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代人的青春,因為受了戰爭的影響,是特殊年代的青春,甚至是沉重的、要付出生命的青春。然而,苦難的歲月絲毫不影響他們青春的亮麗。”
當熒幕上出現《呼嘯山莊》譯者楊苡老先生手捧錄音機放起這首歌曲的時候,我就知道這個紀錄片電影不一樣。看到大象點映推薦,偷閑去看了這部由系列紀錄片《西南聯大》改編的記錄電影《九零后》,很多人看到名字會誤解,其實電影里面的主角們在年齡上是真正的90后。先獻上海報。
其實我也是被前一陣去世的兩位國之大師的事跡觸動,覺得自己對這些應該是如數家珍的故事知之甚少,所以決定去看這部片子。這部片子里的主角:楊振寧、許淵沖、潘際鑾、楊苡、王希季、馬識途...16位平均年齡超過96歲的老人,是中國人民心中的大神天團,但是我們真的對他們的故事有多了解?先看看 一條 對這個電影的介紹:
個人認為這個片子的精彩就是它聚焦于西南聯大這些學子的個體,展現他們數十年的人生經歷,從個人的感受談起,有苦難的日子,也有不為人知的趣聞。讓觀眾感受到這些大師也是有平常人的生活。并不像傳統紀錄片。這里有兩個預告片:
青春版預告片
我也就不過多劇透,影片的精致的手繪畫面和歷史畫面完美的結合,所用到的紀實片段都是高清版,像楊振寧和李政道兩位獲得諾貝爾的視頻,是我從未見到的清晰版本,也是瑞典諾貝爾基金會授權提供的。可見影片制作的精良。
戰亂時代的年輕學子和老師們,對未來充滿希望,學習報國信念堅定,到后來毅然回國報效祖國。我想這才是真正的時代偶像。所以很多家長要帶孩子去看。也有了這個推文《帶孩子去看這部電影,勝過千萬句勸學的嘮叨!》還有了這個四年級小學生的觀后感:
里面我最喜歡的就是楊苡老先生,年近百歲,目光矍鑠,聲音洪亮,風趣幽默。他的格言 “Make the most of eveyday" (每天做到最好),還有他們當時流行的一個對人的贊美詞 “Pure”(純粹),都是珍貴的品德。里面也有很多讓人淚目的情節,不多說,等著你去影院體驗。
今天我們還是要推薦音樂的,首先是后人翻唱的西南聯大的校歌MV:第二個推薦的就是《西南聯大》紀錄片的原聲專輯,因為里面由很多曲子都在《九零后》電影中出現。專輯由臺灣音樂鬼才著名音樂人范宗沛先生和團隊秉著精益求精的標準創作而出。大提琴、小提琴、鋼琴等各種樂器演奏出來的旋律,既富有年輕的朝氣,又不乏款款深情,刻畫出聯大師生的青春過往和赤子之心。
《也許》作詞:聞一多 編曲:范宗沛 作曲、演唱:張蜀之
《迢迢長路聯合大學》這個歌曲是我在這個專輯里面最喜歡的歌曲,朗朗上口,又把當時聯合大學的南遷的事情用一種風趣的方式唱了出來,充滿對未來的向往。這個歌比原版二戰時期英國軍歌《It's a Long Way to Tipperary》更加大氣。忍不住再放一版國際友人能收聽的版本:
范宗沛在《九零后》原聲中使用了他此前創作的《楊柳》作為主題曲,并使用了黃舒駿的《未央歌》作為插曲。這首歌是黃舒駿在大學里開始寫歌的時候寫下的,1988年,歌林唱片為22歲、正在念大三的黃舒駿推出首張專輯《馬不停蹄的憂傷》,收入了《未央歌》。在鹿橋(吳訥孫)的小說《未央歌》里,西南聯大近乎一個青春的仙境,所有的貧窮困苦、饑餓慌亂,似乎完全不存在,只有年輕人的激蕩青春。以上詳細的音樂介紹就是希望你有機會能去電影院親自感受這部片子,我相信你會有不同的感受。以下是一些相關的閱讀:
· 帶孩子去看這部電影,勝過千萬句勸學的嘮叨!
· 導演徐蓓:我想表達的是,西南聯大為什么能?
· 集結8位院士,終于有電影講他們的故事了!
· 這幫“90后”的「內卷」,是全中國的幸運!
· 《九零后》:醒覺后的生命宛如長河
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去騰訊視頻觀看五集紀錄片《西南聯大》。
希望今天的音樂能讓你了解真正的中國偶像
其實,每天我夢想的狀態就是下圖。
視頻號內容是介紹空氣吉他,也是我的初衷。公眾號還是會介紹好聽放松的音樂。歡迎繼續關注!!因為公眾號平臺改變了推送規則,對于沒有“星標”空氣吉他燴、沒有對我們的文章點“在看”、沒有與我們留言互動的朋友,系統默認大家不想看到我們的內容,也就不再第一時間進行推送。錯過了我們一些內容的朋友,可以翻翻歷史記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