招安”為口號來招賢納士。我必須制止。當楊雄和石秀來到梁山,說時遷失陷祝家莊一事后,晁蓋大怒,要斬殺楊、石二人。名義上是他們偷雞摸狗壞了梁山名聲,實際上就是奔著宋江的招安路線而來的。晁蓋此舉,宋江心知肚明。但救下楊、石,是宋江義不容辭的責任。這不僅是因為楊、石的介紹人是戴宗,還關(guān)系到他今后招安路線的實施。宋江馬上以山寨“錢糧缺少”為由,勸阻晁蓋,建議趁機出兵攻打祝家莊,“一是與山寨報仇,不折了銳氣;二乃免此小輩,被他恥辱;三則得許多糧食,以供山寨之用;四者就請李應(yīng)上山入伙。”吳用附和:“兄長之言最好,山寨豈可自斬手足之人?”戴宗也說:“寧可斬了小弟,也不可絕了賢路。”高手過招,點到為止。晁蓋作罷,楊、石得救。祝家莊戰(zhàn)役拉開序幕。
  祝家莊戰(zhàn)役取得勝利,達到了戰(zhàn)前的預(yù)期目的。宋江在這次戰(zhàn)役中明白許多道理:首先是經(jīng)濟方面,打劫地主比搶劫客商不知要強出多少倍。這一戰(zhàn)下來,所得收入夠山寨三五年使用。其次是在戰(zhàn)爭中能夠提高自己的威望,既拉近了兄弟們的情感,又有新的弟兄們加入。這種人氣資源的獲得遠比那些錢糧的獲得更為重要。宋江再次改變策略。在戰(zhàn)爭中壯大梁山,在戰(zhàn)場上推銷招安路線。此后,梁山在宋江的帶領(lǐng)下,由打劫地主到打劫官府,動作越做越大。只有這樣才能驚動皇上,才能實現(xiàn)招安。另外,晁蓋路線在弟兄們中間還有很大的市場。怎么辦?在戰(zhàn)爭中招納降將——為招安路線拉選票。如何招納?當然是拿招安說事。徐寧、呼延灼;關(guān)勝、索超、盧俊義;還有董平和張清等,都是這樣招降來的。
  晁蓋是宋江招安路線的最大障礙。殺楊、石事件,讓晁宋矛盾公開化。眼下最重要的是化解宋江和晁蓋之間的矛盾。如何化解?宋江想到一個人——朱仝。朱仝對晁蓋和宋江都有救命之恩。請朱仝上山,晁蓋定會買朱仝面子。在朱仝的斡旋下,有可能能說服晁蓋接受宋江的招安路線;就算不能,晁宋矛盾也會被朱仝所淡化——起碼不會再激化。朱仝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自己的好友逼上梁山的。朱仝上山,很有面子。“晁蓋、宋江引了大小頭目,打鼓吹笛,直到金沙灘迎接。”這是梁山任何弟兄都沒有享受過的殊榮。縱然如此,小衙內(nèi)的死,是朱仝心中永遠的痛。他開始質(zhì)疑“友情”,反思“義氣”——人各有志;強人所難,絕非友誼之道。這都怨李逵做事沒有分寸,殺人殺過了頭——連四歲玩童也不放過,太殘忍了。從后來事態(tài)的發(fā)展看,朱仝上山,雖然沒有達到宋江最大的預(yù)期效果,但也緩和了晁宋矛盾。
  為了不讓宋江在戰(zhàn)爭中推銷他的招安路線,晁蓋想解除宋江的軍事指揮權(quán)。因此,攻打曾頭市,晁蓋親自掛帥。沒想到的是曾頭市戰(zhàn)役打響,晁蓋不幸中箭。晁蓋死前立下遺囑:“若哪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用箭射死晁蓋的是曾頭市教師史文恭。此人武藝高強,少有人敵。以宋江的三腳貓武藝肯定是捉不到的。這個遺囑的用意非常明顯,就是不讓宋江接班。那誰能捉得史文恭呢?就目前梁山武將來說,武藝超出林沖的還沒有。有可能捉得史文恭的便是林沖。林沖可能是晁蓋心目中的接班人。那晁為什么不明說呢?因為林沖雖然資格很老,戰(zhàn)功很多,但聲望比不過宋江,明說了會有人不服。等到林沖捉得史文恭,接班就明正言順,無人不服了。宋江當然明白這個遺囑的玄機。
  不管林沖想不想當梁山泊主,林沖都是宋江的一個潛在對手。林沖是梁山王倫時期的代表,又是晁蓋時期的柱石。他對這兩個時期的頭領(lǐng)們都有影響和交際。現(xiàn)在,魯智深帶領(lǐng)二龍山、桃花山,少華山三山人馬入伙了。這是梁山目前最大的一個派系,并且實力還很強。林、魯關(guān)系深厚。林沖目前在梁山的人脈關(guān)系可以說是樹大根深,空前龐大。雖然林沖現(xiàn)在擁立宋江代理梁山泊主,但捉拿史文恭的機會,宋江絕不會給他,也不能給他。
  晁蓋之死,是宋江轉(zhuǎn)正的絕好機會。雖然晁蓋設(shè)置了障礙,但他仍然會想辦法掃除這個障礙。什么辦法?宋江和吳用商議,賺取盧俊義上山,把捉拿史文恭的機會留給盧俊義。盧俊義捉拿了史文恭,宋江就不怕盧作了梁山泊主?宋江不怕。中國向來就是一個論資歷、論關(guān)系、論人望、論綜合實力的國度。盧俊義初到梁山,如何能夠具備上述條件?盧俊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賺上梁山的。
  盧俊義有何資本值得宋江賺取上山呢?有。盧俊義是“河北三絕”,江湖名氣很大。哪三絕?一,“帥絕”,長得好,綽號玉麒麟——“威風凜凜,儀表似天神。”二,“富絕”,錢很多,“等地財主”(北京一老丈語),“海闊家業(yè)”(賈氏語),富甲一方——“北京城內(nèi),元是富豪門。”三,“武絕”,武藝高,“棍棒天下無對”(宋江語)——“殺場臨敵處,沖開萬馬,掃退千軍。”請這樣的人才上山,用宋江的話說就是,有他“何怕官軍緝捕,豈愁兵馬來臨!”這當然是冠冕堂皇的理由。不冠冕堂皇的目的還有兩個:盧有一筆數(shù)目可觀的錢財;更主要的是能打壓林沖,實現(xiàn)宋江轉(zhuǎn)正的愿望——但梁山上誰又能看出其中的玄機呢?
  經(jīng)過幾番周折,盧俊義上了梁山,活捉了史文恭,給晁蓋報了仇。宋江請盧俊義做梁山泊主。李逵、武松等反對。于是重新劃定規(guī)則,宋江和盧俊義各帶一支部隊,分別攻打東平府和東昌府,誰先拿下城池,誰就為梁山泊主。結(jié)果宋江勝出。盧俊義補缺老二位置。
  宋江轉(zhuǎn)正,如愿以償。梁山易幟,豎起“替天行道”大旗;堂上立牌額,大書“忠義堂”;招安路線確定下來,無可更改。宋江基本完成梁山上的思想改造工作。

上梁山的好漢,從動機上講大致兩類:一類是沖著晁蓋的“快活”價值觀來的——革命是為了“生存享受”;一類是沖著宋江的“功名”價值觀來的——革命是為了實現(xiàn)人生價值。從思想上講可以分為三類:一種是為了共同的理想——招安路線走到一起的;一種是為了義氣相投而聚集在一起的;還有一類似乎無關(guān)理想和義氣,只是為了“追隨”某個人。
  先說梁山上追隨者與被追隨者的幾組人員。聲明一下,我這里說的追隨,有別于依附。依附是我們民族劣根性之一的“奴性”,追隨者沒有獨立的人格,總想找個主子依附著——主子有權(quán)有錢有勢力,不管其品行高下,他都跟著混吃混喝混日子。這類追隨者早有名號,叫“幫閑”或“幫兇”。梁山上的追隨者與被追隨者都是高尚其志的人。李應(yīng)(后勤部副部長·11)的追隨者是杜興(89),他們是主仆關(guān)系,維持這種關(guān)系的媒介是信任。李應(yīng)是梁山賺請上山的人。他對梁山的貢獻就是把偌大的家財用于梁山革命。杜興追隨他上山,最后又追隨他回鄉(xiāng),不為功名不為富貴。盧俊義(副總司令·2)的追隨者是燕青(36),他們也是主仆關(guān)系,盧是燕的偶像。燕青相撲乃梁山一絕。他能進天罡,很大因素就是與盧的關(guān)系。燕后來離開盧,是一場革命讓他覺醒了。公孫勝(副軍師·4)的追隨者是樊瑞(步軍將校司令?1)、朱武(軍委委員?7),他們是師徒關(guān)系,這種關(guān)系是賞識與欽慕的關(guān)系。公孫勝脫黨后,又被宋江請回。二次參加革命,他才在心中認可宋江的領(lǐng)袖地位。但他并不支持宋江路線。平遼后,再次離隊隱居。樊、朱二人最后拋功名舍地位,追隨公孫領(lǐng)導(dǎo)潛心學道去了。李俊(水軍司令?6)的追隨者是童威(68)、童猛(69),他們是大哥和小弟關(guān)系,這種關(guān)系可以托生死。二童隨李俊上山,又隨李俊出海,終成霸業(yè)。魯智深(步軍司令?3)的追隨者是史進(23)、武松(步軍副司令?4),他們是朋友關(guān)系。史、武追隨魯,完全是為其人格魅力所吸引。魯智深行俠仗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他人(多是弱勢群體),是真正的俠客和義士。為金翠蓮,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丟官棄職成和尚;為劉氏女,智揍小霸王,不顧得朋友和義氣;為少婦,火燒瓦罐寺,不是與史進聯(lián)手,差點丟了性命;為林沖,大鬧野豬林,連和尚也做不成了,落草二龍山。此種人若無追隨者,那就是中華民族的不幸和悲哀。當魯智深去少華山收編史進隊伍時,史進竟為一個女人(玉嬌枝)打抱不平,行刺太守而身陷囹圄。這與魯智深的俠舉何其相似!武松是宋江的拜把兄弟,因長期與魯智深合作,深受其影響,情感上思想上逐漸背離宋江而追隨魯智深。最后在魯智深坐化圓寂的六合寺出家終老。宋江(總司令?)的追隨者是吳用(軍師?)、花榮(驃騎司令?)、李逵(22)、張順(30),他們是領(lǐng)袖與部屬關(guān)系。吳、花追隨宋,是宋為其搭建了一個用武的平臺,有知遇之恩。最后二人拋棄一切,吊死在宋江墳前。李、張追隨宋,則是被其人格(主要是義氣)所征服。李逵只反對宋江搞女人和他的招安路線,但不反他這個人。最后被宋江毒死,并無怨言,好像他就是為宋江而生的。張順死得早。他死后,宋江為他立廟建祠堂以示紀念。這是其他陣亡弟兄所沒有的殊榮。這里所談的幾個被追隨者都是梁山巨頭。有追隨者的人,本身就說明他非凡出眾——不是人格有魅力,就是思想有魅力。值得一提的是梁山第三巨頭吳用卻沒有追隨者。這是歷代軍師的悲哀——蓋因陰謀玩的太多吧!張良如是,徐茂功如是,劉基亦如是。
  下面談?wù)勁上瞪筋^。
  1,柴進(后勤部部長?0)派系(即王倫派系)有:林沖(五虎副司令?)、杜遷(83)、宋萬(82)、朱貴(92)。后來的朱富(酒醋廠廠長?3)和李云(住建部部長?7)也算此派。此派天罡二人。王倫、杜遷上山,是柴進資助。王倫是柴進在梁山培植的一支莊外武裝。此派系為梁山第一代元老,是梁山根據(jù)地的開辟者,對梁山的貢獻功不可沒。后林沖倒向晁蓋,王倫被殺,此派凋落。還有,武松原本可以加入此派,后來被宋江挖走。柴進若團結(jié)好林、武二人,再加上貴族出身、江湖名望及開辟梁山之功,進常委是不成問題的。然柴進是個紈绔子弟,除了揮霍錢財,并無大志,更不會籠絡(luò)人心。“小旋風”畢竟是小旋風,刮不起龍卷風!“孟償君”,春秋四君子之一。王安石尚且瞧不起他,說他手下盡是“雞鳴狗盜”之徒,沒有一個安幫定國之才。何況“小孟償”柴進還是個花花公子!柴進擔任后勤部長,恐怕也是掛名,具體工作應(yīng)歸李應(yīng)管理。后來,宋江讓他分管統(tǒng)戰(zhàn)工作——招安事宜。梁山招安,柴進功不可沒。由此也可以看出宋江知人善任。
  林沖此人,“忍”起來,讓人覺得他軟弱、窩囊,如對高衙內(nèi);“狠”起來,讓人覺得他狠毒,沒有做人底線,如殺王倫;可一但上了戰(zhàn)場,打起仗來,那股子浩然的英雄氣,又不得不讓人欽慕愛慕仰慕!其性格瑕瑜互見,讓愛才的領(lǐng)導(dǎo)想用他,還得防著他。他殺了王倫,本可像盧俊義一樣坐在老二的位置上,可最終還是坐在原四的位置上,未升也未降。到宋江時代,他前面又多了盧俊義和關(guān)勝兩個人,位第六。盧俊義就不說了。關(guān)勝排在他前面,不知他有何想法沒有?不過,沒事,他能“忍”;只要不超出他“忍”的限度,是不會發(fā)“狠”的。宋江早把過林沖的脈啦。
  還值得一說的是李云。李云,縣衙都頭,梁山住建部部長,無軍功,有政績。他上山的介紹人是朱貴。排座次時,李云座次,比他徒弟朱富的座次還差一大截呢。蓋因朱貴人微面子小啊!還有韓伯龍投奔梁山,托朱貴介紹。朱貴允諾。只因宋江生病,朱未引見。后被李逵一斧子砍了。朱貴在梁山經(jīng)營酒店,兢兢業(yè)業(yè),認真負責。李逵被李云捉拿,朱氏兄弟全力相救。不能說朱貴沒功,只能說梁山太不拿元老當一回事了!王倫并非不能容人之人。五七百號人,在他的掌管下秩序井然,梁山事業(yè)欣欣向榮,呈現(xiàn)興旺發(fā)達之勢,連阮氏三雄也不敢小覷。只是此人富有心機,愛玩心計心術(shù)罷了。林沖拿著柴進的介紹信來到梁山,他不是不想收留林沖,只是想到林沖藝高本事大,不好駕馭,才遲疑不決。若楊志肯落草梁山,林沖肯定受到歡迎。楊志走了,無人掣肘林沖。林沖受到王倫打壓亦屬常理。不過,他確實沒有晁蓋那種干云的豪氣和義薄云天的酣暢。王倫之過,過不至罪,罪不至死,死不該死在林沖手下。王倫死則死矣,其下屬也不能因王倫之故而遭受如此小視吧!
  2,吳用(軍師?)派系(即晁蓋派系):阮小二(27)、阮小五(29)、阮小七(31)、劉唐(21)(晁死后倒向吳)、白勝(106)、蕭讓(總參謀長?6)、金大堅(秘書長?6),還有戴宗(特科部總長?0)派系:李逵(被宋江挖走)、楊林(51)、楊雄(32)、石秀(33)、時遷(107)、飲馬川山頭:裴宣(軍政司總長?7)、鄧飛(49)、孟康(造船廠廠長?2)和登州派系:孫立(小彪將副司令?9),孫新(100),解珍(34),解寶(35),鄒淵90),鄒潤91),顧大嫂(101),樂和(步軍特科科長?7)。此派系是宋江的合作隊伍。共出十名天罡。三阮、劉唐,資格老,有本事,參與智劫生辰綱,進入天罡。史秀,有本事,有軍功。打祝家莊,他探明祝家莊路線,救出宋江及其隊伍;后又配合孫立作內(nèi)應(yīng),成為孫立的俘虜,讓孫立取得祝家莊的信任;大名府,又單槍匹馬劫法場,雖未成功,卻救下盧俊義性命,并在獄中成為盧的難兄難弟。功大莫過救主,進天罡。楊雄進天罡,沾石秀的光,他不僅是石秀的把兄,還是戰(zhàn)場上石秀的搭檔。
  時遷,出身盜賊,軍攻很大。第一次反圍剿,偷寶甲,賺徐寧上山,大破連環(huán)馬。打北京,火燒翠云樓,救出盧俊義。打曾頭市,探出敵情,排出陷馬坑,作人質(zhì)里應(yīng)外合成功,晁天王之仇得報。排名倒數(shù)第二(倒數(shù)第一的段景柱也是盜賊出身),說明梁山是很重視出身的。
  下面說一下登州派。登州派為何歸入?yún)怯门上担吭蛉缦拢旱侵菖啥u在梁山有三個至交相識:楊林、鄧飛、石勇(99)。三人中,石雖是宋江的人,但級別最低。孫立他們上山到石勇酒店后,才知道楊、鄧二人已身陷祝家莊,就讓石勇作入伙介紹人,并獻計作內(nèi)應(yīng)拿下祝家莊。石勇還未上山,恰好吳用帶三阮等人去救援宋江來到酒店。石就把孫立八人介紹給吳用。吳用馬上采納孫立之計,沒有讓孫立等人參見晁蓋,就直接把他們帶到祝家莊前線了。吳用隔開晁蓋,直接啟用登州派,就是要把他們拉入自己的麾下。何況楊、鄧二人原本就屬戴宗派系。
  登州派八人中,誰是領(lǐng)導(dǎo)?一般認為,孫立是領(lǐng)導(dǎo)。一是孫立在這八人中官階最高,是提轄;二是進祝家莊作內(nèi)應(yīng),領(lǐng)導(dǎo)者是孫立,此功至偉。其實不然,登州劫獄救出解珍解寶,組織者和領(lǐng)導(dǎo)者是顧大嫂,孫立被迫參加。上梁山,是二鄒牽頭,也非孫立。后梁山排座次,二解入天罡,級別高于孫立。除祝家莊作內(nèi)應(yīng)階段,孫立都不是領(lǐng)導(dǎo)。
  祝家莊戰(zhàn)役是宋江上梁山第一次指揮的戰(zhàn)役,對宋江來說至關(guān)重要,只能勝,不能敗。然戰(zhàn)役一打響,宋江接連失利。正在宋江一愁莫展時,來了孫立一行,助他拿下了祝家莊。此役對宋江對梁山影響都很大。孫立之功可歌可頌。此后,孫立在梁山一度作為主將使用。然在總排名時,孫立未能進入天罡,排位地煞老三。為何?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1,馬軍人才濟濟。孫立武藝在八驃騎和小彪將之間,進八驃騎也行,列小彪將亦可。2,步軍頭領(lǐng)人才缺乏,解珍解寶列步軍頭領(lǐng),進天罡,已占兩個席位。再給孫立一個天罡指標,已經(jīng)不大可能。3,登州派介紹人是石勇,若不是吳用橫插一杠子,也許就歸入宋江派系了。若按人脈關(guān)系而論:孫立——顧大嫂——鄒淵、鄒潤——石勇、楊林、鄧飛——吳用——宋江。如此算來,孫立就是吳、宋的四度人脈與五度人脈關(guān)系。若在楊林后再加上戴宗的話,孫立就是宋江的六度人脈了——六度人脈是最遠的人脈關(guān)系——任何一個陌生人都可以通過六度人脈來相識。也就是說,孫立高層無人。4,孫立打入祝家莊,是靠同門師兄欒廷玉的信任才取得成功的。然欒師兄卻在此役中死于非命。“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在以義氣為重的梁山同道看來,孫立有害死同門師兄的不義之污點。凡做臥底的人,大多不受歡迎和重用,皆因人格有缺陷啊!梁山小彪將首位是黃信,秦明的徒弟,宋江的嫡系。孫立位列副司令老二的位置,也算是宋江的權(quán)謀平衡吧。
  3,降將派系:包括關(guān)勝(五虎司令?)派系:宣贊(40)、郝思文(41)、單廷圭(44))、魏定國(45);呼延灼(8)派系:韓韜(42)、彭玘(43)、凌振(炮火廠廠長?2);張清(16)派系:龔?fù)?8)、丁得孫(79)、皇甫端(醫(yī)獸局局長?7);徐寧(18)、董平(15)、索超(19)也可歸入此派。此派系實力最強,無論組織能力、指揮能力、作戰(zhàn)能力。因此排名皆靠前,五虎將三人,八驃騎三人。天罡共出六人。他們是宋江路線的擁護者。此派系以關(guān)勝為代表。原因如下:關(guān)勝武藝高強,且人數(shù)較多;戰(zhàn)功顯著,基本上獨立完成第三次反圍剿任務(wù);在降將中,他在舊軍隊中官階最高,是巡僉;當然他也沾老祖宗關(guān)羽的光——宋江把他當作“義”的化身了。值得一說的是郝思文。他基本上是個“常俘將軍”。征剿梁山時,被一丈活捉;第三次反圍剿時,被單廷圭活捉;后來征方臘時,又被敵方活捉,遭剮刑,死得最慘。他的排名比單廷圭、扈三娘都高,因關(guān)勝之故:郝是關(guān)勝的追隨者。不過,個人認為,郝還不配追隨關(guān)勝。他和關(guān)勝相比,層次相差太遠,是以總給主人丟臉。追隨,顧名思義,得能跟得上,總不能望塵而遙隨吧。
4,魯智深(步軍司令·13)派系:楊志(17)、武松(步軍副司令·14)、曹正(肉聯(lián)廠廠長·81)、施恩(85)、張青(102)、孫二娘(103),還有桃花山山頭:李忠(86)、周通(87),少華山山頭:史進(23)、朱武(軍委委員?7)、陳達(72)、楊春(73)。此派上山是以大義為重,不關(guān)路線問題,是宋江的合作者。魯派亦是梁山大派,出四天罡。此派系中,楊志是個官迷,是宋江路線的擁護者。最初,王倫留他在梁山,他不肯。他想回京托門路復(fù)職。后孔亮求武松打青州救叔、兄,他提出請梁山宋江幫助。他這一提議的結(jié)果,三山好漢同歸水泊。可以說,楊志的提議,就是沖著宋江路線來的。他調(diào)入馬軍八驃騎,位列第三,既是對他能力的肯定,也是分化魯派勢力的妙招。武松在二龍山是三當家的。他排名超過楊志,可以理解成宋江對武松的厚愛,也可以理解成宋江對武松的再次拉攏——他不能讓這個唯一的拜把兄弟倒向魯司令。
  少華山的史進(23)上山后,征剿芒碭山樊瑞、項充、李袞失敗,無功;打東平府,作內(nèi)應(yīng),又失敗,無功。他能進天罡,同樣是通過提拔削弱魯派。朱武(37)排名地煞之首,進入梁山軍委,“一同參贊軍務(wù)”。其用意與史進一般。
  在諸多山頭中,二龍山山頭排在第一,少華山頭排在第二;而桃花山山頭卻排在倒數(shù)第二(倒數(shù)第一的山頭是登州派中的登云山山頭鄒淵、鄒潤),并且李忠分在步軍將校中,周通編在馬軍小彪將內(nèi)。山頭都是有家當、有隊伍、有勢力、有實力的。從中可以看出宋江對魯派的分化:抬高二龍山,拉攏少華山,打壓桃花山。
  5,李俊(水軍司令?6)派系:張橫(28)、張順(30)、穆弘(24)、穆春(80)、童威(68)、童猛(69)、李立(96)。此派出了四天罡。這一派系是在宋江協(xié)迫下上山的。宋江在江州被救下以后,請求眾弟兄攻打無為軍城,捉殺黃文炳為他報仇。晁蓋不同意,認為這次未帶大隊人馬,把握不大,此仇以后再報。李俊不做聲。劫法場,李俊姍姍來遲,是想給自己留條后路。萬一劫法場失敗,他不至于受牽連而走到政府的對立面——因為他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宋江要攻打無為軍,名義上是報仇,實際上就是拉李俊一伙下水,斷了他們的退路,一同上山。晁蓋不曉其意。在宋江的堅持下,花榮、薛永先后站出來支持響應(yīng)。晁蓋、李俊礙于義氣參加。宋江智取無為軍,目的達成。因此,李派上山不算宋江嫡系,他與魯派一樣,是以大義為重上山。他們是宋江的合作者。
  李俊是個有心機的人。他結(jié)識宋江時就玩心眼兒。宋江進李立黑店,將作人肉餡時,李俊趕到救下;穆弘追殺宋江,宋江踏上張橫賊船,將被殺投江時,李俊趕到救下。從揭陽嶺到潯陽江,宋江一路飽嘗驚嚇!揭陽三霸,李俊是頭兒。在李立處,李俊若說與宋江,然后開一張通行證,一路綠燈,那宋江豈不免受驚嚇之苦?然這樣做,李俊在宋江面前就顯不出老大的十足派頭。看人家張橫,寫一封家信給宋江,讓宋江見張順。就這一封信消除了張順和李逵的打斗,化干戈為玉帛,多實在!這是一。劫法場救宋江,李俊一伙來遲,只起到接應(yīng)作用。這樣做,既顯義氣,又不傷損自己(劫法場可是玩命的),還讓被接應(yīng)的人感激在心。這是二。第五次反圍剿中,李俊活捉了劉夢龍,張橫活捉了牛邦喜,想押上山寨,又怕宋江放了他們。二人一商量,把俘虜殺了,提了人頭上山。李俊反對宋江招安,礙于義氣,無法明抗,就以此阻撓宋江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這是三。征方臘后,宋江班師還朝,李俊詐病不還。后與二童出海成為暹羅國之主。這是四。有時我想,要是讓李俊當梁山泊主,梁山的命運將會如何呢?
  張順可歸宋江派系,因張橫緣故,仍劃入李俊派。張橫、張順、安道全(衛(wèi)生部部長?6)、王定六(104)可自成一個小派系。張順入天罡,除追隨宋江外,還有大功三項:智取無為軍時,活捉黃文炳;宋江背上長瘡時,請來安道全醫(yī)好了宋江的病;智賺玉麒麟時,夜鬧金沙灘,擒拿了盧俊義。位列天罡,當之無愧。張橫與楊雄一樣,沾弟弟的光。
  穆弘馬戰(zhàn),步戰(zhàn),水戰(zhàn)皆通。進天罡,因兩點:揭陽三霸之一,曾資助宋江,參與智取無為軍;穆家是地主,家產(chǎn)全部貢獻梁山革命了,這和柴進、李應(yīng)、盧俊義一樣。他進八驃,是分化李俊勢力;排名高過李俊,是提拔拉攏。有人說,撤下穆弘,讓孫立進入八驃騎。你這是拿宋江當傻子玩吧?
  6,宋江(總司令?)派系:花榮(驃騎司令?)、秦明(7)、黃信(小彪將司令?8)、朱仝(12)、雷橫(25)、李逵(22)派系:湯隆(兵工廠廠長?8)、焦挺(98)、鮑旭(步軍將校副司令?0)、清風山派、對影山派、黃門山派、白虎山派、扈三娘(馬軍特科科長?9)、薛永(84)、宋清(招待所總經(jīng)理?6)等。共六位天罡。花榮八驃之首,司令。黃信小彪將司令。馬軍五虎中有秦明,步軍頭領(lǐng)中李逵、雷橫,步軍將校中有鮑旭、薛永,水軍中有張順。特科中有扈三娘夫婦。這樣,三軍及情報盡在宋江的掌控之中。
  俗話說,“人一上百,形形色色。”“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梁山108將,派系林立,山頭對峙。面對派系山頭,宋江抓住重量級人物,成立一個天罡組織。先進行排名,然后根據(jù)他們的綜合實力,給予不同的安排使用。這里面有抬高拉攏,也有打壓分化;既有派系平衡,也有親近遠疏。總之,從梁山大局出發(fā),既讓他們發(fā)揮特長,又讓他們同心協(xié)力。這就是宋江的組織才能。
  梁山座次分兩大部分,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三十六天罡相當于梁山政治局,是七十二地煞的代言人,具有政治話語權(quán)。宋、盧、吳、公孫四人則是梁山政治局常委,掌握決策權(quán)。天罡人員選定,從軍事角度考慮,是合理的。管理層七人:常委4人,后勤部(掌管錢糧)2人,特科部(總探聲息)1人。作戰(zhàn)層二十九人,是三軍頭領(lǐng):馬軍13人,步軍10人,水軍6人。從招安大局考慮,也是必須的。三十六人中,舊政府官員18人。舊署官員有:押司宋江,都頭朱仝、雷橫、武松,節(jié)級戴宗、楊雄,獄卒李逵;舊軍軍官有:關(guān)勝、林沖、秦明、花榮、呼延灼、魯智深、董平、張清、楊志、徐寧、索超。地主4人:盧俊義、柴進、李應(yīng)、穆弘。知識分子1人:吳用。共計23人。武松干都頭時間不長,李逵不是官員。此二人雖不認路線,但認宋江。魯智深闖蕩江湖較早,雖不認路線,但也認宋江。除此三人,其余21人都是招安路線的支持者,甚至多數(shù)都是不認義氣,只認路線的人。這些人占半數(shù)以上。梁山招安之路勢在必行。
  需要說明的是,梁山座次只是個榮譽。除了管理層七人,座次與工作崗位并不一一掛鉤。先看一下工作崗位。
  五虎將:關(guān)勝(5)、林沖(6)、秦明(7)、呼延灼(8)、董平(15)。
  八驃騎:花榮(9)、徐寧(18)、楊志(17)、索超(19)、張清(16)、朱仝(12)、史進(23)、穆弘(24)。
  步軍頭領(lǐng):魯智深(13)、武松(14)、劉唐(21)、雷橫(25)、李逵(22)、燕青(36)、楊雄(32)、石秀(33)、解珍(34)、解寶(35)
  水軍頭領(lǐng):李俊(26)、張橫(28)、張順(30)、阮小二(27)、阮小王(29)、阮小七(31)。
  后勤部(掌管錢糧頭領(lǐng)):柴進(10)、李應(yīng)(11)。
  特科部(總探聲息頭領(lǐng)):戴宗(20)。
  按照座次,花榮應(yīng)該位列五虎,換掉董平。宋江沒有這樣做,也不會這樣做。他要讓花榮當驃騎司令,這個崗位非花莫屬。步軍和水軍的頭領(lǐng)都是反對招安的,原因就是這兩軍的司令魯智深和李俊反對招安。馬軍是梁山主力。這個司令必須是自已人。
  排名第十、第十一的柴進、李應(yīng)是后勤部正、副部長。
  排名十二的朱仝應(yīng)是驃騎司令,可他在八驃中才位列第六。請朱仝上山時,怕朱不去,李逵殺了年僅四歲的小衙內(nèi)。這讓朱仝很惱火——手段太殘忍了吧!于是朱發(fā)下狠話:上梁山,有我朱仝,沒他李逵。宋江認為他“義氣”中含有“意氣”,因此,對朱是只高捧,不重用。看八驃騎前五位,都是正規(guī)軍人出身,帶兵打仗那是鋼鋼的。后面三位可都是雜牌軍。宋江用人既不會“義氣”用事,也不會“意氣”用事,那是絕不含糊的。
  朱仝之后是魯智深和武松,步軍正、副司令。步軍前五人,戰(zhàn)斗力非常強悍。然李逵卻排在雷橫之后。那是宋江對雷橫排名較低的補償。雷橫和朱仝都是宋江革命前的好友。相比朱仝的座次,雷橫排名確實有些低了。燕青天罡之末卻能排在第六,那是因為他的主子盧俊義太過厲害。
  排名第二十的戴宗是特科總長,掌管著重要的情報部門。
  排名第二十六的是李俊,水軍司令。李俊太有心機。太有心機的人都不太好管理。但宋江覺得把水軍交給李俊總比交給三阮老大放心。相比穆弘,李俊座次低了。讓他掌管水軍,也算補償。
  馬軍是梁山主力,梁山經(jīng)濟來源,靠他們攻城奪地;梁山反圍剿,靠他們沖鋒陷陣。比例占天罡總數(shù)1/4多一點。步軍次之,配合馬軍作戰(zhàn)。占1/4少一點。水軍只能在保衛(wèi)梁山時發(fā)揮作用。離開梁山水泊,其戰(zhàn)斗力就會大大減弱。比例只占1/6。三軍名額分配,合乎其理。
  宋江初上梁山時,對梁山座次發(fā)表過意見:“休分功勞高下,梁山泊一行舊頭領(lǐng),去左邊主位上坐,新到頭領(lǐng),去右邊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從上面分析,這個排名顯然不是按照“出力多寡”“定奪”的。宋江之“權(quán)謀”由此可管窺一二。
  宋江的權(quán)謀,表現(xiàn)在眾弟兄身上,還是光明磊落的。在“替天行道”的大旗下,他通過“義”字來統(tǒng)領(lǐng)眾弟兄,再通過眾弟兄來實現(xiàn)他的“忠”字。這就是他的政治綱領(lǐng)中所說的:“為主全忠仗義”。這是高層次的“權(quán)謀”。
  梁山英雄座次表基本上是從招安大局敲定的。若看108將結(jié)局,宋江招安路線的最大受惠者只有三人:關(guān)勝,呼延灼,朱仝(后做到太平軍節(jié)度使)。其次是登州派,樂和進首都王府,孫立、孫新、顧大嫂回登州任用,其中顧大嫂封授東源縣君。還有一個受益者是黃信,回青州任上。再次就是留在京都的安道全,皇甫端,金大堅,蕭讓。他們都是技術(shù)人才——看來搞技術(shù)比搞政治強。其余的戰(zhàn)死的戰(zhàn)死,病死的病死,被害的被害,離開的離開,辭官的辭官。前三種都成了悲情英雄;后兩類都又退出體制,開始了各自的新生活——他們也許悟出一個道理:革命似乎就是一場政治騙局。最后正應(yīng)了一句俗諺: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5,毛澤東與水滸——淺談宋江的軍政謀略
  
  毛澤東秋收起義失敗后上井岡山。他隨身攜帶一個灰色挎包,里面除了文件外,還有一本書,那就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在那戎馬倥傯的歲月里,毛身不離水滸,可見他對水滸的喜愛程度。當然,毛讀水滸,不會是看熱鬧的——誰誰武藝很好,誰誰綽號是啥,誰誰使用什么兵器等。他老人家看水滸,一定是看梁山是如何發(fā)展壯大的,是看梁山上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是怎么建設(shè)的。他老人家看書看的一定是謀略,目的就一個:學以致用。
  其實,井岡山和梁山還是有許多相似之處的。1,毛和宋都是占山為王的;都具有詩人氣質(zhì);都是個理想主義者。2,晁蓋上山前,就有王倫和林沖等好漢在那里;毛上山前,早有袁文才、王佐等綠林武裝。3,梁山經(jīng)歷了五次反圍剿(圍剿主將分別是呼延灼,關(guān)勝,單廷圭、魏定國,童貫,高俅);井岡山也經(jīng)歷了五次反圍剿。只不過梁山是次次勝利,井岡山最后一次失敗了,不得不進行長征;4,梁山上有山頭派系;井岡山上也有派系山頭。比如毛是秋收起義派;朱德、陳毅是南昌起義派;彭德懷、黃公略是平江起義派;袁文才、王佐是元老派。5,梁山有路線斗爭,井岡山也有路線斗爭。比如毛的“農(nóng)村包圍城市的道路”,中共高層就說他是“山溝里的馬列主義”,給予批判等等。這里想說的是毛的軍政謀略中有不少水滸里宋江的影子。這些影子會不會是毛讀水滸所受到的影響呢?
  淺談一下宋江的軍事謀略。
  1,出師有名。宋江出兵,不打無名之仗。他每次出兵打仗不是“救弟兄”就是保衛(wèi)梁山。打祝家莊,是為了救時遷;打高唐州,是為了救柴進;打青州,是為了救孔明及其叔父;打大名府,是為了救盧俊義、石秀。這些都是為“義”出戰(zhàn),是正義的。五次反圍剿,保衛(wèi)根據(jù)地,也是正義的。出師有名,就能得人心,鼓士氣。這是打仗的前提。晁蓋只出征一次就掛了。原因之一就是出師無名。他為了一匹千里白龍駒照夜玉獅子馬去攻打曾頭市,有侵略之嫌——名不正,言不順嘛。史進征討芒碭山失敗,盧俊義攻取東昌府失敗,都與出師無名有關(guān)。
  毛澤東帶兵打仗,很重視出師有名。他以“解放”為口號,打的是人民戰(zhàn)爭。就算是長征,狼狽不堪成那樣了,還是打著“北上抗日”的旗號。張國燾南下為何失敗?旗號失敗——回四川,天府之國有飯吃。這是為自己嘛。至于自立中央,更是名不正言不順了。
  2,集中優(yōu)勢兵力。宋江打仗,總是兵分多路,首尾接應(yīng),實力是敵方的數(shù)倍。如打青州,兵分五隊。第一隊花榮、秦明、燕順、王英,青州派做先鋒,熟悉青州情況;第二隊穆弘、楊雄、解珍、解寶;中軍主將宋江、吳用、呂方、郭盛;第四隊朱仝、柴進、李俊、張橫;后軍孫立、楊林、歐鵬、凌振。五路軍馬,二十個頭領(lǐng),去迎戰(zhàn)一個呼延灼,豈有不勝之理?
  毛用兵也深諳此道。他常常抓住戰(zhàn)機,集中優(yōu)勢兵力,殲敵一部,進而取得戰(zhàn)役的勝利。他指揮的第一、二次反圍剿就是這樣打的。
  3,誘敵伏擊。水滸中對戰(zhàn)役的精彩描寫,當數(shù)兩贏童貫。一贏童貫,寫得壯觀——九宮八卦陣,顯出梁山軍威的勇猛;二贏童貫,寫得酣暢——十面埋伏,殺得敵軍魂飛魄散。二贏童貫時,宋江就是誘敵深入,伏擊制勝的。童貫首戰(zhàn)失利后,第三天用長蛇陣攻打梁山。他命令部隊長驅(qū)直入,卻不見梁山軍影。正在他生疑退兵之際,可為時已晚,他的部隊早已進入了宋江的十面埋伏之陣地:梁山第一支伏兵朱仝、雷橫已沖殺過來。接著第二支伏兵秦明、關(guān)勝也殺了過來。第三支呼延灼、林沖;第四支魯智深、武松;第五支解珍、解寶;第六支董平、索超;第七支楊志、史進;第八支盧俊義、楊雄、石秀;第九支李逵、鮑旭、項充、李袞;第十支張清、龔?fù)⒍〉脤O,相繼殺出,直殺得童貫軍隊落花流水,一敗涂地。
  “誘敵深入”這一招,在毛澤東手里被用得活靈活現(xiàn),爐火純青。看他的游擊戰(zhàn)“十六字方針”就知道了。
  4,里應(yīng)外合。這招也是宋江打仗慣用的。打祝家莊,孫立做內(nèi)應(yīng);打北京城,時遷等做內(nèi)應(yīng);打曾頭市,又是時遷等做內(nèi)應(yīng)。
  毛用這招,內(nèi)應(yīng)工作多是中共地下黨組織來完成的。
  值得一說的是宋江指揮的曾頭市戰(zhàn)役,除了上述四點之外,還有兩個特色,就是“打援”和“策反”。
  曾頭市戰(zhàn)役打響后,曾方首戰(zhàn)折將。史文恭“暗里使人”搬取救兵。青州、凌州兩路軍馬前來救援。宋江知道后,“就差關(guān)勝、單廷圭、魏定國去迎青州軍馬;花榮、馬麟、鄧飛去迎凌州軍馬。”后“關(guān)勝領(lǐng)軍殺退青州軍馬,花榮領(lǐng)兵殺散凌州軍馬。”
  “圍點打援”這一招,毛澤東用起來得心應(yīng)手,如有神助。毛澤東打援,不是把援兵“殺退”或“殺散”了事。他從不打擊潰戰(zhàn)。他打的是殲滅戰(zhàn),讓來援之敵有來無回。因此,國民黨將領(lǐng)不敢聽到上峰的“救援”二字,那是談“援”色變——他們被打怕了,怕得膽破心裂!
  曾長官看到在戰(zhàn)場上連傷兩子,傷痛欲絕,向宋江寫書求和,并讓兒子曾升帶同郁寶四來到宋江營中作為人質(zhì),以示求和誠意。宋江“暗叫出郁寶四來,用好言撫恤他,十分恩意相待,說道:'你若肯建這場功勞,山寨里也叫你做個頭領(lǐng)……”郁寶四投誠。宋江策反成功。接下來吳用使“番犬伏窩之計”攻陷曾頭市。
  毛澤東領(lǐng)導(dǎo)的中共策反國民黨將領(lǐng)的成功事例,大大小小,數(shù)不勝數(shù)。
  在政治斗爭上,毛的做法也有宋江的影子。對待敵人,宋江一面開戰(zhàn),一面向被俘的將領(lǐng)宣傳他的招安路線。毛亦是這樣,一面作戰(zhàn),一面統(tǒng)戰(zhàn)。作戰(zhàn)是消滅敵人,統(tǒng)戰(zhàn)是宣傳政治主張。在內(nèi)部的路線斗爭上,宋江采取的是公開的透明的做法,在“大義”的旗幟下推行招安主張。毛亦是光明正大地通過組織手段來解決黨內(nèi)的路線分歧。如在遵義會議上解決軍事路線分歧;在延安,通過整風來解決張國燾、王明的政治路線分歧等。至于玩陰謀詭計——諸如收買、暗殺等下三濫手段,宋、毛都是不屑使用的。
  宋江給梁山英雄搞出了一個座次表。1955年,毛澤東對開國元勛們進行授銜授勛。十大元帥、十大將也排了順序。名目不同,目的一樣。
  毛和宋本來沒得一比的。無論在哪個領(lǐng)域的成就,毛高出宋的部分都是海拔級的。可以說,毛伸出一根小指,都比宋江的個頭高。毛是歷史巨人!
  梁山是靠“兼并”壯大的。

清風山、對影山、黃門山、飲馬川、登云山、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少華山、芒碭山、枯樹山諸多山頭會聚在一起。而毛領(lǐng)導(dǎo)的中共革命是靠“復(fù)制”發(fā)展起來的。先派干部到某地發(fā)展黨員,建立組織,然后成立武裝。奪取政權(quán)后,進行土地革命,解放農(nóng)村生產(chǎn)力,贏得老百姓擁護。老百姓再捐糧捐款、舍生忘死地支持革命。可以這么說,中共的勝利就勝在土地革命上。梁山模式無法復(fù)制,原因是梁山的經(jīng)濟模式是搶劫——搶劫客商,搶劫地主,搶劫官府,搶劫之后縮回梁山“快活”。這種經(jīng)濟模式是沒有出路的,決定梁山?jīng)]有出路,除非招安。
  梁山在革命過程中,搶劫生辰綱,江州鬧法場,智取無為軍,攻打大名府,得罪的是蔡京;攻陷高唐州,第五次反圍剿,得罪的是高俅;攻克東平府,第四次反圍剿,得罪的是童貫;攻下青州,殺了慕容知府全家,又得罪了皇帝的老婆——慕容貴妃……宋江作為梁山老大,在朝廷得罪這么多要人,招安后,能有好下場嗎?一心想招安的宋江,是成也招安,敗也招安!宋江,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的偉大理想為招安所斷送!
  革命是一條不歸路,踏上去就不能回頭走。所以,毛才狠批“宋江的投降主義路線”,因為水滸在中國民眾中間影響是很大的。毛作為一名革命家,帶著他的隊伍必須將革命進行到底!從這一點來講,宋江也曾成就一位歷史巨人,雖然他是被作為反面教材來使用的。(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揭秘梁山內(nèi)部復(fù)雜的派系斗爭及座次排列的依據(jù)
吳用追隨宋江上吊自殺?并非他有多忠誠,而是他發(fā)現(xiàn)了一大秘密
《水滸傳》中最厚顏無恥的三個人,全都在天罡之列,第一大家都懂
水滸傳中的排名詳盡分析——黑幫內(nèi)部的平衡藝術(shù)
梁山108將排名及所提示的官場潛規(guī)則
宋江最怕的派系:六天罡九地煞,14人能殺李逵,一人能滅梁山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口县| 广灵县| 林州市| 集安市| 新密市| 广饶县| 盐源县| 西盟| 开化县| 繁昌县| 安新县| 革吉县| 贵阳市| 庆元县| 拜城县| 岳普湖县| 公安县| 晋中市| 当阳市| 马关县| 杨浦区| 广东省| 松江区| 永城市| 兴文县| 东乡| 达拉特旗| 中西区| 大庆市| 禹城市| 翁源县| 淮阳县| 左云县| 南川市| 博客| 古丈县| 昌邑市| 安福县| 墨竹工卡县| 尼勒克县| 呼图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