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心·念」
愿你一心,念念溫暖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1
“為了沒有吃上一個桃子,三人接連自殺”,這樣的事情真是太轟動了,一直從古代穿越到了現在,讓我們看到以后,還忍不住驚嘆一句,“那蟠桃真有那么好吃?”
自封為“齊邦三杰”的田開疆、公孫接和古治子三個人活著的時候,應該絕對想不到自己的名字會這樣被歷史記住。
畢竟他們當時可是齊國最勇猛的人的代表。
先說后兩位,公孫接為齊景公打過虎,古治子為齊景公殺過黿,可以說都在危機關頭救過齊景公的命。
至于田開疆更是為齊國的開疆辟土,立下過汗馬功勞。
所以齊景公特別喜愛他們,而這三個人也惺惺相惜,結為了異姓兄弟。
不過老天造人總是特別公平,給了你多少長處,也會給你多少短處。
這三個人因為國君特別的寵愛,就自然地恃寵而驕,不僅常常口出狂言,欺凌百姓,就是在齊景公面前,也常常不講禮數。
而齊景公因為愛才,就對他們容忍了。
但是晏嬰對這三人的胡作非為卻很不滿,覺得他們是國家的禍患,所以一心想要找機會除掉他們。
從這里通過晏嬰的認知,我們也可以了解到一個人在家里驕狂任性,就會是家里的禍患;而如果這樣驕狂任性的人擔任國家的重要職位,那就一定是國家的禍患。
有一次魯國的魯昭君來拜訪齊景公,齊景公令人設下酒宴,帶著晏嬰陪魯昭公和他所帶來的臣子一起在堂上飲酒。
“齊邦三杰”腰懸長劍,站在堂下,神氣活現,目中無人。
齊景公等君臣同飲,正喝得酣暢的時候,晏嬰向齊景公說:“聽說最近的金桃熟了,大王可以請魯王一同品嘗?”
齊景公聽了,馬上讓人摘來了金桃。
原來那棵所謂的金桃是國外帶來的一顆蟠桃核種出來的,足足種了三十年才開始結果,將成熟的全摘了來也不過才有六個,很是稀罕。
飽滿紅潤的大金桃被齊景公分給魯昭公和他所帶來的臣子一人一個,自己留一個,還有晏嬰一個后,就只剩了兩個。
這兩個該分給誰呢?
2
晏嬰提議讓臣子們自己說誰立過的功勞大,就把剩下的金桃分給誰。
齊景公覺得是個好主意,就讓“齊邦三杰”各述功勞。
公孫接先說,他說自己在危機關頭拳打吊睛白額老虎,救了齊景公,他應該得到一個金桃。
齊景公和晏嬰都說他確實功勞大,應該得美酒和金桃一個。
古治子接著說,他隨齊景公出海,遇到大黿差點掀翻船只,若不是他去斬殺大黿,齊景公就會掉到海里,所以他覺得自己功勞也不小。
齊景公邊聽邊點頭,也說那一次若不是古治子勇猛,確實很危險。
于是晏嬰又將一杯美酒和一個金桃賜給了古治子。
然后輪到田開疆了,他眼看公孫接和古治子都得到了金桃,心里特別不服氣,大踏步上前說道:“我為齊國浴血沙場,幫助君主成為盟主,難道我的功勞小嗎?”
晏嬰說:“開疆辟土這個功勞,比剛才兩位將軍的功勞大過十倍,但是金桃已經被分完了,只剩下了美酒,只能等到下次金桃成熟了,才能得到賞賜了。”
齊景公也說:“你的功勞最大,但是你說得太晚了,沒辦法給你金桃了。”
田開疆提著劍說:“打虎和殺黿都可以得到金桃,我跋涉千里,浴血沙場,卻無法得到金桃,以至于在兩位國君面前受辱,我還有何面目立于朝堂之上?”
說完就拔劍自殺了。
公孫接看到田開疆自殺了,認為自己不該和田開疆爭奪金桃,也拔劍自盡了。
古治子看到兩個結義兄弟紛紛死在自己面前,心中悲憤,不愿獨自茍活于世,也拔劍自盡了。
看了這個故事有沒有發現人能夠上升的原因都是因為優點,也就是所謂的長處。
而導致自己下降,或者死于非命的原因,也往往是克服不了人性的弱點。
所以古人才留下很多的經典,一再地提醒后人要注意戒驕戒躁,要注意保持謙遜的品行。
只有良好的品行,才是維持人生安穩的定海神針。
也唯有厚德,才能承載住富貴榮華的考驗。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注意是與人為善,而不是去當一個老實人。
現在很多人都會把為善和做一個老實人畫等號,實際上并不是老實人就是善人,老實人也可能有作惡的心理。
所以老實的人不一定會得到好運,而不老實的,但勇于做善的人一定會得到好運。
這是我從生活里所觀察到的,也印證過的規律。
所以這一生,如果想要得到安穩和長久的好運,那就讓我們一起去努力播種善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