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有新青年(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注公眾號:三有新青年
微信號:triple-have
無論面對何種困難和挑戰
【三有新青年】作為命運共同體
都應拋棄偏見團結起來
在時間的長河中砥礪前行
有錢,不窘迫;
有愛,不孤獨;
有料,不膚淺。
#做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東西#
歡迎你,三有新青年!
原來大部分的人對賺錢不感興趣!
別誤會這句話,想要賺錢,哪有這么容易,普通人都喜歡賺錢后所對應的享樂,但對賺錢本身這件事而言,真的感興趣的人不多,你看看身邊有多少打工仔不就知道了……
開了這個新系列。記錄一下我在研究賺錢項目上的思考。
01
—
給自己擴大優質選項
之前張君老師分享過一個邏輯,遇事決斷之前,先給自己擴大優質選項。
那在賺錢這件事情上,我是否有意識地去給自己擴大了優質選項呢?我認真的思考了一下,有,但是基本都是行業里的一個公司跳槽到另一個公司這種,視野很狹窄。包括我的大部分同事,每每談到對工作的抱怨時,其潛臺詞就是,逼急了姑奶奶/本爺爺就跳槽。嗯,然后多半都沒跳,哈哈~
不過,回憶一下過往決策,在花錢上,倒是給自己提供了不少優質選項。一向摳摳搜搜的我,怎么會變得如此“大方”呢?
無他,唯正反饋爾!
記得最開始的付費是從得到APP開始,不過那個時候純屬好奇心驅使,萬維鋼和李笑來的課都拓寬了我的知識面。但是離我的工作都很遠,沒有正反饋。
再接著,碰上圈外商學院,線上線下活動好不快活,最重要的是職場知識,學來就能用啊。比如,結構化思維,向上管理,分析解決問題,溝通表達,簡直不要太實用。當然,此時非彼時,事物在運動,我不推課,大家對自己成長負責就好。
我本著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去學習,去應用。由于身處醫療行業,產品迭代很慢,且代價很高,職場技能的平均水平大同小異。但從咨詢和互聯網行業遷移過來的職場能力是多次迭代試錯后的產物,稍加應用我就能感受到自己在工作里更有“悟性”,在工作里會讓大家覺得我的溝通總結能力更強,思路也更清晰,考慮更全面,還會用結構化模型來展示,這就是正反饋。
不過,再后來加入大型醫療器械公司,變成螺絲釘,有些知識沒發揮機會,試錯更是渺茫。正反饋效應,消失了,我很苦惱但還得忙著加班。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一段時間,然后在圈外群里得知崔老師整了一個人生戰略線下課。
我已經嘗過付費走捷徑的正反饋甜頭了,所以我經過內容評估和自己多年付費經驗判斷后,就果斷加入了。記得那是一個周六周日的兩天課程,周五晚上,因臨時任務我還被領導要求加班,但我斷然拒絕了。我心里清楚一次的請假在職場里不會有太大損失,但錯過一次大概率可能性,我不會原諒自己。
再后面的事情,在理財這一塊,我開啟了新的大門,I象限我算是有了一點參與感,19年買第一只股票??低暎嵒亓藢W費,全部投資截止目前年化7%,表現不算太好,但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樣的投資體系是適合自己的,能夠長期做下去。這樣的正向反饋很重要,習慣和優勢以及專業程度就是在這樣的正向反饋的滋養下茁壯成長起來的,只要正反饋不停,系統的構建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所以,在成長過程中務必讓自己處于這樣的正反饋環境里,方向對了,努力才變得有意義。
02
—
如何月入5W?
前段時間,我給一些朋友發了一個作業討論,題面如下:
請寫出一份有理有據的方案,在不組建團隊,以個人為起點,基本上零本錢的條件下,你將會怎么做,才能達到月入5萬的收入結果(以個人創業為方向)?
坦誠地說,拿到這個題目我的內心第一反應是很難,在我的圈子里幾乎沒有具有該經歷的人。我咨詢了一遍我的朋友,都是類似的回答。
不過除了自我設置障礙類、猶豫不決類的回答,還有大神給出的回答,讓我很意外,璨哥說在北京的博士畢業同學,一畢業就年薪百萬,而且她認為在互聯網行業找個這種工作不難……
后悔三秒,自己為啥沒選擇互聯網來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我TMD,算了我有修養,我不罵人……
回到現實,如果有這樣的創業項目,月入5W,一年就是60W,按照10倍PE計算就是600W,運作上市應該可以賣不少錢,如果有這樣的項目的話,我一定會投資他/她。
做做大腦實驗,先從主觀上做排除法,零本錢,對于我來說能賣的只有時間了吧,做服務業這是一個方向,似乎也是唯一的。那做服務業有哪些可能的選項呢?
先簡單頭腦風暴一下:
時間單價高的,如月嫂,職業攝影師(親子照方向),私廚,一對一健身教練,金牌房產中介;
時間單價不高,但可以走量的,邊際成本低,網絡帶貨主播,線上知識付費產品。
再換一個思路,能夠獲取到收入,比如月入5萬,是因為提供了對應的價值,要保持穩定月入5萬,那么需求一定是持續存在的, 最好還有復購效應,自己做這個事情感興趣,能夠持續有優勢地做下去。
在我的認知里,線上知識付費比較可行,執行成本低,或者搞一個線上項目也不錯。畢竟剛開始嘛,成本精力都有限,其它的搞不了。
03
—
看看別人咋搞的
我鏈接了一下張君老師,進一步思考如何賺錢。最近研究的兩個案例都是知識星球付費社群,一個是《老關的營銷圈》,一個是《生財有術》。它們的月均收入均超過5W,而且這樣的社群還不少,這挺讓我意外的。另外,我關注的是他們的商業模式和運營給我的啟發,所以看公開信息就好。
先說我的認知結論吧:
①系統成熟度,而不是創始人參與度,決定社群的生命周期。
②對人性的認知是基礎,但應用和拓展要在正確價值觀引導下進行,否則,完蛋就是時間問題。
兩個圈子毫無疑問都是大佬級別的,一個輸出關于營銷方面的知識和資源,一個分享生財之術。對特定人群而言,這都是剛需,而且隨著時間發展,雪球可以越滾越大。
比較讓我驚訝的是,《老關的營銷圈》在星球被關閉了,當然星球平臺有自己的問題,這個大家有體會。我翻看了老關在知乎的文章和回答。給我的感受是,他對人性的認知很有洞見,也知道自己的不同客戶群需要自己提供什么樣的價值,不過給我的感覺是整體提供奇淫巧技比較多,都是想辦法鉆人性的空子,營造高級感,催眠客戶下單,對于產品的價值保證是否有識別呢?尤其他還有醫療營銷的經歷,如果只是以賣出貨為目標的話,我會感覺很可怕。
這就是我所說的第二條,價值觀出了問題,賺了錢,心里也不踏實,這樣的錢還不如不賺。持續做這樣的事情,我恐怕無法感受到幸福,只會想把自己變成利用人性操縱購買行為的投機取巧者。當然,這樣的事情也是有技術含量的,短期能看到很明顯的收益。這也是正反饋,所以挺多人追捧的,我看文章的讀者評論,基本都是客套的寒暄和不具體的吹捧,這樣的價值很難持續,人性讓大家短期做了選擇,一旦荷爾蒙退潮,一地雞毛……
另一個《生財有術》的案例也很有意思,幸運的是這個星球平臺還在運營,我判斷的標準很簡單,活得久比吹噓的有多好更有實際判斷價值,能持續存在就說明有人在持續買單,既往的售后問題也有解決,形成了閉環,才是負責任的態度。
但是,我仍然很疑惑星主亦仁做了啥,不到三年就突破2W的用戶數,現在已經突破3W了,而且社群門檻仍在漲價。
可以看看知乎這篇文章,大家自己搜,微信不支持放非公號鏈接:
其實,這樣的文章更值得我們關注不是么?看看人家從0到1是咋做的,這對于想建立資產的人來說,這就是寶藏啊。查理芒格不是常說從別人的成功與失敗中學習是最劃算的事情么,諾,現實里就有這樣的例子,但勇士不多,因為做成它還是需要投入的,這和白嫖的人性相違背。不過,白嫖是人性,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想賺錢的欲望也是人性,所以還是有人做成了。
知識付費領域,分享當前的商業變現邏輯這不太現實,明白人都懂,性價比高他咋不自己做呢?別只看收益,想想風險。
但已經驗證且挖掘過的商業邏輯和具體操作,分享出來并無大礙。經驗并不能完全復制,但是思路可以借鑒參考,Tao認為這與大多數人來說更容易落地,也可以避免恐慌。這樣的事情,亦仁也做了,可以看看這兩篇:
不得不承認,牛人做起事情來,擲地有聲,張弛有度,最重要的是他做成了。
我看了下生財有術精華帖目錄【http://search.shengcaiyoushu.com/】
好家伙,這內容也太廣了吧,簡直是五花八門。很顯然,星主是沒有那么多功夫運營的,但他搭建起了類似航海家之類的項目規則,于是能人相互碰撞,自我衍生出了這個大觀園。我第一感受到,原來無限游戲的模式是這么做的,簡直有點烏托邦的感覺。
亦仁的起初階段就是在曹總的小密圈輸出高質量內容,于是曹總愿意給他背書,你懂的,伯樂和千里馬。這對我自己來說,無疑就是經驗啊。自己在大佬圈子里也發內容啊,不知道能不能做得好,但是得先做吧,嗯,我也是這么做的,每周至少一篇。
那如果是作為運營者呢?想辦法找到更好的正向反饋規則,降低行動門檻,提高正反饋頻率,讓系統進入良性循環。我正在尋找這樣的項目,擴大優質選項,再結合我的篩選條件去找到適合我去做的項目。現金流四象限,別忘記了。
這是我對賺錢項目的思考第一周,我計劃一個月左右,先看大概50個項目,有啥新的思考再和大家交流。另外,我個人的觀點一定是狹隘的,如果哪里講的欠妥,或者大家有不同看法,歡迎交流,謝謝!
一起來總結一下:
在成功這條路上,大家都想走捷徑,Tao也想,不過我走捷徑的方式大家不一定會嘗試,那就是花錢。無論是圈外商學院,崔勇老師人生戰略課,還是張君老師的陪伴式咨詢,都讓我在成長的路上獲得了高人指點,花點錢,我愿意,省下來的是時間,寶貴的時間啊,同志們!
月入5W不可思議,對吧。我一開始也是這么覺著的,但是越多接觸和了解,我就愈發發現不應該給自己設置刻板印象障礙。如果啥都覺得不可能,離自己很遠,那活著太沒勁了。當然,這不意味著你不需要注意風險,相反,你要把風險放在第一位,不要裸辭去搞創業項目。從一些可以業余開始的兼職做起,從一些投入很少,損失有限,但一旦搞起來,收益很高的項目開始做起。缺啥,遇到啥困難,想辦法去解決,而不是坐享其成。賺錢這件事,沒有坐享其成。誰叫你和我一個,沒有一個富老爸呢。
看別人的線上項目,不是為了YY,我把這些信息的搜集做了整理,計劃是整理到一定程度,去做項目篩選,找到自己可以持續投入的方向。自己在這個方向上不牛,沒有關系,確定好了方向,那么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讓自己開始變牛。給自己一點時間,慢一點,不著急。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了。
【悲觀主義是頹廢的表現,樂觀主義是膚淺的象征;悲觀的樂觀主義者才是強者的態度。——尼采】
恭喜你和我又共同離【三有新青年】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因為現在無法開通留言功能,歡迎你在公眾號里私信給【三有新青年】,我會認真閱讀,筆芯~
有錢,不窘迫;
有愛,不孤獨;
有料,不膚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