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你是否選擇對了人的問題不是你覺得輕松舒服自在就說明你選擇對了,如果你的輕松舒服自在是在對方被你控制的基礎上,對方并不這樣認為他的感覺也是輕松舒服,那么依然說明你選擇錯了。因為兩性關系不是靠一個人的主觀感受能夠控制決定的。只有兩個人擁有同樣的一致的感受,這種關系才能是對的。
所以很多女孩子都覺得自己和一個男人呆在一起特別輕松愉快,對方可以包容自己的任性,所以自己選擇對了人的時候,往往是因為她們忽視了對方的感受。這種輕松自在的前提是一廂情愿的,也是為什么很多在自己感覺特別好的男性提出分手的時候舍不得的原因。是否選對了人不是一種內在的自我感覺,而是要看對方的感受是否與你的感受一致。因此對對方三觀的了解和一致性才是證明你是否選對人的基礎。
人不是情感動物,人不過是具備情感而已。如同人也會謹慎思考,你不能因此就說人是理性動物一樣。人其實是感性和理性的綜合體。人在什么時候感性,什么時候理性,與人的思維方式,看待事物的價值觀和擁有的經歷相關。不是所有的人遇到感情問題都感性。
有些人第一次婚姻很感性,但是經歷過離婚以后,看待婚姻就會更理性。而有些人雖然沒有經歷離婚,甚至沒有結婚,但是因為善于總結,所以從一開始選擇婚姻就是理性的。在理性的選擇對的人面前感性大多數情況是可以使你更可愛,但是如果在感性的選擇錯的人面前繼續感性大多數情況是會使你更令人討厭。
大部分幸福的婚姻最終都是靠理性的交往實現的。如果你只談戀愛,那么可以放棄理性,不求結果。但是你要是追求幸福的婚姻,那就必須理性的選擇配偶,不是只要一個男人愛你,你感覺輕松舒服你就一定幸福。而是你必須和一個三觀和你一致的愛你的男人結婚,你才有幸福的可能。
如果我未婚,我不會選擇離婚有孩子的,不管這個孩子是否是他自己帶。這個男人結婚的女人根本就不可能不與他接觸,他是孩子的父親,他依然有撫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他與孩子的關系不是他帶不帶就可以斷的,而且現在不帶不表示以后不帶。
假如孩子媽病了或者出現什么意外,這個孩子的監護權就會自然的歸屬父親。特別是愛孩子的男人,他不帶不是因為他不愛,而是因為女方不給。這樣的男人永遠會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而且還會和孩子媽持續保持關系,他們會因為孩子頻繁的接觸,甚至一起要帶孩子玩兒而你不能出現。對于嫁給這樣男人的未婚女子,你有這樣的心理承受能力嗎?
離婚無孩子
1,那些很年輕就結婚的,比如24,5歲就結婚的,婚姻時間不長,不到30歲就離婚的。
這樣年齡結婚的很可能是因為當時的他們自己還沒有成熟,還不知道自己到底會需要什么樣的婚姻和什么樣的女人,所以草率的結婚,草率的離婚。對于年齡20多歲的人來說屬于正常。
如果這個男人是超過30多歲結婚而且很快就離婚的,說明這樣的本應該成熟的男人卻做20多歲不成熟男人所做的事情。一方面說明他不夠成熟,另一方面說明他對婚姻態度不夠嚴肅,因此會對他當初選擇結婚的動機有懷疑,那么他當初的動機不純的因素很可能會持續存在于他選擇下一個婚姻上。因為他已經是超過30歲的成年男人了,而大多數這個年齡的男人都已經知道自己的需求了。
2,面對男人離婚的理由。先考慮說自己原因而且是并非出軌原因。說是對方原因的,就要提高警惕。婚姻中出現問題一定不是因為一個人的原因,如果一個男人把問題都推給女方,說明第一,他不能正視自己的問題,第二,他不敢承擔因為自己的問題所承擔的責任,第三,他可能說謊。第四,如果對方如此差勁他還產生愛慕,這個男人也一定有問題。首先說是因為女方不好,什么出軌,不尊重他父母,對孩子不好等等原因的男人。“那么在這段關系中,你沒有覺得自己也有什么問題嗎?”“你當初為什么會選擇和她結婚?”如果在面對這樣的問題,他說的都是自己多善良,多無辜,多清白,多癡情,而沒有發現自己的真實錯誤。這樣的男人,把自己說的越可憐,我就會覺得越不靠譜。能夠直面自己的問題,能夠反省自己問題的男人。哪怕這個男人說自己當初是為了性,為了打發無聊的生活,是自己貪圖對方的物質,是自己不求上進的品性造成的,是自己不懂愛的回報等等我都可以接受。至少說明他通過這段婚姻發現這是不對的。他下一段婚姻是不會因為這個開始的。
3,面對離婚的男人,不一定都會懂得珍惜再次的婚姻。只有那些能夠反省自己的人,只有那些不再為了結婚而結婚的人,只有那些真正知道什么樣的女人是自己最需要的離婚男人才會是個寶。其他的都是廢物。
4,男人他們自己是離婚的,他們非未婚或者年輕的女性不要。這種男人離婚的因為他們沒有從上次是婚姻中總結出保持婚姻長久的關鍵是什么,與這樣的人結婚很容易再次離婚。偏激固執的男人,不管是離婚的還是未婚的都不能要。
與其說離婚的人有問題,不如說他們在選擇婚姻和經營婚姻的方面曾經有過不成熟。聰明人都會改進自己,然后尋找合適的另一半。 不成熟,這就是問題。尤其,很多人一生不成熟。未離婚的人,未婚的人,都有這樣的問題,但是光看是否已婚未婚,無法判斷。離婚二字,就暴露啦。至于已婚未婚的具體個人是否有問題,以及離婚的具體個人的問題是否反思和解決了。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受種種因素的影響,會形成一些“刻板印象”,有時候受大腦控制的“想”出來的結果并不一定真正符合你的內心,所以在做選擇的時候,不妨把一些條條框框都去掉,當你做的選擇符合你的內心,這個選擇讓你全身的每個細胞都為之鼓掌的時候,說明你的選擇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