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馬志光,今年70歲,是一名老知青,我和老伴是初戀,我老伴是農村姑娘,當年我到農村插隊的時候,剛好住在老伴家里,后來我們戀愛了,結婚后,我做了上班女婿,雖然當時我放棄了回城的機會,很多人都不理解,但是現在回頭再看,一切都是值得的,我并沒有后悔過。
我出生在城里一個并不富裕的工人家庭,家里有兄弟姐妹三人,我的哥哥和姐姐從小讀書就比我好,我是家里最調皮的孩子,經常給父母惹事,哥哥和姐姐高中畢業后,都去了工廠上班,我高中畢業后去了農村插隊,成了一名知青,我的命運也由此改變。
我們去的時候,知青宿舍還沒有建成,隊長把我們安排住在了老鄉家里,我住在老鄉王貴福家里,王貴福為人老實忠厚,有兩個女兒,王貴福大女兒已經出嫁,嫁給了隔壁村的李老師。
王貴福二女兒王玉玲和我年紀一般大,王貴福把家里最大的一間房子讓給了我居住,我當時非常不好意思,畢竟第一次在別人家里居住,我從口袋里掏出五塊錢,讓王貴福拿著,結果王貴福告訴我說,如果給錢,就不讓我住了,我只好把錢收了起來。
王玉玲給我鋪好了床鋪,怕我晚上冷又給我拿來了一條新被子,王玉玲說的都是他們本地的方言,有時候我聽不懂,我說話他們有時候也聽不懂,還因此弄出了不少笑話,我平時吃飯也都是在王玉玲家里。
剛到農村,非常不習慣農村的生活,尤其是在生活上,可能覺得我是城里人,王貴福每天都會給我單獨做飯吃,吃了兩頓感覺挺別扭,我向王貴福提出不要給我搞特殊,家里做什么我就吃什么,其實,我對吃飯并沒有那么挑剔。
一轉眼我在農村插隊已經兩年時間了,很多知青都已經探親回過一次家了,我也十分想念父母,于是,趕在八月十五之前,我回了一趟老家,一家人聚在一起過了中秋節,我回去的時候,王玉玲給我準備了一些農村的特產讓我帶回去給父母嘗嘗,此時我和王玉玲彼此都心有所屬,我這次回家也是想給父母說一下我和王玉玲的事情。
在感情問題上,我父母是比較開明的,父母并沒有反對我和王玉玲交往,只是提醒我說,既然在一起了,就要好好對王玉玲,我回去的時候,父母給了我五十塊錢,讓我給王玉玲和父母買點東西。
我和王玉玲交往了三年,在1973年的時候,我和王玉玲結了婚,我是第一個在農村結婚的知青,我和王玉玲的婚禮很簡單,老鄉替我們布置的婚房,結婚后,我和王玉玲就住在了一起,村里人都羨慕王貴福,找了一個好女婿。
?
在農村生活這些年,我改變了不少,不像以前那么魯莽沖動,1977年,妻子王玉玲又給我生了一個女兒,這一年,恢復了高考,妻子本想讓我參加高考,我覺得妻子照顧兩個孩子太辛苦就放棄了,但是我沒有后悔過。
1979年,我以留守知青的身份招進了一家食品廠當了一名普通工人,我在廠里上班,妻子在家里照顧老人和孩子,雖然日子過得很拮據,但是我們卻感覺到無比幸福。
在這家食品廠我干了十年,到了1990年的時候,食品廠因為效益不好倒閉了,我也因此下崗了,下崗之后,我一時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只能回家種地,當時在農村大廚比較吃香,我跟著我們村的李師傅學了三年廚子,學成后,我們縣城開了一家飯館。
我開飯館的錢都是哥哥和姐姐給我湊的,我哥哥姐姐條件都比我好,這些年他們也沒少接濟我和妻子,飯館生意不錯,靠著飯館我還在村里蓋了新房子。
孩子成家后,我把手里的生意全部交給了兒子打理,最近幾年房價上漲很快,在2010年的時候,我把家里的老房子買了一千多萬,給我和老伴買了一套小兩居室的房子,開始過起了退休生活,我這一輩子走的路,還算順利,可能我比較幸運,有時候,選擇真的比努力要重要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