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游
當前,有這樣一種現象,在矛盾集中、形勢復雜的基層單位和艱苦偏遠地區工作的“老黃牛”式干部,平時容易被“忽視”,提拔重用屢被“遺忘”。要讓埋頭苦干的干部不吃虧,就要靠組織工作者慧眼識珠了。
埋頭苦干的干部往往是工作中的“老黃牛”,只低頭拉車不溜須逢迎,善謀事不善謀人。組織工作者要熟諳埋頭苦干的干部“久在深閨人未識”的脾性,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慧眼識珠,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多看干部的一貫表現和綜合素質。
埋頭苦干的干部根扎一線,久居“幕后”,工作到不了“前臺”,受到領導的關注自然就少。組織部門考察了解干部不能局限于單位和系統這個“小圈子”,想要全面掌握干部情況,為干部清晰“畫像”,就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到能夠體現干部真實業績的地方看一看、問一問,在鄉語口碑中了解干部,牢固樹立起注重實績、群眾公認的用人導向。
埋頭苦干的干部崗位多在基層一線和艱苦邊遠地區,干部難有矚目的“豐功偉績”,也沒有炫耀的“政治資本”,但基層干部干的每一件事都關系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黨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組織部門要把選人用人的目光投向基層,樹立注重基層的導向,切實保障埋頭苦干干部的權益,讓埋頭苦干,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