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好意會毀了孩子(把原來的內(nèi)容加以補充,更加詳實具體)
======好的教育理念用在不當場合,它就是一味毒藥。 ==============
=====我很著急,可孩子對待學習總是不急 =======================
家長的良苦用心往往容易毀了孩子的成長心態(tài),提出這個話題絕不是聳人聽聞,需值得深思!
我們先來看看家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些場景:
1. “叫你好幾遍了,還不起來?要遲到了!”
(為什么不讓孩子養(yǎng)成自己起床的習慣?承擔遲到造成的后果,他會怕遲到及時起床,這就是培養(yǎng)孩子承擔責任的絕好機會。因為親子存在溺情關系,你操著心,他就不用再操心,覺得為你在起床,不到萬不得已,甚至等你急了也懶得起床)
2. “天太冷,給!衣服每次都得讓我給你準備,你什么時候才能學會自理呀?!……”
(看似是關心,其實你已經(jīng)剝奪病扼殺了他對自己的關心和自理的心態(tài)(不是能力),這種心態(tài)會影響到其他方方面面,包括學習和寫作業(yè),不催不寫,催著也覺得在為你學!進入中學,你的家庭教育就會失控,孩子還嫌你太羅嗦!就是離家出走也是在給你斗氣!最終失敗的依然是家長,因為孩子知道你輸不起!)
3.
“回來啦!你去看書吧,飯好了我叫你!只要你能考上理想的學校,其他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讀書高于一切是錯誤的,正確做人,參與家庭勞動才是應該的,讀書未必是創(chuàng)造人生價值的唯一途徑,有愛心,尊重父母,會勞動才能提高一個人的品質(zhì),只有好的品質(zhì)才是將來做事的基礎!)
=========成績不佳的學生照樣是人才. ===========
=========好習慣的養(yǎng)成,在家長的呵護中喪失(原創(chuàng)) =========
4. “你這次考試又是倒數(shù)里面的,你不知道丟人呀?!你在學校都干什么啦?白癡呀!我給你請的家教簡直就是白花錢!!……”
(根據(jù)我十多年調(diào)整成績落后學生的經(jīng)驗,孩子成績一旦落到中下游,90%都是學習心態(tài)問題,懶散、貪玩,沒有學習責任感,承諾一套,實際做另一套,說到做不到,你催促緊了他就用逆反情緒作反抗。成績進入倒數(shù),孩子在學校究竟學什么,腳趾頭都明白,老師講的聽起來一頭霧水,不是不想聽,而是聽不懂,一大堆作業(yè)會做的就一點點,不會做的一大片,只能蒙著做走走形式,孩子這時候心理上的無奈、無助、自卑、壓抑,父母細細考慮過這種感受嗎?!加上你的嘮叨,你的指責,你的一堆不太實用的大道理,孩子情緒不暴躁、不逆反就有點對不住你了!你會說請了家教,其實孩子心里最明白,他在學校一整天混的就是時間,家教那一點點時間也只能是杯水車薪,加上他自身的學習心態(tài),只能應付著做給家長看!!心里依然空空的沒有學習方向。需要詳細了解孩子這時候的心理,請加我QQ949771208交流,不放棄,找對適合孩子的方法才是睿智的家長。)
5 、“我剛講的內(nèi)容,你怎么又做錯了,認真聽了嗎?”;“這個字我昨天就教會你了,為什么還寫不上來?”;“寫作業(yè),別東張西望,你就不能用心一點嗎?!” ……
(現(xiàn)在家庭中的獨生子女都是少爺公主,家長都惹不起,老師哪敢惹呀,孩子在學校學不學,大量的家庭作業(yè)就必須要留給家長的,只要家長監(jiān)督得緊,作業(yè)能用心完成,孩子的成績就落不下來,也顯得老師教學水平高,的確有眾多中低年級的小學生家長,常常在孩子寫作業(yè)時,自己搬把椅子坐在孩子身邊,不時督促孩子別走神、保持姿勢,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父母也挺身而出或直接講解,幫助孩子渡過“難關”。 我們經(jīng)常講,物極必反,家長事無巨細的陪著學習,損失的卻是孩子自主學習的心態(tài);越是監(jiān)督她的一點一滴的錯誤,孩子越是容易出現(xiàn)錯誤,并且對你的陪讀產(chǎn)生依賴,現(xiàn)在孩子的智商往往比家長要高許多,都是聰敏透頂?shù)模粫龅念}絕對要問你(扼殺了思考能力),會做的題又不敢保證的則必須也要問,于是,孩子的反嘮叨手段就有了:“媽媽,我這個字忘了,能寫拼音嗎?”、“媽媽,我列的這個式子對嗎?”、“媽媽,這個字念什么?”、“媽媽,我做的這道題對嗎?”……家長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對孩子有所幫助,但是,這一行為屬于十足的“吃力不討好”之舉,培養(yǎng)一個孩子的求知欲望比教會他知識更重要!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是讓孩子自主去學,雖然需要監(jiān)督,但絕對不是陪學!)
……
======家是一個港灣,父母和孩子都不愿意靠岸 ==========
=====孩子的夢若在,心就在 ==========================
上面這些文字家長們不陌生吧?
我想在這里提醒家長們 ,上面的文字要用心領悟,不要揣著明白裝糊涂,更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專家或某一個老師身上,孩子缺乏養(yǎng)成教育,沒有家庭教養(yǎng),沒有責任感,又好吃懶做,好高騖遠,更不能吃苦耐勞,自尊心強且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就是神仙也很難把孩子培養(yǎng)成才,除非脫離你們的家庭教育,只有你逐漸摸索出最適合你的一套方法才是最實用的,不要陷入邯鄲學步的范疇!作為家長,本心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時間久了你可能會后悔,現(xiàn)在的孩子怎么都這樣呢?其實,都是當初不正確的呵護導致的結(jié)果。
下面,我再把上面的文字做一下總結(jié):
1. 家長無意中剝奪了孩子勞動的權(quán)利。勞動本身可以讓孩子養(yǎng)成一種習慣:我是家庭中的一員,這是我應該做的。勞動還可以鍛煉孩子的生活能力。勞動還可以為今后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積累素材。
2. 家長無意中改變了孩子的心態(tài)。家長的這種做法會導致孩子認為:我在這個家中最重要。父母為孩子所做的付出是理所應當?shù)摹:⒆右?/span>自我為中心,我就是家長寶貝的意識會迅速膨脹。
3. 家長無意中剝奪了孩子的生存能力。任何人的成長都是不斷積累,并不斷從失敗到成功,獲取一定的經(jīng)驗。家長讓孩子放棄一切,等于放棄了讓孩子學習生活、積累經(jīng)驗的成長機會。現(xiàn)在高智低能出現(xiàn)的笑話比比皆是。
4. 家長無意中埋下了心理不健康的隱患。人們會發(fā)現(xiàn),隔不了幾天就有報道說某學校學生自殺;學生搶劫;學校暴力等等。這些問題學生都和早期的家庭教育及不良習慣不無關系。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話說的沒錯。前段時間各媒體都在報道一個初一的孩子馬鵬飛。由于特殊原因,從小就和奶奶相依為命,生活來源就是奶奶的幾百塊錢的退休金。5歲開始,由于奶奶的眼睛失明,家里所有的家務全部由5歲的孩子來承擔,不但要干活,還要算計。每天的時間表排的滿滿的。雖然承擔著繁重的家務,卻還保持著班級前10名的學習成績。像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從農(nóng)村出來的大學生生活與工作能力強,無不與他們的成長環(huán)境有關。
付出就一定有回報,過去有句老話叫“出力漲力”就是這個道理。很多應該是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就讓他自己做,哪怕是做的慢一點,結(jié)果不盡完美。誰天生就會做?做自己該做的事兒,適當做些家務,對學習不會產(chǎn)生任何影響。在生活中積累的經(jīng)驗,對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
家長們不要因為孩子的學習,放棄了原本比學習更重要的東西。希望家長在孩子成長后,或是成家立業(yè)后不要后悔當初為了孩子所做的一切。
家庭教育精彩博文導讀:
富二代浪子回頭(視頻),你為什么不教我道德!!!
教養(yǎng)子女沒有任何簡單的模式可循,沒有所謂的正確做法
13歲網(wǎng)癮少年為拿錢上網(wǎng)毆打77歲奶奶
網(wǎng)癮少年毆打并搶劫父母 稱沒法律早就殺死他們了
頭疼,我兒子26歲,在家是個啃老族(視頻)
正確對孩子的“愛”是喚醒“自愛”,不是滿足“欲望”。
孩子心理問題低齡化,防范是本 ,不要等到去治療
別讓孩子物質(zhì)富有,精神貧窮
我很著急,可孩子對待學習總是不急
我很盡心,可孩子的成績讓我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