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
HCM 表現為 HFpEF 的患者,既有心肌被動充盈障礙也有主動舒張障礙,因此治療重點涵蓋這兩部分內容。
01
改善被動充盈障礙:
HCM 患者被動充盈障礙的主要發病機制類似于高血壓、冠心病等所致舒張功能不全,目前臨床常規藥物主要是針對這一機制。
1
β 受體阻滯劑:
β 受體阻滯劑是 HCM 改善癥狀一線治療藥物
藥效:
減慢心率,延長心室舒張期,降低心肌收縮力,降低心肌耗氧,從而改善心室功能。
代表藥物:
美托洛爾、比索洛爾、普萘洛爾;
另外阿替洛爾、索他洛爾也可用于 HCM
用藥劑量:
美托洛爾、比索洛爾:從小劑量起始,逐漸增加至最大耐受劑量(患者能夠耐受情況下靜息心率達到 55~60 次 /min)
普萘洛爾:最早應用于 HCM,目前仍可應用,起始 10 mg/ 次,3~4次 /d,逐漸加量,最大可達每日 200 mg。
2
非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
藥效:
具有負性肌力和負性頻率作用,可以改善心室舒張期充盈和局部心肌血流。
代表藥物:
維拉帕米:對于 β 受體阻滯劑治療有禁忌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以應用維拉帕米
地爾硫卓:對于 β 受體阻滯劑及維拉帕米不能耐受或存在禁忌患者,可應用地爾硫卓
用藥劑量:
維拉帕米:起始 40 mg/ 次,3 次 /d,最大劑量每日 480 mg
地爾硫卓:起始 60 mg/ 次,3 次 /d,最大劑量每日 360 mg
3
利尿劑:
不良反應:
由于 HCM 患者心肌肥厚導致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減小,每搏量減少,使用利尿劑會改變心室容積導致搏出量的很大變化,因此使用時應注意避免負荷過度降低而導致的低血壓。
用藥劑量:
對有心衰癥狀的 HCM 患者,在心率控制基礎上血壓能耐受的情況下可使用小劑量利尿劑 。
02
改善主動舒張障礙:
主動舒張障礙是 HCM的主要病理生理改變,常規藥物對此作用有限。
1
上市靶向藥Mavacamten
心肌肌球蛋白 ATP 酶抑制劑 Mavacamten 的上市為該類患者的主動舒張障礙治療提供了一種選擇。
Mavacamten是一種靶向治療藥物。2016 年 Science 雜志發表了小分子化合物 MYK-461 可以作為 HCM 治療的潛在藥物研究,之后這個化合物被命名為 Mavacamten。
可以靶向作用于心肌肌球蛋白 ATP 酶,減少肌動蛋白 - 肌球蛋白橫橋的形成,從而減輕心肌的過度收縮,改善舒張功能。
多中心臨床研究顯示 Mavacamten 可降低 LVOTG,改善心功能和癥狀。因此,FDA 批準該藥可用于NYHA 心功能分級II ~ III級且有癥狀的成人梗阻性HCM 患者。但因該藥目前缺乏中國人的數據,現有的指南暫未形成具體的推薦類別和證據水平建議。
2
III期臨床藥物Aficamten
Aficamten(又稱 CK-274)是第二個進入臨床試驗的小分子肌球蛋白抑制劑,相比 Mavacamten 其半衰期更短,可在 2 周內達到穩定濃度,治療窗相對更寬,III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
二、射血分數降低的心衰
HCM 通常被排除在心衰相關的隨機對照試驗之外,迄今缺乏充分的證據表明 HCM 患者出現射血分數降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與其它病因的 HFrEF 在治療上存在差異,因此治療基本等同。
1、β 受體阻滯劑:
推薦長期應用 β 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比索洛爾、卡維地洛等),能改善癥狀和生活質量,降低死亡、住院、猝死風險,除非有禁忌證或不能耐受。
2、腎素 - 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劑:
無嚴重流出道梗阻者推薦應用 ACE、ARB或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ngiotensin receptor-neprilysin inhibitor,ARNI)抑制腎素 - 血管緊張素系統,可降低心衰的死亡率。
3、醛固酮受體拮抗劑:
推薦在使用ACEI/ARB/ARNI、β 受體阻滯劑的基礎上加用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可使 NYHA 心功能分級II ~ IV級的 HFrEF 患者獲益,降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猝死和心衰住院風險。
4、利尿劑:
利尿劑的應用可以減輕水鈉潴留,有效緩解心衰患者的呼吸困難及水腫,改善運動耐量。
5、鈉 - 葡萄糖共轉運蛋白 2 抑制劑:
無論是否合并糖尿病,HFrEF 患者應用達格列凈或恩格列凈可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與生活質量,降低因心衰住院和(或)減少心血管死亡。
參考文獻
[3] Liu J, Wang D, Ruan J,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elps risk stratification for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J]. BMC Med, 2022, 20(1): 21.
[4] Musumeci MB, Russo D, Limite LR, et al. Long-term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of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J]. Am J Cardiol, 2018, 122(11): 1924-1931.
[5] Hamada T, Kubo T, Kitaoka H,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dilated phase of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of dilated cardiomyopathy[J]. Clin Cardiol, 2010, 33(7): E24-28.
[6] Tendera M, Wycisk A, Schneeweiss A, et al. Effect of sotalol on arrhythmias and exercise toleranc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J]. Cardiology, 1993, 82(5): 335-342.
[2] Puwanant S, Trongtorsak A, Wanlapakorn C, et al.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 (ACS-NOCA) in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J].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21, 21(1): 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