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孟州城郊十字坡的孫二娘有兩個大寶貝,也是他的心愛之物,一個是一百單八顆人頂骨做成的數珠(也不知道是不是把沙和尚給麻翻了),另一個是兩把雪花鑌鐵打成的戒刀。
央視版《水滸傳》中的孫二娘
這兩把戒刀有個神奇之處,那就是一直在半夜里嘯叫,結合飯店那些血腥的故事,這還真是有些恐怖。但是,當孫二娘把戒刀交給武松之后,這兩把戒刀就再也沒叫過,這是什么原因呢?
作者并沒有交代其中的緣由,作為讀者的我只能大膽做出如下推斷。
電視劇《水滸傳》中手持戒刀的武松
提起“器靈”好像說的都是玄幻小說中的情節,跟水滸并不沾邊。但是,我們應該注意水滸中還是有很多玄幻情節的,戒刀嘯叫有其合理的一面。
可能戒刀就是在經歷了大量的戰斗、喝足了鮮血后產生了自主意識,至于嘯叫,很可能是失去故主后的孤獨所致。
這把戒刀的原主人我們已經不知道是誰了,根據張青的話我們只能知道這是一個身長七八尺的頭陀。當然,這絕對不是一個慈眉善目的出家人,因為他的項上掛著108顆頭骨做成的數珠。這頭骨肯定不是從自然死亡的人身上收集來的,而應該是頭陀行走江湖多年來的戰績,這頭陀八成是個江洋大盜。
戒刀作為頭陀的武器,自然陪伴他度過了那段腥風血雨的歲月。這108個頭骨的主人恐怕都是喪命在這兩把戒刀之下的。
闖蕩江湖已久的戒刀如今卻被掛在墻壁上,成了裝飾品。這就好比一個習慣了沖鋒陷陣的將軍賦閑在家一樣,怎么能不寂寞呢?
它渴望的不是平平淡淡的生活,而是轟轟烈烈的廝殺。所以每每夜深人靜,這兩把戒刀才會嘯叫。
一般的戒刀在一般的出家人那里不過是戒具,就像魯智深雖然打了一把戒刀,但是從來沒用它上過戰場。但是,這兩把經歷過血雨腥風的戒刀到了武松這里就又成了殺器。正如書中對武松佩戴戒刀后的描寫:
戒刀兩口,擎來殺氣橫秋;頂骨百顆,念處悲風滿路。啖人羅剎須拱手,護法金剛也皺眉。
佩戴戒刀的武行者
天傷星配上殺器后,更是增添了幾分殺氣,他自然就要傷人了。當他路過蜈蚣嶺時,看到一個道人在墳庵里摟著婦女談笑,他立刻就怒了:
“刀卻自好,到我手里不曾發市,且把這個鳥先生試刀!”
刀是好刀,若不用來打架那就可惜了。刀若是不用來殺人,那與修腳刀又有什么區別呢?
于是,他腕上懸了一把刀,去庵前敲門。不想出來的卻是個小道童,這道童還挺橫,出來便呵斥武松。武松哪里受得了這樣的氣,他圓睜怪眼,大喝了一聲:
倒霉卻不自知的道童
“先把這鳥道童祭刀!”
話音未落,武松已經手起刀落將道童的腦袋砍下了。這刀終于再次出鞘,再次見血了。
這還不算完,武松又與那王道人大戰,他掄起兩把戒刀對上王道人的雙劍,十數回合后,但見:
寒光影里人頭落,殺氣叢中血雨噴。
那王道人也被武松砍倒。
武松是懂得寶刀的,他明白這兩口寶刀的寂寞,他知道這兩口寶刀需要用鮮血來祭祀。得到祭祀的寶刀懂得自己以后不會再寂寂無名,它遇到了能賞識自己的主人,它相信自己會在武松的手上再次大放異彩。
寶刀的價值得到了體現,它還怎么會夜夜嘯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