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哲學最差的是一開始就選到黑格爾,那就完蛋了,你算是出不來了,而且對哲學的興趣可能因此喪失。尼采、海德格爾這種也差不多的。但為什么尼采還這么多人喜歡?那是因為他很多句子寫得跟詩和散文一樣,語句優美,和叔本華一樣在文學性上贏得人氣。
但如果正兒八經讀哲學建議不要從尼采開始,因為你感受不到那種“原來哲學是這樣的,原來我一直誤解了,原來對世界的理解可以如此深刻”的感覺,頂多是似是而非的贊嘆。這是因為這些作者全部都是在以往哲學的基礎上寫作品的,他不是孤立的,他是要去反駁一些東西或者批判一些的東西。你在讀他們之前得先知道“那些東西”是什么。
所以閱讀哲學的方式可以是先讀一本哲學史,隨便哪本中文哲學史就可以了,不用太高級,最好簡短點的讀得快。然后讀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在讀的過程中要自己不斷查資料把背景、含義、解析什么的都搞清楚,比如可以看看鄧曉芒對康德的句讀等等。從康德延展開來,向前可以有笛卡爾、萊布尼茨,向后有黑格爾、謝林這些人。重要的是,讀完康德,理論上其他作品你都可以自己讀了,除了黑格爾。
黑格爾真的讓人無語。這貨基本沒人可以讀懂,或者只能理論上讀懂,但其實只是似懂非懂。他故意這么寫的,有他自己的深意,但語言上的糟糕是客觀存在的。只不過這種糟糕可能也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