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為法,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出自《金剛經》名句
有為:是指由因緣(條件)構成的。法:是指世界上的一切現象。
觀:心不動為觀,指以智慧觀察特定對 象,或通過觀察特定對象獲得智慧。
解釋:世界上所有的一切由因緣和合(條件)而成的現象、事物。一旦現象、事物存在的條件消失了,現象、事物也就消散了。世間的萬物如同夢幻泡影,如霧靄一樣的不可琢磨,無常變幻。同時又如同閃電一樣的快速變化。我們要無時不刻地這樣看待這個世間的一切,不要執著它而被它束縛我們本來解脫自在的體性。
《金剛經》里在雖主講“空”,并不是讓你一切成為“空”,而是告訴你認識萬物的正確方法。以"一切有為法,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的角度與心態來生活。
《金剛經》由禪宗所倡導,是禪宗著名的經典。唐以后諸朝代都有名僧大德推崇此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持誦《金剛經》的最高境界)的感受,證得這種境界(感受)后,才不會受到外境干擾。因為外在的一切都是心的變現;同時,境又決定了心,佛教說“心本無生因境有”。我們的思想都是現在或過去所看、所聽或所觸及到的外在而留下來的記憶?如果沒有外面的境界,我們怎么會有這些記憶、思想、或念頭。我們生活中的一切事都是那么真實可現。比如你今天出門跌了一跤,把腳跌破了,這種疼痛難道假的嗎?今天你做生意虧了本,難道說這不是真的嗎?這些經歷不可能是假的。佛教所說的“世界如幻”是指:不要執著于過去的恩恩怨怨,過去了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要把它放下;不要執著(常想著)它,這才是佛教對世界真實的看法。雖然很多人明白,但還是做不到、放不下。所以歷代有許多高僧大德都勸人持誦《金剛經》,持誦《金剛經》到了最高境界就是“正受”,有了正受,才能“達世如幻”,做到放下,就不會再執著于過去的恩恩怨怨,也不會耽心未來會怎么樣?因為只有活在當下,才能把一切都放下了,試想:這豈不是人生最幸福、最快樂的事嗎,人人都夢追求的嗎?
《金剛經》是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的佛教經典之一。雖然本經書僅僅五千多字,卻是佛教中最有名氣的一部經典,《金剛經》可以幫助人看破人生,放下煩惱,幫助人破除我執、我見。幫助人解脫心靈的痛苦。心靈的痛苦不除,是無法獲得快樂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首先在這里指出“有為法”與“無為”是相對的;無為就是涅槃道體,形而上道體;“有為的”是形而下為萬有,有所作為。佛用夢幻泡影的譬喻來講“空”,告訴我們,世間一切事都像夢一樣,是幻影,不要執著,不住。這里面蘊含著很深的佛道哲學思想。
明白一切都是虛妄,懷著視萬物為“夢幻泡影”的心態來生活,才能在現實放下世間一切有無法,個人的自私、欲望、貪婪、自我等,放下自我為中心,把自己放空,與大自然合一。生活在物欲的夢幻中,每人的心要“不住”, 要在夢幻中不取于相,如如不動,這是個人修練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