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影清韻——蕭平蕭戈父子作品展”于2022年9月29日在德基藝術空間正式對公眾開放。“繪影清韻”集結藝術家蕭平的傳統書畫與藝術家蕭戈的當代攝影,融合了傳統與現代,兼具藝術和生活。他們既是父子,又同為藝術家,他們血脈相連又獨具風格,以不同的藝術形式創作,而作品的理念又不謀而合。
二人之間的藝術對話將會產生怎樣的奇妙連接?讓我們一起漫步“繪影清韻”,感受兩位藝術家描繪的東方意境。
展廳入口處,形似“眼睛”的窗景設計,未進展廳既可以透過“它”看到其中深邃靜謐的景象,并由此開啟觀展的“序曲”。
蕭平,《愛蓮居讀畫圖》,紙本設色
136 cm×68 cm,2004
初入展廳,首先看到蕭平先生的至交好友謝舒女士書寫的前言和蕭平先生的作品《愛蓮居讀畫圖》。蕭平先生的畫室原名“朝華館”,在不惑之年將其改名為“愛蓮居”,藝術家蕭戈正是在這樣的文化熏陶下長大。
在開幕式上,蕭平先生提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是他的偶像,“淡于功利,不依不傍,唯真、善、美是求”。以“愛蓮居”作為展覽的開篇,以此呼應前言中所贊嘆的:“愛蓮居”困厄中的堅守,焦慮時的穩定,動蕩中的平靜,更有那讓人向往,令人襟開神暢的人文清境與自然清韻。由此開啟了我們的觀展之旅。
蕭平,《西湖荷花有感》,紙本水墨,73 cmx368 cm,2022
步入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近四米高的書法作品,用筆挺拔,筆勢連綿不絕,墨隨筆意,濃淡相間的筆墨書寫出元朝于石的《西湖荷花有感》,清雋飄逸中翰逸神飛。詩中所言“夜深人靜月明中,方識荷花有真趣”,與宛如“月亮”圓缺的意象相呼應,在深沉靜謐的深藍色氛圍中,我們步入一個充滿生機的蓮池。
蕭平,《蓮池生涯》,紙本設色 ,144 cmx366 cm, 2022
展廳正中處一幅丈二作品氣勢十足,通觀全作,蕭平先生刻畫了一幅氛圍渾厚豐滿而不失意趣的蓮池景象,樹上一窩雛鳥活潑靈動,一只白鷺在巢中守護,另一只白鷺在外覓食,溫馨無比;幾只翠鳥,或站、或臥、或飛,更為畫面增添了幾分活潑生動的意趣。作品名稱《蓮池生涯》仿似訴說著蕭平先生一直以來對蓮花的尊崇和喜愛。
蕭平,《蝶影》,紙本設色,32 cmx41 cm,2004
蕭平,《蓮池風物》,紙本設色,52 cmx45 cm,2022
蕭平先生從小愛花卉,尤以荷花為最愛,他寫荷、畫荷,創作了很多關于荷的作品,展出作品不僅寫出了他心中的荷蓮,更抒發了他的審美理想。
在旋律輕快又典雅的“小步舞曲”的帶領之下,我們閑庭信步地走入蕭戈的攝影作品。與荷塘相伴的鳥兒,它們或孤芳自賞,或是悠然自得,或白羽化衣舞翩遷,或成雙成對譜戀歌。
已成為父母的或溫柔低首哺育,或如影隨形追逐喂食。而長大后的小鳥,也有了自己獨自生存的能力,可自己捕食,可捍衛家園……
每件作品都是獨立的呈現與表達,當環繞著蕭平先生的《蓮池生涯》與《蓮池風物》等作品一同呈現,又仿佛述說著從孑然一身逐步走向兒女家庭,一代又一代的成長為獨擋一面的生命進程。
迎面仿佛蓮瓣意象的展墻,預示著我們即將走入高潔的、嬌嫩的、具有“君子品性”的蓮花之路。
進入時的“眼睛”,呼應著“看見”和“瞬間記錄”的攝影,意向性的表達則呼應著傳統的敘事,在雙面對照之間,直指展覽的主題關系。
蕭平,《映日荷花》,紙本設色,136 cm×68 cm,2019
蕭平,《霞光》,紙本設色,136 cm×68 cm,2018
蕭平,《白蓮》,紙本設色,34 cm×34 cm,2005
蕭平,《荷趣》,紙本設色,32 cm×33 cm,2003
蕭平,《殘香》,紙本設色,39 cm×39 cm,2005
蕭平,《嫦娥墜玉香》,紙本設色,32 cm×33 cm,2014
本區展出蕭平先生12幅荷花作品,或潑墨揮彩、或淋漓寫意,彩與墨和諧地交融,形成渾厚豐滿、充滿情致和神韻的畫面,整體氛圍令人陶醉。
蕭戈,《朝露同心》 ,油畫布 65 cmx91cm ,2022
蕭戈,《寶蓮燈》, 油畫布, 65 cmx97.5 cm 2022
蕭戈,《心心相印 》之一,油畫布 65 cmx91 cm, 2020
與之相對的是一組規整排布的荷花攝影作品,有嬌嫩的,有同心并蒂的,有鏡像的,有光影的,或含苞待放、或嬌羞低首,或端莊寧靜,妙趣橫生,姿態千變萬化的荷之美盡顯眼前。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一幅草書作品將中國式的對蓮花品行的審美,通過書法作品極有張力的表達出來。與之呼應的是月洞門左右兩側蕭戈或靜謐、或典雅的攝影作品。
一個對照的區域,呈現的不僅有清晨的荷、月下的荷,也有在時光的流動中綻放著的圣潔的荷,歷經時光流轉,從凋零逐步成長為蓮蓬的荷,花、影在水面相逢,“池花對影落”的荷。
荷花是中國文化中恒定的創作主題,不同的人對荷有著截然不同的闡述。周敦頤筆下的荷,是我們對高潔品質、君子品性的啟蒙,李白筆下的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陳老蓮筆下的荷花清麗高雅、娉婷舒展,八大筆下的荷離根飄零、身世孤凄……在歷史文化的長河中,荷是恒定于我們血脈中的文化基因,只要看到荷,這些千古風雅和高貴的品行,都會撲面而來。
蕭戈,《爸爸去哪了》,油畫布,65 cmx97.5 cm,2022
蕭戈,《愛情故事》,油畫布,65 cmx97.5 cm,2021
蕭戈,《蓮之旅》,油畫布,65 cmx115 cm,2022
蕭平,《黎明靜靜的山林》,金箋潑彩,45 cmx38 cm,2022
蕭平,《云山》,金箋潑彩,50 cmx60 cm,2022
通過作品,我們不僅能看到時間流動的意境,也能看到同為藝術家的父子間的對話與交融。蕭戈的作品雖是攝影,卻有畫意,極致的中式留白的寫意,精致入微得宛如工筆。蕭平先生的書畫,承于傳統但又極具創新,宛如油畫一般的潑彩,猶如幻境,意蘊悠長。
蕭平,《新世紀的祈盼》,紙本設色, 34 cmx34 cm, 2001
展廳中一件蕭平先生2001年創作的作品《新世紀的祈盼》,畫中繪有三件時隔千百年的物品,唐代長沙窯的雛鴿、清朝景德鎮的青花娃娃以及蕭平先生的女兒在南京夫子廟買的并蒂蓮花燈。
蕭平在題跋中寫道“這是十個世紀的文化承傳,十個世紀的滄桑也不能改變這并無生命的生命和諧。”
傳統于時間長河中流淌綿延,在文化基因中傳承永續,是筆墨下的靈動描摹,是鏡頭中的驚艷定格。它是創造的起始,也是萬化的歸屬,是文明底蘊的強力支撐,更是走向未來的堅定基石。
行至展覽中段,父子間的對話與過往,以影像和堆疊的作品呈現。一幅《童年暑假》記述了蕭平先生對童年的回憶,彼時還在父親懷中抱著的蕭戈,不知何時已有了自己的孩子。作品既有與家人、與朋友相關的有感而發,也有血脈傳承之間傳承點滴。
一位是80歲的集大成者,是一個有著豐富人生閱歷的長者,依然飽含著蓬勃的創造力;一位是50出頭的青年藝術家,已經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貌,但還有著太多的變化和表達。他們的年齡不同、藝術載體不同,走著截然不同的道路,但對于藝術與美的執著,又是如此的一脈相同。
蕭平,《童年暑假》,紙本設色 49 cmx49 cm ,2022
蕭戈與老師馬格南圖片社前副社長帕特里克·扎克曼
蕭平,《金湖蓮池》,紙本設色,68 cmx136 cm,2005
一程蓮之旅,是藝術家以蓮為喻對于審美理想和人生追求的表達。千百年來熟稔的蓮的品性和精神,又何嘗不是來自每一個人的傳承。
在這條蓮之旅上,我們看到了蓮,看到了萬物生靈,而我們又何嘗不是萬物生靈中的一員。展覽的第二篇章正是以人文為主題,呈現出藝術家對于人與時代的觀察與感悟。
蕭戈,《 你的眼神 》之二, 硫化鋇紙,50 cmx70.5 cm ,2018
蕭戈,《捉迷藏》, 硫化鋇紙, 52 cmx75 cm, 2016
蕭戈,《兄妹》之一,硫化鋇紙,50 cm×68.5 cm,2017
蕭戈作為攝影藝術家,他的人文作品尤為引人注目。他擅長瞬間神情的捕捉,他的作品從人物的步態、眼神、著裝,到其所處的空間,每一處細節都使觀看變得充盈而可靠。帶著墨鏡的小女孩清澈又戲謔的眼神讓小小的臉上有了大人的模樣,公園里捂住眼睛在玩捉迷藏的兩個小姑娘一派天真可愛,舊高架鐵路線下面一對玩耍的小兄妹純凈而美好。
他的作品充滿了文學的敘述性,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無論是一襲碎花裙蹲下拍照的老太太,還是紐約街頭身著時尚的摩登女郎,亦或布拉格廣場穿著婚紗的新娘……
蕭戈,《 拍》, 硫化鋇紙, 50 cmx57 cm ,2013
蕭戈,《范兒》, 硫化鋇紙, 50 cmx72 cm ,2015
蕭戈,《哈瓦那的早晨》,硫化鋇紙, 52 cmx77 cm ,2014
蕭戈,《布拉格 》,硫化鋇紙,50 cmx68.5 cm ,2018
他的作品充滿了文學的敘述性,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無論是一襲碎花裙蹲下拍照的老太太,還是紐約街頭身著時尚的摩登女郎,亦或布拉格廣場穿著婚紗的新娘……
蕭平,《董其昌造像》,紙本設色,27 cm×24 cm,1995
蕭平,《鐘馗和其妹》,紙本設色,35 cm×46 cm,1999
蕭平作為一個藝術集大成者,不僅在鑒賞上具有不可撼動的地位,也是書畫史論研究領域的翹楚。他的繪畫,山水、花鳥和人物并工,寫意與工筆兼擅,既洋溢著新金陵畫派諸家的生活情味,又具有宋元明清諸家的雅致和氣韻。展覽遴選蕭平先生繪畫作品20件,在展現其致敬傳統的同時,也體現出他的開拓與創新,其中海內外寫生之作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他用筆墨記述著所見到的那些人、那些事。無論是在美國、新西蘭、英國考察或旅游時,或是小記或是創作,亦或他在敦煌、大理、麗江、高郵的筆墨。他對喜愛藝術家的肖像創作,他對傳統文化中的突破性表達,暢快筆墨間,神態拿捏的活靈活現,呼之欲出。
蕭平,《大理喜洲民居》, 紙本設色 ,37 cmx45 cm ,2003
蕭平,《美麗的英格蘭鄉鎮》, 紙本設色, 31 cmx41 cm ,2008
蕭平,《早春之瀘沽湖 》,紙本設色 38 cmx45 cm, 2003
蕭平,《摩登的模特》, 紙本設色 ,42 cmx31 cm ,2013
蕭平,《塞尚》,紙本設色,49 cmx49 cm,2022
見天地、見人間、見萬物生靈。
“繪影清韻——蕭平蕭戈父子作品展”展出的作品,只是兩位藝術家豐富的作品面貌中的驚鴻一瞥,我們期待藝術家有更多的作品與觀眾分享,也期待有更多的觀眾能夠來到德基藝術空間的展廳,與我們共賞這一程“有真趣”的荷塘。
關于藝術家
蕭平
別署:平之、戈父。室名:愛蓮居。
1942年生于重慶,祖籍揚州。
1963年畢業于江蘇省國畫院。曾任書畫鑒定之職于南京博物院十九年。
1981年調江蘇省國畫院。
1983年以來,多次應邀赴美國及歐、亞各地講學、考察。
現為江蘇省國畫院國家一級美術師,江蘇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兼職教授(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南京師范大學、揚州大學、西南大學等),江蘇省美術館鑒定顧問,南京博物院鑒定顧問,故宮博物院客座研究員,西冷印社藝術品鑒定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江蘇省藝術品鑒定評估委員會專家委員、書畫鑒定中心主任,江蘇省文史館書畫院院長,南京大美堂書畫鑒藏社社長,江蘇省美學學會名譽會長,清代揚州畫派研究會名譽會長,江蘇民進江海書畫會會長,江蘇省政協書畫室顧問,江蘇省第七、八、九屆政協委員等職。
出版《山水畫傳統技法解析》《人物畫傳統技法解析》《花鳥畫傳統技法解析》《龔賢研究》《倪云林研究》《婁東畫派》《陳淳》《龔賢》《中國畫》《鑒識傅抱石》《丹青論古今》等研究專著十余部。
出版《蕭平書畫集》《蕭平書法集》《蕭平人物畫集》《墨緣·蕭平書畫集》《畫壇儒風·蕭平藝術人生》等書畫集三十余種。
主編《龔賢精品集》《龔賢書畫選》《世紀回聲》《中國畫名家精品集》等。參與編著《中華文物鑒賞》《珍寶鑒別指南》《六朝藝術》《國寶大典》等。
蕭戈
別署小閣,獨立攝影師、藝術鑒賞家。
1969年出生于南京,畢業于江蘇大學,現工作生活于南京。
曾任江蘇金陵美術館館長、中國科舉博物館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職。現為江蘇省美學學會常務理事,香港愛蓮居藝術出版社社長,英國皇家攝影學會會員。1998年始從事人文藝術攝影,受教于著名攝影家鄧偉等先生。2017年進入馬格南(Magnum)大師班,師從馬格南圖片社前副社長帕特里克·扎克曼(PatrickZachmann)先生。
2018年,先后應邀為F1摩托艇世界錦標賽,WBA世界拳王爭霸賽等國際賽事進行主題攝影。2019年4月,作為影像藝術家受邀參加“華為未來影像之夜”,并使用其最新發布的旗艦手機P30pro拍攝樣片。2019年5月,應蔚來汽車之邀,于南京蔚來中心舉辦《生活可以美 一 蕭戈攝影作品展》。作品多次參加國際重要藝術博覽會及拍賣會,并被美術館、畫廊和個人收藏。出版有《旅美獵影》《剎那》《錦鯉》《108 STREET PHOTOS BY XIAOGE》等攝影專集。2021年,著名學者錢文忠先生將其作品《并蒂蓮》作為重要藝術作品贈與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先生。2021年10月,被加中文化傳播協會授予“加中文化使者”稱號。
主編:周昌
微信:德基藝術空間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10: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