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吉吉日更的D210天
有老伴離世,家中子女都在外打拼,留下老人獨居
有老伴離世,老人只能住在小房子,兒子兒媳也不管,年事已高卻還要自己燒飯吃
有老伴離世,十幾年來老人一人居住在平房里,要么自己解決吃的,要么女兒送餐食
有老伴離世,老人的三個兒子都不想管她,互相推脫,住在小兒子家里日子卻也是很難過,被兒子兒媳各種嫌棄、謾罵
有老伴離世,鄉(xiāng)下房子拆遷,兒子兒媳和孫子住城里,老人只能暫住親戚家,每天一個人晃蕩。昨日腦梗暈倒在別人家,因耽擱太久可能因此會變?yōu)橹参锶耍t(yī)生檢查時發(fā)現(xiàn)之前有過兩次爆血管的經(jīng)歷,自己未能察覺,這一次是直接倒地
我就在想,夫妻倆人離開人世的時間不要間隔太久。否則一人留在人世間越久,隨著歲數(shù)越來越大,能幫襯小輩的只會越來越少,生活習慣上的差異,若跟小輩住一起,只會被子女嫌棄。
因為在農(nóng)村,一般都是小輩住小洋房,老人住在隔壁的平房;或者小輩住市區(qū),老人獨居在平房里;鮮有把七八十歲的老人帶在身邊的家庭。(嘉興這里整體經(jīng)濟并不差,我還真不懂這波操作。)
人老了,免不了生些小毛病、磕磕碰碰或摔著了,需要來來回回跑醫(yī)院做檢查,若不能生活自理就只能躺床上,小輩會抱怨,忙工作還要忙著照顧老人。
其實說到底,還是因為錢,如果有錢確切地說是舍得花錢就可以請護工。像我一個同事的父親,中風躺在重癥監(jiān)護室一年多,每天也是護工照顧。
以上例子都是70、60、甚至50后長輩們的父母。我不是他們不能理解他們的想法,那個時代兒女生的多,但數(shù)量再多都比不上質(zhì)量有用,正如你爆了一個視頻強過幾十個視頻都是0播放量。
在微博上看過一句話:“小的時候媽媽教我拿筷子,現(xiàn)在我教她玩手機。”此種現(xiàn)狀就是,小的時候父母怎么拉扯我們,現(xiàn)在就輪到我們怎么照顧他們。
我相信,我們這一代人一定可以把父母照顧好。
想想小時候的我們吃飯吃得滿身、滿桌、滿地都是,父母是開心的;若是生病了,父母會在第一時間送我們?nèi)メt(yī)院;我們想要什么東西,父母一定會想辦法滿足我們的需求,盡他們所能給到能力范圍最好的生活條件。
今年感受最深的是隨著父母日漸衰老,他們就像是老小孩,我們要做的是寵他們、滿足他們、配合他們,不是嫌棄、不是數(shù)落、不是抱怨。
哈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