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指數全天弱勢震蕩,小幅收跌,且成交量持續萎靡,節前效應凸顯,兩市個股普跌,跌幅超9%個股近70家,逾30股跌停,市場情緒持續低迷,缺乏題材熱點,資金進攻意愿不強,觀望情緒濃厚。盤面上看,煤炭板塊逆市走高,機場、白酒板塊表現較強,光伏概念盤中拉升,銀行、證券等權重板塊維穩,次新、疫苗板塊重挫。技術面,滬指收縮量十字星,成交額再次創出新低,但并未創出新低,表明做空動能有所衰竭,指數向下的空間有限,可逢低適當布局生物疫苗、證券板塊相關個股。
在大盤連續調整之際,公募基金“抄底”了。上周,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倉位環比提升了3.34個百分點、1.28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市場調整之際,機構在默默地加倉,顯然,機構要比散戶投資者更為“敬業”和懂得捕捉機會。無獨有偶,就在9月11日之前的那波調整過程中,依舊有機構資金借道股票ETF而大舉入市。而疊加近期多款爆款基金的發行以及明星基金的“開門迎客”,說明機構對于行情還是比較樂觀的,而在調整中的低吸行為,也預示著機構資金對于接下來行情的良好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