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這是蘇軾在去世前兩個月的時候,寫下的《自題金山畫像》,就像給自己一生做了一個總結。
蘇東坡一生三次被貶,空有浩瀚之志,卻不得不化作壯志未酬的長長嘆息。
也許我們的人生很艱難,但是正如董宇輝說的,等你讀過《蘇東坡傳》,你就會明白,即使一生坎坷,卻可以永遠樂觀豁達。
1056年,蘇洵帶著21歲的弟弟蘇軾、19歲的弟弟蘇轍,出川入京趕考,當時的主考官是歐陽修,蘇軾的《刑賞忠厚之至論》讓歐陽修非常賞識,但是卻誤以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做,為了避嫌,就讓他得了第二。
21歲就中了進士,少年成名,之后卻因作詩諷刺新法,以“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獄,史稱“烏臺詩案”。
出獄后就開始了自己的被貶生涯,黃州、惠州、儋州,但是生性豁達的他,在黃州,自墾東坡快樂做農夫;在惠州,釀酒品酒荔枝烤羊脊;在儋州,下棋釣魚注書辦學堂。
《蘇東坡傳》的作者林語堂認為: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不光會生活,而且詩文詞書畫皆登峰造極。
你覺得遇到困難很狼狽,他卻說: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你覺得熬不過這個坎,他卻說: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思念弟弟蘇轍了,他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想念早逝的發妻,他寫道: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嘲笑自己的妹妹蘇小妹: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卻被蘇小妹反唇相譏:去年一滴相思淚,今年方流到嘴邊。
老來得子他寫下:世人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即使一生坎坷,卻活得有溫度、有快樂、有意義,甚至還留下了著名的“東坡肉”,聽到他這一生的解讀,讓人真的是很感動。
林語堂先生說蘇東坡是人間少有的奇才,為了讓更多人看懂蘇東坡,林語堂才寫出這本《蘇東坡傳》,把蘇東坡的一生分為童年與青年、壯年、老練、流放幾個部分,讓你好好看看蘇東坡的魅力有多大。
蘇東坡不僅是位詩人,也是書法家、散文作家、畫家,還是工程師、美食家等等。
他在65年的生命中,一共創作了2700多首詩,300多首詞,在繪畫和文學兩方面都達到了至高的境界。
林語堂先生這本《蘇東坡傳》,行文活潑,而且記述了蘇東坡很多生平趣事,讀來既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瀟灑,又有“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隨性,也許在現在快節奏的社會里,這才是我們應該審視和學習的。
正如蘇東坡在《定風波》里寫道的: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讀《蘇東坡傳》,便是審視自己的內心欲望何處,將往何處。幾起幾落始終胸懷天下,如果你也喜歡蘇東坡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入手好好讀一讀吧!
謝謝你的關注@絕對贏家,喜歡的話點個“在看”吧!
人生態度有兩個:一個叫贏一個叫混。想贏的人不會混,想混的人不會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