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生活條件不好,特別是農村,很多的地方連電都沒有通,飯也吃不飽,連吃上一餐白米飯都難。沒有玩具,自己造,沒有零食,自己去山上采摘,閑時還要幫助父母勞動,放牛,砍柴,干農活,那是常事。
盤點80年代農村孩子玩過的12種玩具,你玩過幾種?是否還記得,讓我們一起來回味一下。
生活在農村,自然是少不了泥巴的,農村孩子3-4歲開始就開始在戶外玩泥巴了。到處都是游樂場,搞點泥巴,加點水,說是和面,摘點野草,說是炒菜,有時甚至撒泡尿來和泥巴。
幾個男孩子在一起就不得了,和著泥巴來搞摔泥巴比賽,看誰摔得響,摔得大。弄得衣服臟兮兮的,回家又得挨父母罵。
擁有一輛車子是多少農村孩子們的夢想,雖然連公路都沒有通??蛇@絲毫不影響。不過沒關系。自己來制作車子。
竹子,木頭,棕樹都是車子的零件,弄來一節竹子,從砍下來的棕樹上面鋸下來一小段做輪子,當然這得家長們幫忙了。棕樹天然就是圓形的,鋸一節下來,然后再把中間掏空,就是一個輪子了。
把竹子剖開,把輪子裝在竹子中間,中間再用一根軸,車子就做好了。農村的孩子開著這樣的車子到處跑。
鐵環,是一個圓圓的圈圈。用一根彎折起來的鐵絲套著滾。
農村的小路上,院子的草坪上,田埂上,到處都是場地。都可以滾鐵環。
80后的朋友,有多少人因為打四盒板,而把書和本子都給輸掉了的。
有的小伙伴的書本都沒有學完,就撕下來折成四盒板而輸掉了,自然少不了挨罵。
一個圓圓的木頭,一端削尖,用一根棕葉帚卻能在地上操縱它旋轉不停。這叫打陀螺,你是否有玩過呀!
玩著自己精心制作的陀螺玩具,是不是心里特別的開心呢?
跳皮筋是女孩子們常玩的游戲,一根3-4米長的皮筋,兩端打結起來,然后用兩個分別拴住一端,另一個人就可以跳了。這個游戲最少得3個人才能玩。
由矮到高逐漸往上面跳,一直可以跳到把皮筋拴在頭上,牛吧。
上面介紹了棕樹做輪子的車,下面這種用滾珠做的車就高級一些了。
一個人坐在上面,另一個人推著走,神氣得很。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80年代的冬天比現在冷多了,下雪的時候池塘上面都是可以滑冰的。
坐在自制的滑冰車上,從高處往低處滑動,是不是非常的爽。
80年代,沒有電視,沒有網絡,但是有小說,有小人書看,像《七俠五義》,《射雕英雄傳》,看著里面的主人公都有寶劍,非常的羨慕。也很想擁有一把。
沒有就只好自己做了,砍來一根木頭,就開始做起來了。這模樣的寶劍,怎么樣。神氣吧。
毽子,你踢過嗎?用本子剪成一個毽子,用干電池的那個蓋蓋,串起來做成毽子,還可以用雞毛做成毽子。
是不是非常的漂亮。你做過哪種毽子呢?
這個游戲不但鍛煉你的眼力勁,而且鍛煉你的反應能力。
幾個小伙伴在一起玩,隨便在地上撿5棵稍圓點的石子,就可以玩了。你還知道游戲規則嗎?
一個古錢幣,用繩子拴住,一個扣子用繩子拴住,就可以玩了。
你最長的玩過多久?
80年代的孩子,在那個沒有現代化玩具的年代,孩子們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借助農村特有的資源,自己動手制作玩具。
以上介紹的12種80年代農村孩子玩的玩具,你玩過幾種?是否還記得,你玩過幾種,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一起來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