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最早載于《神農本草經》,其性涼,味辛、甘;歸肺、脾、胃經。其基本功效有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多用于發表解肌、風濕痹痛、升陽止瀉、消渴等。臨床常用量為9~15 g。
陳運芬重用葛根治痛風
葛根治療痛風的作用機制,與葛根能擴張心腦血管,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增加對體內尿酸的排泄有關。臨床常以生葛根50~100 g,加水1000 ml,浸泡30分鐘后煮沸15~20分鐘,囑病人水煎代茶飲,預防痛風性關節炎的復發,效果良好。
如治療一男性患者,75歲,既往曾患痛風,關節疼痛反復發作,于2009年9月15日來院就醫。血尿酸625pmol/L。檢查:雙足第一跖趾關節肥大、僵硬、腫脹、觸痛、行走困難。診斷為慢性痛風性關節炎。本想開藥治療,但是這位老太太說過去吃了很多藥,但是都沒有什么效果,不想再吃藥了,問我有沒有什么食療或者比較簡單的治療方法。我靈機一動,便處以葛根200 g,每日1劑,早、晚各1次口服。服藥1個月后復查血尿酸為400umol/L,關節腫痛消失。隨訪4年,僅輕度發作1次,自服葛根而愈。
葛根具有祛風勝濕、活血通經、芳香醒脾而解毒的作用,本身無不良反應,是治療急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及預防痛風發作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