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敏在董宇輝直播間里坦承:砸了有問題的冰箱就能一定提高質量嗎?不一定,但是觀念一定是被改變了。
董宇輝如今也是與輝同行的CEO,掌管著一家公司的未來,今天訪談海爾的創始人張瑞敏,他經營企業40余年,可謂久經沙場,張瑞敏還帶來了自己的管理學作品《永恒的活火》。
這是海爾創始人張瑞敏第一次參加直播,一場訪談下來,可以說不光董宇輝受益匪淺,我想屏幕前很多粉絲也很受觸動,既傳授了很多管理經驗,又能跟中華文化連接成一體。
張瑞敏在直播時談到了最初創業的環境,在他去海爾之前,前面已經委任了四個廠長,都走了,他是第五個去的,海爾當時是家集體企業,已經瀕臨破產,他上任就發布了13條規定,其中有一條:不準在車間大小便。
大家可以想見當時的大環境,但是在張瑞敏的努力下,海爾逐漸開始在市場上嶄露頭角,這才有了開頭的砸冰箱的一幕,也正是從砸冰箱之后,海爾才開始走上正軌。
一番交流下來,發現張瑞敏非常博學,不光是管理知識,還包括哲學、歷史、傳統文化等,張瑞敏說自己一路走來,最初是學孔子,后來是學孫子,現在是學老子。
張瑞敏認為企業一定要跟著時代走,這也是為何他把自己的理論寫成了《永恒的活火》,這句話是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的:這個世界,過去、現在和未來永遠是一團永恒的活火。
如今隨著海爾的不斷壯大,張瑞敏也從一線退下來了,但是他的經驗和理念卻一直在指導著海爾的前行,張瑞敏說:企業的命運不是他殺就是自殺,當然最好的命運是鳳凰涅槃。
從張瑞敏的訪談里看到,他跟很多世界上知名的管理學家都有交往,自己也博覽群書,一改很多人對于企業家的刻板印象,可以說非常讓人欽佩,一代儒商也不為過,還為大家帶來新的管理理念。
張瑞敏介紹《永恒的活火》的時候說:自己非常推崇德魯克,也就是管理學之父,當時找不到管理書籍,后來終于拿到一本德魯克的書,其中有句話給他很深的印象:管理很好的企業總是單調乏味,沒有任何激動人心的事情發生。
董宇輝也請教了自己作為CEO,想請張瑞敏給點建議:張瑞敏很直接說現在產品思維已經過時,最好的是要結合場景,要跟客戶面對面,要給出讓人成長的平臺和環境。
董宇輝還問了張瑞敏很多問題,比如作為管理者如何承受壓力,比如他除了讀書還有什么愛好、比如他喜歡交些什么樣的朋友等等,當然最后還少不了董宇輝經典的總結,讓張瑞敏都很佩服。
張瑞敏最后對直播間粉絲贈語說:現在很多人可能壓力很大,告訴自己“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放平心態,繼續前進。
這一次訪談對董宇輝來說,不單單是一次訪談,而是自己的一次學習,如果想創業或者想進步的,可以看看張瑞敏這本《永恒的活火》,不要迷信專家,而是要拓寬自己的思路,最終的路還是要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