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滿尖刺的野果成熟了,有著2500多年的栽培歷史,兒時常去樹下撿
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進入8月下旬,在農村很多的野果子都快成熟了,這個時候也正是農忙的季節,在農村里面正是收割稻谷的時候,現在農民朋友們正在熱火朝天的收稻谷,辛苦一年種植的水稻有了收成,臉上洋溢著笑容。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在農村有一種果實它也成熟了,這種果實它長得非常的奇特,外面有一層尖刺,尖刺下面又是一層果殼,剝掉果殼里面還有兩層皮,它整個加起來就有三層的皮了,這種果在很多的地方都有種植,有2500多年的栽培歷史了,早在《詩經》中對它就有記載了,這種果實在兒時,到了它成熟的時候常常跑去樹下面撿來吃,大家是否還記得,在你們家鄉是否也有這種果實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到底是哪一種果實吧。
這種果實就是板栗,板栗它是殼斗科栗屬落葉喬木植物,它的莖桿比較粗壯,呈圓柱形,表面深綠色,板栗也叫栗子,毛栗油栗。
板栗這種植物它能長到20多米高,而且這種植物它開出的花朵非常的特殊,它呈線條形,就像一條一條長長的蟲子掛在枝頭,非常的漂亮,毛絨絨的,待它的花謝了以后,上面就會長一個長有尖刺的圓球,隨著圓球的慢慢長大,里面就開始長板栗,到了8月底9月初,這種果實就陸續的成熟了。
在小吳的家鄉湖南新化,農村家里面種植的板栗,一般都是在下半年農村孩子上學大概是半個月左右,這種板栗就成熟了。
記得那個時候放學回家放下書包,就跑到這種板栗樹下面去撿板栗來吃,有時沒有帶袋子,撿的板栗就放在褲袋里面,然后兩個褲兜都裝的滿滿的,走路都不好走,有時板栗撿的太多了,兩個褲兜都裝不下,然后把衣服塞進褲子里面去,把板栗塞衣服里面貼著肚皮,拿回家里面再把它倒出來,滿滿一大盆的板栗。
撿回來的板栗,我們可以生吃,有時候也會煨來吃,還可以炒來吃,蒸來吃,烤來吃,板栗的吃法非常非常的多,根據自己的喜好來。
特別是遇到刮風下雨天,這種板栗裂開的話,就會掉很多肉在下面,同時還有一些板栗球也會掉在樹下面,大清早的就跑去撿板栗了,那個時候還會打一個手電筒,因為沒有天亮嗎?生怕板栗被人家撿走了,誰撿的就是誰的,沒裂開的話,就會直接把它放在柴炎灶里面煨來吃。
因為這種板栗它不像別的果實,它外面有一層尖尖的刺,所以要等到它裂開以后,它的果肉才會從里面掉出來,在大部分的板栗裂開以后,人們才會去拿一根竹竿把樹上面的板栗打下來,然后再用一個鐵夾子,一個一個的接到籮筐里面,這樣挑回去,用個大大的桶裝起來。
等它全部裂開以后把它撿出來用腳一踩,它的肉就露出來了,再把它撿起來曬干一下水分,就可以拿來吃。
在以前農村家里面沒有什么經濟來源,還會把這種板栗拿去賣,記得在90年代的時候,我們家的板栗媽媽就會拿去集市上賣,記得那個時候是兩塊錢一斤,2塊5毛錢一斤,一年也能夠賣個幾百塊錢來貼補家用,還會留一些自己來吃,特別是在過年的時候,我們就會殺一只雞,然后把這個板栗外面的一層皮剝掉,用板栗來蒸雞吃,在我們湖南新化板栗蒸雞是一種非常特色的菜品。
大家都知道這個板栗好吃,但是板栗不容易保存,如果把它弄出來放在那里,過不了多久,它就會爛掉,發霉,保存板栗有很大的學問,可以用一些河沙來保存,下面放一層河沙,然后在上面放一層板栗,在放一層河沙一層板栗,這樣來保存,最上面放40厘米高的河沙把它蓋住,這樣保存板栗壞的就比較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