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員外在《水滸傳》一書中只是一個小角色,可能有些讀者都已經忘記了有這么一個人存在。確實,他在書中即使是小人物里也沒有多么突出,和一些大事件也沒什么聯系,所以很快就淪為路人甲了。
他是在魯達拳打鎮關西和大鬧五臺山之間出現的過度人物,是他接納了避難他鄉的魯達,并且引薦他上五臺山,幫助魯智深擺脫了官府的追捕。
魯智深殺死鎮關西后跑到代州雁門縣
從這一系列的事件中,趙員外仿佛是一位仗義疏財的好漢,但是若是仔細推敲,總是感覺趙員外這個人有些讓人看不透,或者說并不像表面上那樣好。
魯達變成魯智深,義士提轄變成花和尚,總感覺是趙員外在背后一手操控。
魯達殺了人跑到代州雁門縣,遇到了昔日落魄的金翠蓮父女,他們今時不同往日,不再是落魄的賣唱歌女了,相反金翠蓮搖身一變成了大財主的外宅,這里的外宅相當于小三,和閻婆惜的性質類似。
落魄的雞變成了鳳凰,自然對讓她改變命運的魯達感恩戴德,所以碰到魯達后,金氏父女熱情招待了魯達,在小樓上設宴親自款待魯達,酒席間可謂熱鬧非凡,賓主盡歡。
金翠蓮父女二人熱情的款待了有救命之恩的魯達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開心地起來,金翠蓮的恩主趙員外就是其中之一。自己的女人,雖然不是明媒正娶,沒有身份,但是和別的男人一起喝酒,那肯定心里不舒服。
尤其金翠蓮這樣的人,肯定不是特別讓人放心的主,也正是這個原因,趙員外才帶著一眾小弟前來"捉奸",最后誤會是解開了,但趙員外心里的疙瘩始終存在著。
于是第二天,趙員外就借口這里不安全,把魯達帶到了自己的家——七寶村。七寶村是趙員外的家,像金翠蓮這樣的外宅是斷斷不能來的,這也就斷了二人的聯系。
趙員外得知自己的小三與別人飲酒,帶著手下前來找麻煩
可是事情還沒有結束,趙員外的心還沒有落地,魯智深在這里一天,這種潛意識下的威脅就存在一天,所以住了五七日后,趙員外又舊事重提,這里也不安全了!
魯達還得轉移,趙員外的家是待不下了。俗話說慌不擇路,魯達也沒有什么好的選擇,只能聽從趙員外的意見——出家,趙員外手上正好有一個度牒(宋代出家并不能隨隨便便,要有度牒才能被接納)。
宋代時,做和尚并不是簡單地剃度就了事,需要專門的文書——度牒
這個度牒不知是巧合還是趙員外有意為之,走頭無路的魯達只好聽之任之,在五臺山上做了和尚,聯系前文中,趙員外對魯達的猜忌,做和尚一事就順理成章了。
和尚要遵守三皈五戒,其中一條就是不能邪淫,這就給魯智深加了一道緊箍咒,況且和尚的身份也不方便出入私人家宅,這也就把自己的隱患扼殺在搖籃之中了。
天生灑脫豪放的魯智深,哪里受過這樣的約束,所以在寺里總是惹禍,不但自己不參禪還不讓別人參禪,甚至偷偷跑出去喝酒,酒后打人毀壞建筑,做了很多出格的事。
破了酒戒的花和尚
寺內的長老也不對魯智深嚴加管束,一直放任他,直到寺里的僧眾上下容不下他時,才果斷出手,打發魯智深去了東京。在作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智真長老還做了一個決定——詢問趙員外,趙員外的反應很耐人尋味,書中用了幾個字來概括"不以為然",對于魯智深的何去何從也只有任憑發落幾個字而已。
這就是變相地默認了長老的做法,因為這樣做最符合趙員外的利益,也最合趙員外的心愿。由此看來,魯達拳打鎮關西后所遭遇的一切,都在趙員外的算計中,趙員外也算不得什么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