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從教材、課程標準要求、學習對象、教學環境以及教學風格和習慣定位教學目標。
備課中要著眼于人,思考語文如何為孩子的發展打基礎;如何在教學中將聽、說、讀、寫、思進行綜合訓練;如何能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功能。
本單元人文主題“伙伴”。本單元課文從一起玩耍的伙伴到一起居住的伙伴,成長路上的一個小玩具,甚至是學習路上的一個好幫手,都能成為我們的好伙伴。伙伴的外延不斷擴展。而伙伴也是基于一年級上冊孩子能獨立生活的基礎上,引導孩子從獨立走向與人學會相處。
語文要素一:聯系上下文了解詞語的意思。第六課《樹和喜鵲》當中以小泡泡的形式呈現。
這是小學階段第一次出現了解詞語意思,隨后在二年級、三年級,將逐步引導孩子們從了解詞語走向理解詞語。
語文要素二:讀好角色對話。
在每篇課文中的教學重點——第五課要在指導對話上下工夫;第六課要在一年級學會提取明顯信息的基礎上引導孩子不僅會提取明顯信息,更能夠做出準確的判斷;第七課兒童詩中的長句子要引導孩子學會斷句,為下一個單元讀好長句子做好鋪墊,同時努力讀出詩的感情。
要素三:積累和運用詞句。
從比一比、記一記到說一說,編者的意圖是——引導孩子在比較當中發現詞語的魅力,然后有意識地進行記憶,同時達成運用。
從整個小學階段來看,本單元的詞語積累建立在一年級上“的”字短語的基礎上,又為三年級自主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做好鋪墊。
口語交際在各個年級的要求:
2019年黨中央提出了項目學習的理念。
項目學習是強調要讓孩子們在真實情境中進行深度學習;強調學習是做事兒而不僅僅是讀書;強調知識的應用而不僅僅是習得;強調關注知識的意義而不僅僅是知識本身。項目學習理念凸顯了語文綜合性、實踐性功能。
在本單元中可以設計一些小項目,讓孩子們感受學習的樂趣。
《小公雞和小鴨子》可以讓孩子們做一個童話劇,自己選一個小伙伴,自己布置一個場景,自己做一個小頭飾,自己創編怎么樣讓表演就更有情趣。孩子們在創編童話劇的過程當中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和美術學科融合把語文當中尖尖的、扁扁的這些特點進行滲透。這樣的項目學習引導孩子在做事的過程當中,不僅積累語言,而且能夠學會與人相處,真正實現本單元的語言目標。
《樹和喜鵲》設計微項目:一個幼兒園的小弟弟手捧語文書,他渴望了解書的內容,你能為這個小弟弟來介紹一下這些圖畫內容嗎?這個小項目引導孩子有目標的把課文中學到的詞語轉化出來,這樣的語文學習有情趣、有實踐,孩子樂學、愛學,真正達到了育人與語文功能并行的目標。
(二)大單元架構理念,提升知識技能
《樹和喜鵲》要學習聯系上文了解詞語意思。但是一定要明白前后聯系,第五課《小公雞和小鴨子》中“吃得很歡”、“急得直哭”這樣的短語,就可以運用聯系上文的方式進行了解詞語。《怎么都快樂》的教學要把在第六課中學到的方法進行鞏固與運用,前勾后連讓要素成為學生的技能。
在進行詞句的積累時,也要建立大單元意識。可以讓孩子們在上課前為自己準備一棵詞匯樹,告訴孩子們:經過一年級上冊的學習智慧樹上已經有了一個智慧寶囊“的”字短語,本單元你還會積累一些相關的短語。這樣一個智慧寶囊掛在樹上的時候,孩子們的心情是愉快的積累是有意義的,而且詞語有了歸類的意思。
單元架構不僅僅基于一個單元“查字典”的練習一定要建立在前兩個單元對大小寫字母的認知上才能更高掌握技能。
進行單元架構時可以將單元的教學順序進行重整調序。如因為《小公雞和小鴨子》要排演課本劇,就可以將《語文園地》的口語交際“請你幫個忙”進行前置。因為在排演小童話劇的時候,很多地方需要請人幫忙呢,這時的口語交際前置就有了更真實的意義,也讓口語交際真正服務于我們的生活。
(三)突出識字寫字重點 夯實根基
1.識字 讀準字音
(1)歸類識字
(2)注意本單元中難點字音“鄰”。根據形聲字的特點大多帶有“令”字都是后鼻音,“鄰”和“拎”卻是前鼻音。
(3)本單元的變調字“一”這是上學期的舊知要復習鞏固,“不”是本學期的新知識要強化認知。母語學習要讓孩子在語言情境當中分析、感悟,讀好變調。
(4)單元多音字“只、種、樂、得”。在學習多音字時要逐步引導孩子們發現字音和字義之間的聯系。
2.寫好字
(1)關注新出現的偏旁。王字旁和雙人旁以前就認識,但是第一次書寫的練習。要引導孩子們通過對比發現的方式,指導寫好這些關鍵部件為二年級進行結構的書寫做好鋪墊。
(2)特殊結構的字“居”,這是第一次出現左上半包圍結構的字,書寫時鏈接本冊書的第七單元的書寫提示,讓孩子們掌握這樣子結構的字的書寫規則。
(3)在指導漢字書寫時要從一個字走向一類字,相同的部件、單字組成的合體字都要引導孩子們在觀察中發現異同,在比較中找見寫字的規律,從而真正能做到寫得少卻能寫得好。
(四)讀好課文 內化語言
注重每課側重點不一樣。《小公雞和小鴨子》著眼點是讀好對話;《樹和喜鵲》著眼引導孩子們在讀中提取明顯的信息,感受他們為什么快樂;第三課著眼讀好長句子,引導孩子讀出詩的情趣。
(聽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