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是科研人員的學術名片。撰寫學術論文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律,掌握必要的規范和寫作方法。學術論文有特定的表達形式和寫作規范。它們是反映科研成果的重要載體,必須規范、科學。那么本期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學術論文寫作規范標準。
1.題目
國家標準給出的定義是:題目是用最恰當、最簡潔的詞語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具體內容的邏輯組合。標題不超過20個字符,避免冗長乏味,避免使用不常用的符號和術語。如有必要,可以設置字幕。
2.作者和單位
作者和單位置于題名下,單獨一行。學術論文須署名、單位、郵編。表示文章責任自負,也方便讀者聯系作者。如果是預投國外期刊或國際會議,對于同一作者,不同文章、名稱、單位的翻譯要規范統一。
3.摘要
國家標準規定摘要是對論文內容的簡要回顧,不加注釋和評論。摘要的內容應包括與論文相同數量的主要信息。摘要的特點是應該是獨立的、自成體系的(即不閱讀論文全文也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還應該有數據和結論,而且應該是一篇完整的論文。中文摘要不超過300字,英文摘要不超過250個實詞。
4.關鍵詞
國家標準規定,關鍵詞是從論文中選取的詞或術語,用以表示論文的主題內容信息項,便于文獻檢索。數量為3-8個關鍵詞,具有實際意義,盡量使用中文詞庫中的詞。
5.CLC編號
該編號根據論文內容確定分為22類,可以到圖書館或圖書館主頁查詢。
6.文獻識別碼
今年國家期刊出版格式要求在關鍵詞下方標注文獻識別碼(即揭示文章性質的代碼)。具體規定如下:
A.理論和應用研究學術論文(含綜述報告);
B.實踐成果報告(科技)、理論研究和社會實踐總結(科技);
C.業務指導和技術管理文章(含專項評論);
D.一般通訊、報告、采訪等;
E.電子文檔、資料、文字、書籍、知識介紹等。
注:文件識別碼的英文應與中文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