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
教材分析
教材編寫特點
立德樹人、自然滲透
保護天性、幼小銜接(尊重孩子的天性)
夯實基礎、全面啟蒙(知識、興趣、習慣、方法、策略、情感的)
難度適宜、梯度合理
強化運用、聯系生活(在生活中學習,學到的知識指導生活)
引導發現、倡導自主(主動學習、發現、展示,獲取持續學習的動力)
課外閱讀、納入課程(系統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內容包括:
我上學了、集中識字(2單元10課)、漢語拼音(2單元13課)、課文(4單元14課)
每個單元后安排有口語交際(4次)、語文園地、快樂讀書吧(1個)
具體內容及教學建議
我上學了(入學教育)
定位:
教師作為一個陪伴者與孩子一起分享人生成長快樂,見證成長。
教學目標:
我是中國人:國家認同、身份認同
我是小學生:角色轉變
我愛學語文:情感激發、習慣培養
語文園地
板塊定位:
1.識字加油站(6個):靈活多樣的方式落實一些課文中不常出現的常用字,有意識地對識字進行一些人工干預,讓識字更加科學。
2.字詞句運用:指向語言文字的運用,用于在語境中復習鞏固生字(如:形近字整合、生字字音正音、寫字練習)
3.我的發現:揭示漢字的構字規律,提高識字效率;以學生自主發現的方式呈現;對漢字文化進行傳承;鼓勵“發現”意識,讓主動學習成為習慣。
4.展示臺(2次:姓名識字、街頭牌匾識字):展示學習成果;溝通課堂內外;激發學習動力。
5.書寫提示:強化筆順的基礎。
6.日積月累:古詩(《詠鵝》《憫農》《古朗月行》《風》)俗語(2次)系統安排傳統文化內容,傳承中華文化。
7.和大人一起讀(8次兒歌、童謠、故事、童話):幼小銜接,由聽故事到給爸爸媽媽講故事;建立口語到書面語的過渡,讓孩子認識到閱讀并不難;親子閱讀,引導家長和孩子一起讀,營造家庭書香氣息和共讀氛圍;分享閱讀,可以和老師、高年級同學的一起閱讀分享;無壓力閱讀,培養閱讀興趣,體會閱讀的快樂。
漢語拼音
定位:識字工具;學習普通話的工具。(不要拔高要求)
編排原則:
綜合性原則(拼音的學習與觀察發現、口頭表達、實踐運用結合起來)。
實用性原則(學了之后就能用到實際中去)。
便捷高效原則。
編排內容:
字母:
整合的情景圖:有趣的故事情景;以相應的事物示音或示形,幫助學習字母;將拼音學習與學生生活建立聯系;充分利用學生的口語基礎,有利于發展口語;培養觀察能力,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功能更多,更加綜合,能更調動學生的學習經驗,在豐富的故事情景中學習)(教學中重視模仿,不一定非要講發音方法。當學生發不出正確的音的時候,再講發音方法。)
音節:強調帶調拼讀,緊密聯系學生的口語實際;精選高頻常用音節,提高學習效率(與之前學習相結合,利用識字學習拼音);優選呈現方式,注重拼讀結果(讓讀音對應音節,在閱讀識字的時候更好轉化,提倡直呼)。
詞語:由學生可以拼讀的音節組成常用詞語(不需要別人幫助就能拼讀的);幾個詞語之間存在內在邏輯關系;在詞語中學習個別漢字,進一步體現拼音學習的價值。
兒歌:復習音節,鞏固拼音;增強趣味性;積累語言,培養語感。(哪些字是自己認識的,哪些字是你拼讀拼音出來的)
拼音書寫:音節可能和上面學習的內容沒有關系,是為了讓孩子多積累;這個階段孩子是抄寫音節,而不是默寫音節。
語文園地里的拼音:在具體的音節詞語里辨析形近字母;在有趣的活動中復習音節;復習拼音與認識事物相結合,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緊密結合學生生活,鼓勵學生自主獨立;在復習漢字時感知拼音;提供語境,讀準字音的同時鞏固識字;
給字母表賦予新的功能,與生活緊密聯系。
整個拼音學習過程中與漢字的學習緊密聯系,互相輔助
拼音教學的建議:
準確把握目標要求:保底的要求,看到拼音能拼讀準確,能幫助識字。教學不過度、過量,避免不當的考試題目(不出現錯誤的拼音)。
體現彈性:教材里的豐富內容,要有所選擇,不要用的太足、太滿,高效的利用教學時間。
突破教學難點:教學時候要抓住重點,有針對性的教學。
在活動和游戲中學:活動的設計要注意有效性。
強化運用,在具體語境中學。
在生活中學。
學習拼音的長期目標
一年級達到保底的目標:能準確拼讀;正確書寫。
二年級到中年級:在運用中鞏固、熟練。
高年級:逐漸滿足信息社會對拼音程度的要求。
識字寫字
識寫分流,多識少寫
認識300字,寫100字;放緩坡度,減輕負擔;(多認字)及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體驗閱讀樂趣。
合理安排識字寫字序列
科學選擇字種:高頻常用字,構詞能力強的字優先(幫助形成識字的基本能力);
合理安排字序:寫字由簡單到復雜,由獨體到合體。
集中分散相結合(編排方式)
●集中識字:識字一、二共90個字;識字加油站31個字;
●分散識字:漢語拼音32個字,課文147個字(在閱讀中識字)。文化內涵豐富;識字方式多樣;重視識字方法和識字能力。
第一單元蘊含天人合一的文化價值,教學可深可淺。
識字方式:
●字理識字(象形字、簡單的會意字、形聲字;幫助提高識字興趣;并不是每一個字都適合)
●蒙學識字(給孩子容易上口,有文化意味的內容)
●看圖識字
●事物歸類識字
●反義詞識字
●兒歌識字
識字的基礎:結合識字,認識常用的偏旁(每課最多三個)
結合識字學偏旁:
偏旁部首是交叉的概念。偏旁是語文教學里的概念,只有合體字才有偏旁,價值在于讓學生合理的分析字形。部首是查字典用的。一年級選用的是可做部首的常用偏旁。
結合寫字學習筆畫、筆順:
每個字都要強調正確的筆畫和筆順,新筆畫用紅色標明。
語文園地的識字安排:
了解字體的基本結構(幫助提升識字能力);發現形聲字的表意規律;在語境中認識生字,積累詞語;發展邏輯思維(發現漢字特點、讓學生分析、梳理、形成類別概念)
識字、寫字教學的建議:
準確把握識字目標,只要求認識,不要求書寫;提倡在語境中學習鞏固,需要提供大量的語境,幫助孩子積累詞語,把口語和書面語對應起來;幫助孩子理解詞語的意思,把詞語和生活聯系起來。
激勵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選用恰當的識字方法:不要每個字都用各種方法去認識,方法要恰當;
分類指導突破難點:降低難度,提高效率;把相關聯的詞語放在一起學習;
切實做好寫字指導:生字書寫不是書法。基本要求:正確,再美觀。
課文閱讀教學
編排特點:篇目減少,難度降低;題材豐富,體裁多樣;聯系學生生活,關注心理成長;人文內涵豐富,語言典范。
語文要素的設計:
●朗讀:讀準字音;讀好句子之間的停頓(關注標點間的停頓);
●認識常用標點:逗號、句號;
●認識自然段;
●閱讀理解:讀懂課文,找出課文中明顯信息(大多數是復述的形式表達);
連環畫課文介紹(最后一課):
●減少注音,鼓勵學生運用識字成果獨立閱讀,獲得成就感。不認識的字鼓勵學生猜讀,根據圖畫猜讀。
●讓圖畫也成為重要的課程資源;
●拼音不是唯一的識字的途經;
快樂讀書吧
目標:激發閱讀興趣,提示閱讀途徑、方式。讓孩子在交流中體會閱讀的樂趣。
閱讀教學的建議:
● 重視識字寫字:處理好識字寫字與閱讀的關系;
● 加強朗讀指導:能獨立正確流利的朗讀,指導不要太細碎。不讀錯字,不唱讀;
●關注語言的積累與運用;
●重視閱讀策略方法的引導:如借助圖畫猜測、理解。
●課外閱讀是分內的事。
口語交際
基本概念:面向一定對象,以完成一定的交際任務為目的。
核心是交際。
●語境適切是判斷口語交際成功與否的最高標準:在具體的語境中,語言得體,行為得體。
●外在表現是口語表達,實際體現人的綜合素養。
口語交際教材的建設
構建口語交際目標體系:
●細化學段目標;考慮學生的交際需求;
●符合目標的交際話題;
●創設真實的交際情景:提供恰當的,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學生是交際的親歷者
●選擇恰當的呈現方式。
小兔運南瓜:運用故事情景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重點是談談自己的想法,創造敢說、自由表達的氛圍。
口語交際的教學建議:
●心理素質是突破口:
不要有高下的判斷,關注不太敢說的孩子,讓所有的孩子都主動的開口;(方法:小組為單位降低難度;讓孩子當眾朗讀)
●重視交際意識和交際習慣的培養:習慣要長期一以貫之的實踐習慣和意思;
●轉變評價的視角:注重每一交際的核心,一課一得;表揚為主;降低難度。
●強化日常學習活動中的口語交際:在日常教學中,反復的提示本學期的交際要求。
●建立常規交流機制。
、
???
文字:劉欣(梳理徐軼培訓)
審核:王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