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說起日本的衛生間,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馬桶蓋。但去日本旅游過的人,特別是住過民宿的人,應該都會有這種感受:那就是衛生間雖然小,但是五臟俱全,而且整潔清爽。
那么日本衛生間都有什么特點?
我們先來看一段視頻,這個視頻是一個混血小女孩來到日本生活后,分享了她日式衛生間喜愛的12大理由。
除了一家人泡同一缸洗澡水、用泡完后的洗澡水來洗衣服這些“奇葩習慣”外,相信里面很多超級人性化的設計都讓大家嘆為觀止了吧~比如日本衛生間最大的特色“分離式”。
日本人似乎有一種泡澡情結,因此對浴缸和配套設施也特別講究。恒溫裝置(廚房洗碗池邊也有)、通話裝置、緊急呼叫裝置一應俱全。
當然最讓大家心動的應該還是這個衣物烘干裝置。
當然,后面幾個軟裝設施其實和風靡一時的智能馬桶蓋一樣,都可以通過購買配件或者適當改裝得到,操作起來也不算復雜。
日本的衛生間真正與眾不同,甚至可以稱為“靈魂”的地方,就是分離式設計。
那今天就來具體講一講,所謂的“日式分離式”設計到底是什么吧~
日本衛生間的區域分離是以“干區”和“濕區”為邏輯進行的,所以也叫“干濕分離”。
具體做法就是把產生水汽的洗浴區域、干燥的如廁區域、和洗漱洗衣區域分別分開,形成“三式分離”。有的戶型也會把洗漱和洗衣區再進行劃分,形成“四式分離”。
平常在家用衛生間的時候,大家碰到最多的問題肯定是這幾個:
而日本的衛生間把空間按照功能劃分后,上面這些問題幾乎都能解決了。
四式分離
這種設計是目前衛生間精細劃分最科學的方式。
從主門直接進入洗漱收納區,想要上廁所時向右轉,要洗澡就向左轉。一間衛生間可以同時供三個人、甚至四個人使用,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
四式分離的特點是把洗衣區單獨劃分開來。從洗澡的動線來看,進入衛生間→更換臟衣服→沐浴這一系列的動作就可以進行地非常流暢。由于分區細致,四式分離衛生間的面積也相對較大。一般來說一個配置標準的四式分離衛生間所需面積在8㎡左右。
三式分離
三式分離和四式分離最大的區別就是把洗衣區和洗漱收納區合并在一起,簡單說就是把洗衣機移到洗手臺邊。
眾所周知日本地方小、人口多,四式分離占地面積比較大,很多小戶型舍不得拿出這么多空間,所以就會選擇舍棄相對不那么重要的獨立洗衣空間。
同樣,如果去掉浴缸、廁所里的洗手臺等非必要設施,三式分離衛生間最小面積可以達到4.5㎡。
這個配置即使放在國內普通的兩室一廳、三室一廳的戶型也是足夠一家人使用的,而面積和相同戶型的中國衛生間比其實是差不多的。
從上面的介紹不難看出,和國內大部分戶型的衛生間相比,分離式衛生間的好處確實要多得多:
當然,除此之外,優秀的水循環系統、人性化的動線安排、對于細節近乎苛求的設計才是讓日式衛生間在世界范圍內如此出名的必不可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