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歡喜
愿你一念 念念溫暖
//
喬達摩微笑著,抬頭望向一片倚在蔚藍天空的畢缽羅樹葉,它那搖曳著的尾巴就像在呼喚著他似的。
深深地望著樹葉,他很清楚見到太陽和星星存在其中——沒有太陽,沒有光和暖,樹葉是無法生存的。
這是這樣,因為那是那樣。
他又見到泥土、時間、空間和心識,全都同時存在樹葉里面。
其實在那一刻,整個宇宙都存在于那片樹葉之內。
那樹葉的實相簡直就是一個奧妙的奇跡。
在《佛陀傳》中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內心涌起一種非常熟悉的感覺,我記起自己在童年失時期,也常常會坐在門廊下的椅子上,曬著暖暖的陽光,看著墻外在清風里微微顫動的楊樹葉發呆。
那時我在想什么已經不記得了,但是我記得當時的感覺,就是溫暖的陽光、輕柔的微風和翠綠油亮的樹葉。
那些記憶和感覺永遠的留在了我的心里,無論再過多少年,我相信只要我的生命不消失,它們永遠都不可能從我的記憶里消失。
或者也可以說就算我在這個世界的生命消失了,但它們還是依然會存在于我的阿賴耶識里面,等到哪一天緣分成熟,它們又會同我的生命一起蓬勃的再一次生長出來。
這對于生命來說真是一個奇妙無比的事情。
記得小時候看動畫片《鼴鼠的故事》,里面有一集是鼴鼠到了大城市,到處都是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的景象。
那時看動畫片,我認為動畫片中所描述的一切都令人匪夷所思。
對于生活在小縣城的孩子來說,每家每戶住的都是寬敞的平房和大院子,院子里大都種著各種各樣的植物,出門除了看到多是自行車和走路的行人,連摩托車都少見,就不用說汽車了。
動畫片里的高樓大廈和車來車往,還有先進的流水線工廠,離現實生活太遙遠了,我那時只覺得人的想象力太過于豐富了。
//
但是幻想最終照進了現實,現在無論是曾經的小縣城還是超級大城市,都早已舊貌換新顏,幾乎全變成了那個曾經只存在于動畫片中的世界。
高樓大廈成為了無數人向往,也令無數人入住的家園。
共同的向往造就了相似的生活,相似的觀念就像一陣強烈的風,會將每一片樹葉吹得翻向同一個方向。
所以,當下自己為何會在這里生活,為何會過這樣的日子,都是因為自己曾經的想法牽引著自己抵達了當下之境。
就像我小時雖然有幸生活在大自然的恩賜中,但我并不懂得珍惜,我當時就跟無數人一樣,只向往電視中所播放出的那些大城市的繁華,而對眼前所擁有的一切都視而不見。
當我成年以后真的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走進了鋼筋混凝土的世界后,才發現人類因欲望驅使而創造的生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我甚至在夢中總是一次又一次重返那個充滿自然氣息的家園。
從這個經歷中我才發現,當人無法看透生命的真相時,便很容易被蒙蔽,而無法做出有利于生命發展的正確選擇。
無論時代如何發展,生命都必然是天然的產物,不是人為的創造。
已經有無數現實的例子給我們證明,人一旦開始學著去創造生命,企圖去改變生命的天然屬性,就必然會帶來一系列更為深重地痛苦。
有欲求的地方,一定會有痛苦。
只有恢復生命的本真,讓花成為花,讓樹成為樹,才能最大程度的遠離痛苦。
在自然中,花開花謝,樹枯樹榮,生命生生不息,循環往復,這就是生命的實相。
這也是我們每個人生命的實相,生、老、病、死,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若是我們能明白生死只是皮囊的腐朽,那么對很多未知的恐懼,是不是也就釋然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