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北京的都一處,大家先想到的就是燒麥,都一處的燒麥在北京城的名氣可是響當當滴,而都一處的炸三角卻鮮為人知。事實上,都一處從酒館發展成飯館的第一個菜品就是炸三角。都一處的創始人是一位名叫王福瑞的山西人,清朝初期,他在前門開了個酒鋪,生意很火。一個冬夜,做完一天生意的王福瑞回到家,看到妻子將包好的餃子準備蒸了吃,王福瑞突發奇想,把它們捏成三角炸,下油鍋將外皮炸焦了撈出,沒想到味道出奇的好,表面香脆,內里又不失餡原本的鮮味。夫妻倆試著將這種食物拿給一些熟知的顧客品嘗,獲得一致好評,于是他們將它起名為“炸三角”,又改進了做法,將黃醬加入肉餡制成餡醬,炸好后放到店里售賣。由于物美價廉,很快京城老百姓口口相傳,來品嘗炸三角的人絡繹不絕。“三角炸來香且脆,鹵為餡子面為皮。價廉物美平民化,買來充餐可療饑”。
外焦里嫩,味道鮮美的炸三角,有葷素兩種,做法也不復雜。天氣變的越來越冷了,來盤熱乎乎炸三角,即可果腹又可暖身。
炸三角的做法:
原料:面粉250克
開水100克
涼水50克
里脊肉
韭菜
蔥 姜 蒜
醬油 鹽
花椒粉
餡料的做法:
1.里脊肉切成綠豆大小的丁;韭菜切碎,備用。
2.蔥姜蒜切碎,放入油鍋中炸香,在放入肉丁翻炒,肉丁變色后倒入
醬油,放入適量的鹽和花椒粉,翻炒均勻。
3.等鍋中的肉餡炒好放涼后,倒入韭菜碎拌勻。
炸三角的做法:
1.面粉放入盆中,倒入開水用筷子拌成棉絮狀,在倒入
涼水,揉成面團,餳30分鐘。
2.面團搓成長條,切成劑子,搟成薄些的面皮,比餃子
皮稍微大些。
3.折疊成半圓,從中間切開。
4.將切邊捏住,成圓錐形狀。
5.將肉餡放入,把半圓邊捏緊。
6.放入八分熱的油鍋中,小火炸至金黃色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