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權力的游戲》的編劇試圖討論一個問題:什么是力量?有人覺得知識就是力量,有人覺得暴力就是力量,也有人覺得信息就是力量。但是實際上,權力就是力量!power is power!
一人為什么擠破腦袋想往上爬?是為了金錢嗎?是為了名譽嗎?都不是,這些不過是權力的衍生品,金錢可以失去,名譽可能失去,但力量永存。世人的爾虞我詐,與其說是為了獲得權力的力量,不如說是在爭奪支配他人命運的權力。
關于這一點,孟子和鬼谷子達成了共識“致人而不致于人”。至于原因,鬼谷子則坦率地說出了實話:見制于人者制命!如果受制于人,那么你的命運將定然是受他人控制的。正如披著羊皮的狼始終對羊有絕對的控制權,而這股控制權,韓非子稱之為“權勢”。你當然可以自以為是地說,人生而平等。可是,你當真擁有權勢嗎?今天,我們批判一下封建社會的糟粕,在封建時代,平等是強者的謊言,是弱者的幻想!
二無疑,張儀曾經是個弱者,自以為人生而平等。于是,他人五人六的去跟領導喝酒,自我感覺好極了,覺得領導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但是在領導眼里,他不過是“小張”,不,“那個誰”,不,“樹先生”!權勢賦予人力量,領導有權勢,所以領導有力量,而有力量的人往往翻臉比翻書還快。眾人喝酒正酣,領導突然說:我的和氏璧丟了。張儀原本跟其他食客一樣,故作同情,希翼能博取領導歡心,夸自己是個懂事的人。
可是,領導覺得東西是張儀偷的。于是,眾人都覺得是張儀偷的。于是,張儀偷東西成了事實。張儀被“掠笞數百”。這四個字看起來就很疼,“掠笞”是指拷打,又或者用鞭子抽,用竹板打。“數百”定然不是一百,而是幾百。我想張儀當時肯定是大叫“冤枉”的,可是有什么用呢?
領導的意志就是真理,跟張儀有沒有偷東西沒關系。誰讓你是個弱者呢?弱者怎么可能控制自己的命運呢?至于,張儀到底有沒有偷東西呢?阿信覺得沒有。何出此言呢?因為打完以后,張儀被放了。并不是說領導良心發現了,想還張儀一個公道。領導怎么會關心一個小嘍啰的感受呢?主要是張儀太硬氣,史料記載“不服”,打死不承認,再打張儀就死了。
領導打人打的痛快了,打夠了自然是要放人的。這一幕,張儀是個英雄。請大家記住張儀的“不服”,面對著領導的不公,永不屈服,決不妥協!當然了,領導放人可能還打著另一個小算盤,打一次怎么夠呢?阿信曾聽人說,如果領導看一個員工不舒服,最好的方式不是開除他,而是把那人留下來,孤立他,折磨他,借以滿足自己權力的欲望。想要來個“痛快”,門兒都沒有!或許,你還是不相信張儀沒偷東西,但是張儀妻子的一句話就坐實了張儀的清白,她說:安得此辱乎?“你怎么能受到如此的屈辱呢”?這句話里,第一坐實了張儀的清白。
第二說清了張儀的處境。第三確定了張儀不顧一切往上爬的決心。因為張儀明白了,一個基本道理:世人都以為命運是掌控在自己手里,其實是癡人說夢,當然也有例外,除非你掌握了權勢!當你感慨“人生如浮萍”時,殊不知正是因為權勢在背后興風作浪!
三明代的宋濂寫過一則寓言,開篇就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洛陽布衣申屠敦有漢鼎一”。主角叫申屠敦,身份是“布衣”,也就是現代說的“草根”。古往今來,如果有人說自己是“布衣”,那他肯定是披著羊皮的狼,比如諸葛亮。
因為,真正的“布衣”總覺得同類是布衣,自己定然不是,想方設法的要逆襲改變命運。一般而言,布衣的命運有兩種,自以為是的悲劇,和低眉順眼的喜劇。申屠敦以為自己挖到了寶貝,所以寶貝就一定是真的,無價之寶能改變命運。
有這個觀念就注定了他的人生大概率會以悲劇收場的,要吃苦頭的。當他把寶貝拿出來炫耀時,激活了另一顆想卷死同類人的心,此人姓魯。魯先生是個聰明人,他明白一個基本道理,真假并不掌握在大眾手里!于是,他找個了作假高手一比一復刻了申屠敦的寶貝,然后送給了一位領導。
這事讓領導很受用,特意大擺宴席炫耀一番。申屠敦知道后跑去跟領導如實的說:“你這個假的,我的是真的。”這讓領導下不來臺,卻又不便發作,就讓申屠敦把寶貝拿出來,讓大家一起辨別一下。當申屠敦拿出寶貝時,領導咳嗽一聲說:“你這個是假的。”在場的眾人見領導定性了,便眾口一詞的對申屠敦說:“一看你的寶貝就是做舊的,必然是假的!”。
眾人挖苦諷刺,真假不分的態度讓申屠敦很不服氣,可是他發現,他越爭辯,大家的挖苦聲就越大,索性灰溜溜地走了,臨走前留下一句話:吾今然后知勢之足以變易是非也!翻譯過來是,我申屠敦,今天才明白權勢足夠改變是非了!領導知道真假,但領導有給真假定性的權力。什么是真的?不重要。什么是假的,也不重要。
領導說是真的就是真的,領導說是假的就是假的。領導是假的就是真的就是對的,領導說真的就是假的也是對的!領導說的就是真理!正如著名的植物學家劉華強先生說的:當你懷疑一個瓜保不保熟的時候,他熟不熟已經不重要了。懷疑一旦產生,就是過錯!所以,張儀到底有沒有偷和氏璧?申屠敦的寶貝到底是不是真的?根本就不重要。
再一想,阿信一直念叨著“真善美”的邏輯果然是愚蠢的。你,阿信算那根蔥?已經忘記了縱橫家的生存法則“以順為正”了嗎?領導說是真的才是真的,領導說是善的就是善的,領導說是美的才是美的。真善美取決于領導認為的真善美!如今看來,阿信是一點政治覺悟都沒有!
四說到秦朝的法家代表人物,人們常會忽略一個人,趙高,其實他也是個法家人物,他導演的“指鹿為馬”的戲碼,本質上玩弄的就是法家的權勢。“勢”這個字,在法家的字典里,不是形勢,而是權勢。
韓非子定義道:“勢者,勝眾之資也”意思是說:權勢是制服眾人的基礎。誰掌握了權勢,誰就掌握了主動權,誰有掌握了他人的命運!這是權謀,是大人物的權謀。
自古以來,權謀有兩種同樣,小人物玩的權謀叫權變的謀劃,以順應為主,屈服于領導的意志。大人物玩的權謀叫權力的謀劃,以權勢為主,凌駕于他人的意志。正如馬克吐溫說的:在社會里,是由有權勢的人來決定什么叫做正確,也就是說,有權勢的人享有任意制造正確的特權和取消正確的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