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已經沒有勇氣再去豪情萬丈,堅持自我了,從此面對現實,老實生活。
慫吧?朋友笑著問我。
我苦笑著告訴他,你怎么就沒有想過,在四十歲以后,你的改變反而是更大的勇氣。
對我來說,只要過了青春,人還在生活中,那么,不論選擇什么樣的狀態,不論經歷什么樣的事,不論面對什么樣的人,不論抱有什么樣的情感,不論經歷了什么樣的起伏,無一處不體現生活的勇氣。
我們總是被教育說一往無前是勇氣,勇敢去愛是勇氣,絕不放棄是勇氣,忍辱負重是勇氣,奮不顧身是勇氣,堅持到底是勇氣,永不言敗是勇氣,證明自己是勇氣,知恥后勇是勇氣,這都沒錯啊。但對我來說,背離這一切,同樣都是更大的勇氣。
一往無前,能不能顧得上親人家人?
勇敢去愛,在不在意對方的感受心情?
絕不放棄,想不想自己的能力條件?
忍辱負重,考不考慮自己的承受底線?
奮不顧身,不顧了自己也不顧了別人?
堅持到底,到底了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
永不言敗,不言的不就是放不下的自尊?
證明自己,要用誰的生活來做鋪墊?
知恥后勇,都知恥了還要證明給誰看?
這一切說起來,向前的不停的堅持的勇氣都是給自己的,而向后的,停下的,轉變的,妥協的,認慫的,卻都是自己在意的那些人和情感給自己的勇氣。
陪父母老不是勇氣?
陪孩子長大不是勇氣?
陪愛人煙火不是勇氣?
放下欲望不是勇氣?
接受平凡不是勇氣?
說不不是勇氣?
退讓不是勇氣?
告別不是勇氣?
甚至連虛度,都需要無與倫比的勇氣!
生活的一點一滴,一角一落,一心一眼,一餐一眠,想要接受,想要面對,想要融入,哪一處,不需要勇氣?
我給朋友說,慫不是自己說的,當有人說你慫的時候,你才應該當做這是對自己的夸贊和肯定。
為什么?
一個慫字,從心而已。從心而慫,就是一生中最正確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