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歷來視死如視生,農歷十月初一是寒衣節,秋冬交界處,活人要添置棉衣,故去的人也該有棉衣過冬了。又是一年寒衣節,傍晚十字口一堆堆燃燒的紙火必然是今晚城市的夜景。
記憶里爺爺奶奶非常重視這個日子,總是提前幾天就不停地念叨,提醒父親買紙買錢,提醒母親早早地用紙折成衣褲。紙衣褲樣子很簡單,卻很講究,折好的衣褲里一定要放進帶籽的棉花。我不解其意,母親說不放棉花衣服不暖和,不帶籽的棉花下面的人找不到。那時我感覺這是他們騙騙故去人的把戲,只覺得好玩罷了。
后來母親每年這個日子疊衣褲時多了外公外婆一份,疊的時候更加用心,而且眼里泛著淚花,這衣褲就真的不是鬧著玩了。我默默跟在母親身邊,幫她撕一塊塊帶籽的棉花,幫她疊一張張紙,聽她講外婆外爺很多過去的事,心里沉沉的……
如今,要送的棉衣更多了,要給父親的祖父祖母,給我的外公外婆,給我的爺爺奶奶們……一直以為燒棉衣這件離我那么遙遠的事竟然一步步逼近了我,一些悲傷呼啦啦倒向自己的時候,才知道生命是一道排序題而已。
我是個挺迷信的人,去年冬天夢見爺爺說腳冷得厲害,讓我給他鋪雙鞋墊。我給父親說了,父親去爺爺墳上看,發現澆地時水灌進去了,趕緊給他收拾好了。清明節時我給爺爺奶奶買了新衣服,讓弟弟上墳時替我燒了,隔幾天就夢見他們穿得棱棱整整地對著我笑,他們是笑著的,我卻從夢里哭醒了。我親愛的爺爺奶奶,以后就只能以夢的形式相見了,時間再久點,估計夢里也不見了……
現在燒的棉衣不用手疊了,都買現成的,我提前給爺爺奶奶一人買了一身棉衣送回去,提醒父親燒棉衣時候替我燒給他們。燒點紙錢,燒點衣褲,不知道逝者是否真的能收到?活著的人卻堅信一定能,一次次的想念,一點點的記憶,一寸寸的牽掛,都付諸于火焰里,燒去思念,燒去祝愿,愿故去的親人安息,保佑在世的人安康。原來相遇是一世的緣分,相忘卻是兩世的遠離……
前幾天看見一段話,用它來結尾吧:我們丟失的,不僅僅是時間,還是那些與天地同在的親人,他們在大地上,活成了墓碑,為我們的丟失,確立了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