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球崛起》1、2觀后感
伴隨著《猩球崛起》3即將沖擊著國內各大影院的熒屏,我便抽空將前兩部惡補了一下,這樣再去看第三部的時候不至于云里霧里,相反還能夠對影片有著更深層次的理解。
對于前面兩部,內容是不難理解的:
《猩球崛起》1從平穩的敘事開始,講述了舊金山的基因科學家威爾-羅德曼為了治療人類神經萎縮類疾病而研發的一種藥品,該藥可以治療老年癡呆一類的病癥。新藥被用在九號黑猩猩明眸身上做試驗,人們發現黑猩猩智力竟然達到人類水平。當明眸生下小猩猩后,為了保護其子母性大發,因襲擊了工作人員而被射殺,其后研究所被迫對剩下的猩猩進行了安樂死。研究項目被迫停止的同時,威爾收養了新生的小猩猩并且取名為凱撒。在喂養凱撒的過程中,因治療猩猩的傷,威爾結識了動物學家凱洛林,并且與其相戀。這種藥品作用在猩猩身上,能夠大幅度提高其智力,作用在人身上卻極具副作用。威爾的父親被注射藥品之后不久,導致病情急劇惡化,凱撒也因此攻擊了人類,而被送進了看護所。凱撒在尋求獨立、自由的過程中,不得不與人類產生了對立,人類與猩猩之間的戰爭也由此拉開了帷幕。
《猩球崛起》2則是在第一部的基礎上展開的。在第一部結尾,凱撒帶領黑猩猩一族,逃進了大森林,并且在那里建造了屬于猩猩家族的獨立自由的家園。事出有因,人類在這十年間,卻大規模地感染了病毒,導致大批人死亡,政府職能部門也接近癱瘓。后來,為了能夠正常供應電力,不得不到森林中去建造發電站,卻因此而打擾到了猩猩家族的正常生活。后人類被允許進入森林卻不允許攜帶武器,然而人類的背信棄義激怒了猩猩。由于科巴的背叛導致凱撒受了重傷,科巴帶領著猩猩攻入人類塔樓,人類與猩猩之間勢如水火。
在影片中,我們不難發現,當猩猩被注射了新型藥品之后,智力達到人類水平,其行為、思想等等難道不是和人類一樣嗎?他們同樣需要生存,需要獨立和自由,同樣擁有愛與恨的情緒表達,也同樣具備背叛和懷疑等人類身上存在的所有缺點。換句話說,影片與其說是講述猩猩的故事,毋寧說是講述人類自己的故事。而在故事中,環境的影響不容忽視。
首先,我們看到凱撒的媽媽在被注射藥物之后,回憶其當時被獵捕的經過,這種被限制自由的敵意終究會因為某個契機而被觸發。看到這里,我不由得想到許多動物的命運何嘗不是如此呢?
原本動物們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則,卻因為人類的介入,大規模的捕捉,導致了大象不得不取悅人類而進行表演,獅子、老虎等不得不被關到籠子里供人觀賞,鳥兒不得不離開自由的天空,魚兒不得不遠離廣袤的海洋。生態平衡被打破了,草原上出現了過多的牛羊,牧草被過度開采導致荒漠化;海洋中出現了太多的漁船,海域被大面積污染,而這些只因為牛羊魚蝦都是人類日常生活的盤中餐。
環境被破壞了,這對人類而言卻也并非好事。
在網上,經常看到有人到某個地方去旅行,只為看看在湛藍的天空,只為呼吸著清新的空氣,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原本地球上我們生活的每一寸土地,我們都可以自由地呼吸新鮮空氣,抬頭映入眼簾的就是碧天白云,可如今卻被霧霾籠罩,這難道不是自然對人類的懲罰嗎?
其次,當凱撒具備了人的思維之后,在第一部還是處于青春叛逆期,所以便有了一系列地尋求自我、追求獨立和自由的行動。看到這里,聯想到我們那些青春期的孩子們,是不是在外部環境方面能夠提供地相對寬松,更加符合青春期的需求呢?
在我們國家,孩子的教育大多不是從興趣出發,而是別人怎樣,社會怎樣,自己就怎樣。舉個簡單的例子,別的孩子都去學游泳了,自己的孩子也得花錢去學,可能孩子對游泳根本沒有半點興趣,也沒有半點天分;還比如,社會上都流行出國熱,海歸一族工資待遇高,自己的孩子砸鍋賣鐵也得送出去,可惜自己的孩子沒有任何生存謀生的本領,更別提在異國他鄉的遭遇了。
的確,許多家長的初衷是為自己的孩子好,只不過這種好是建立在自己喜好的基礎之上的。正如凱撒問威爾“我是你的寵物嗎?”顯然,孩子也不是父母的附屬品,自孩子來到世上的那一刻,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擁有獨立的人格,盡管父母賦予他生命,可是僅此而已。后天的教育引導,對孩子本身是最為關鍵的。任何父母對于孩子都不能負責一輩子,既然如此,何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逐步讓他學會如何在社會中立足呢?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便是教會他良好的品格、堅強的性格和有效的磨礪。
第三,凱撒在遭遇了同伴科巴的背叛之后,懂得了猩猩和人類一樣,同樣存在著背叛、懷疑等諸多缺點。看到這里,我更多地是思考科巴性格形成的環境因素,這也是我們應該引以為鑒的。
科巴之前飽受人類摧殘和折磨的,所以仇視人類的心里由來已久。當他看到凱撒對人類的寬容,忍無可忍,便想著取而代之,從而向人類全面宣戰。因此,任何人和事物的發展也都是有原因的,當問題出現時,我們需要究其根源,才能更好地找出解決辦法。
經常會有父母抱怨,孩子不聽話,孩子不孝順等等,可孩子性格的形成,是離不開他所生活的環境的,難道父母、家庭不該負責任嗎?
作為父母,當你滿足孩子一系列的不合理要求,他會聽話嗎?不會。他只會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逐步養成自私自利的毛病。
作為父母,當你為孩子包辦了一切,他會懂事孝順嗎?顯然不會。他只會成為什么都不會做,凡是需要你操心的“媽寶”。
作為父母,當你按照自己的心愿去培養孩子,他會快樂嗎?我想不會。他只會為了迎合你的心意,做著不喜歡的事情,消磨著光陰與熱情。
------
因此,操心的家長們,為了孩子的未來,請尊重孩子一些吧!共同給孩子們營造一個更加寬松的成長環境,培養孩子善良、獨立、勇敢等品格,讓他們快樂、自由地為理想而奮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