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他在李易峰事件中,看到了人性的自私。這讓我很好奇。
他說,你看,一個李易峰,和我們有什么關(guān)系?能說明什么問題?可就這樣一個和我們八竿子打不著,和我們的生活沒有一毛錢交集的人,他的私生活翻車,瞬間就成了無數(shù)人擺在桌上的盛宴,嘲諷的,痛恨的,鄙視的,擔憂的,分析解構(gòu)的,圍觀的,瘋狂傳播的,就像一個狂歡的party,喧囂聲蓋過了生活中的一切聲音!
地震,沒這么熱。山火,沒這么熱。糧食蔬菜和戰(zhàn)爭,沒這么熱。疫情和小人物的哀痛沒這么熱。一切當下的困境和艱難同樣沒有這么熱!
為什么?就因為那些離自己很遠,就因為那些能感覺到沉重,就因為那些需要有態(tài)度,就因為那些會讓人無力,就因為那些讓人逃避。如此,不如選擇看一個小丑得到的愉悅來得讓人輕松。
好幾天過去了,總感覺沒辦法去評價朋友的這個概念的對錯。
說他對,是因為自私本就是人的本性,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體現(xiàn)。
父母費盡心力的為孩子好,其實呢,是不是就是想按照自己的標準和要求去塑造孩子的一生,用孩子成就自己的理想?這種好,是不是一種自私呢?
孩子費盡心機的從父母身邊逃離,去追求屬于自己的自由和成就,但到最后,就算一事無成,就算父母白了頭,也難得做到回去陪伴。這是不是一種自私呢?
不顧一切的去愛一個人,去付出所有,等愛經(jīng)過了激情和浪漫,回歸現(xiàn)實時,往往就成了無趣和平淡,讓人搞不清愛情中到底是愛的自己還是愛的對方。這是不是一種自私呢?
無朋友不成活,我們每個人一生的太多時光,都是在和朋友一起度過。要信賴,要默契,要扶持,要義無反顧,但誰需要誰清楚。這是不是一種自私呢?
君子不立危墻之下,明哲保身獨善其身,趨吉避兇趨利避害,良禽擇木而棲等等等等這些從古至今教人處事的道理,認真細想,哪一句沒有自私的味道在里面?而我們在生活中,哪一種生活態(tài)度和自私扯不上關(guān)系?
但這是錯嗎?對我來說,當然沒錯,所以,一定是朋友錯了。
再自私,不也需要情感嗎?
如果不是孩子,父母憑什么甘愿付出一生去自私呢?
如果不是父母,孩子憑什么肆無忌憚去自私的折騰一生呢?
如果不愛,憑什么自私霸道的想要占有?
如果不信,憑什么自私固執(zhí)的選擇交心?
也正因為自私,所以才會全力構(gòu)建自己的生活。也正因為自私,所以才會沒完沒了的衡量取舍。也正因為自私,所以才會衍生喜怒哀樂,所以才會有所求有所需有所想,所以才會經(jīng)歷煙火,讓自己的一生不至于空落。
怎么能不自私啊,一生時光有限,一生經(jīng)歷有限,一生情感有限,一生幸福有限,還要面對天災(zāi)人禍疾病意外和最難的生與死,如果不自私一些,偏愛自己一些,為自己多考慮一些,這一生,要如何才能度過?
畢竟,作為凡人,因為自私,很難成就偉大。可也正因為自私,也才有了自己要守的底線,同樣成就不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