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靜脈曲張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疾病,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有非常高的發病率,而且女性發病率遠高于男性。引起下肢靜脈曲張的原因有很多,那么你知道引起下肢靜脈曲張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嗎?今天小編就向大家介紹什么是下肢靜脈曲張,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目錄
1、下肢靜脈曲張是什么 2、下肢靜脈曲張的癥狀與表現
3、下肢靜脈曲張的原因與機制 4、下肢靜脈曲張的檢查與診斷
5、下肢靜脈曲張的治療 6、下肢靜脈曲張的預防
7、下肢靜脈曲張的護理與飲食
下肢靜脈曲張是什么
下肢靜脈曲張絕大多數是大隱靜脈曲張(少數為小隱靜脈曲張或大小隱靜脈曲張都曲張),臨床上極為常見。
全球約有25%的女性和15%的男性患有此類疾病,發病常與遺傳因素有關,并且長期站立和重體力勞動可以成為誘因。
靜脈內壓力升高,如妊娠。脈壁相對薄弱,在靜脈壓作用下可以擴張,瓣竇處的擴張導致原有的靜脈瓣膜無緊密閉合,發生瓣膜功能相對不全,血液倒流。
下肢靜脈曲張又被稱為“老爛腿”,這是下肢靜脈曲張的一種嚴重的癥狀。下肢靜脈曲張在早期的臨床中并不是很嚴重,患者只會感到腿部脹痛,容易產生疲勞感。
下肢靜脈曲張的癥狀與表現
1.癥狀
下肢靜脈曲張患者早期可無明顯不適,明顯的臨床癥狀有肢體沉重感、乏力、脹痛、瘙癢、站立及行走過久者尤甚。
2.體征
大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主要表現為下肢的靜脈擴張迂曲如蛆卿團塊,一般出現在小腿的內側、前面和后面。
如果股內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時可在大腿后內側出現曲張的靜脈。小隱靜脈受累時,曲張的淺靜脈通常分布于小腿后面的下部,延伸至踩的外側和足背,而小腿上部未見靜脈曲張。
妊娠婦女增大的子宮壓迫髂內外靜脈時,髂總靜脈回流受阻也可造成皮下靜脈曲張,下肢腫脹。
1.腫脹單純下肢靜脈曲張一般不引起下肢腫脹。如果伴有交通支和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時可出現小腿腫脹。
2.色素沉著靜脈曲張后期由于末梢淺靜脈擴張、淤血,壓力增高血漿滲出,組織纖維化,皮膚有營養性改變,在小腿躁部皮膚常有淺褐色或褐色素沉著斑。
3.血栓性靜脈炎表現為曲張靜脈處紅腫燒灼樣疼痛,呈硬性團塊或硬條索狀,局部壓痛,可有發熱及全身不適。
4.皮膚營養性改變表現為小腿及踝部皮膚萎縮脫毛、脫屑、瘙癢、色素沉著、皮膚和皮下組織硬結。有時出現濕疹及潰瘍,嚴重者出現難以愈合的潰瘍。
5.出血由于皮膚皮下營養差、皮薄萎縮極易破損發生出血,嚴重時難以自止,需手術止血。
原發性靜脈曲張的位置和程度與局部靜脈內壓力高低及管壁厚薄不同有關,由于病變的逐漸發展,其早期臨床表現是以癥狀為主,后期則以曲張的靜脈表現和產生的并發癥為主。
在所有的下肢潰瘍中,由靜脈曲張導致的潰瘍所占比例為70%以上,20%為其他靜脈性疾病,其余不足10%者為動脈性疾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淋巴阻塞以及神經性疾病、新陳代謝失調、血液系統紊亂和脂膜炎等所致。
單純原發靜脈曲張,又無踝部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多不發生腫脹;如果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也可出現輕度腫脹,其特點是經一天活動后出現,休息一夜后即減輕或消失。
下肢靜脈曲張的原因與機制
一、下肢靜脈曲張的病因
靜脈壁軟弱,靜脈瓣缺陷以及淺靜脈內壓力持久升高,是引起淺靜脈曲張的主要原因。
1.先天性靜脈壁薄弱或靜脈瓣膜功能缺陷,如瓣膜缺如或發育不全,因此靜脈壁易于擴張,近端靜脈瓣膜閉鎖不全使血液倒流,進一步影響其屬支,最終造成靜脈曲張。
2.長期站立是造成下肢靜脈曲張的重要因素,血柱垂直的重力對下肢靜脈壓力增大,同時回流可以直接造成大隱靜脈瓣膜破壞,因此大隱靜脈曲張多見于長期站立的勞動者。
3.妊娠婦女或盆腔腫瘤患者,由于腹內壓增高,下肢靜脈回流受阻,可引起下肢靜脈曲張。
二、下肢靜脈曲張的發病機制
1.靜脈本身因素
1.靜脈壁軟弱和靜脈瓣缺陷,是全身支持組織軟弱的表現的一部分,并與遺傳因素有關,由于淺靜脈位于皮下組織內,又缺乏有力的支持,當靜脈內壓力增大時如負重,咳嗽以及長期站立等。
此種情況易引起靜脈擴張,近端靜脈瓣產生閉鎖不全,血液向下倒流,使靜脈壓力增高,又逐漸破壞遠端瓣膜,終致產生靜脈曲張,由這種情況發病者稱為“原發性靜脈曲張”。
2.當淺靜脈壁和瓣膜受外傷后,若愈合不良,可能影響管壁彈性和瓣膜功能,而于受傷處發生靜脈曲張。
3.在老年人,靜脈壁開始退化,亦容易發生靜脈曲張。
2.靜脈壓升高
靜脈本身雖無病變,但由于血液回流受阻,靜脈壓升高,而容易發生靜脈曲張。
1.職業因素如長期站立工作者,作用于下肢靜脈壁的血柱變直,以致下肢靜脈內壓力顯著增大。
又由于經常采取直立體位,下肢肌肉收縮較少,影響靜脈血液回流,當其血量超過靜脈回流的負荷時,即引起靜脈內壓力升高而發病。
2.妊娠時子宮增大,盆腔內腫瘤和腫大淋巴結壓迫髂靜脈亦可引起淺靜脈曲張。
3.深靜脈受阻如股靜脈血栓形成,淺靜脈代償性擴張。由除靜脈壁軟弱和靜脈瓣缺陷者外的原因所引起的靜脈曲張為繼發性靜脈曲張,下肢靜脈曲張大多發生在大隱靜脈,亦有大,小隱靜脈同時發病者,而單獨小隱靜脈發生者則較少。
深靜脈因位于肌群之間而受到保護,同時下肢運動時,肌肉收縮,有助于血液循環,故不發生靜脈曲張;相反,淺靜脈因無上述保護條件,所以容易引起靜脈曲張。
下肢靜脈曲張的檢查與診斷
檢查方法
1.化驗室檢查
在本病的早期一般無明顯血液成分改變,當伴有血栓性淺靜脈炎、淤積性皮炎、小腿潰瘍等并發癥時,常有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增高。
血液流變學改變,如血清纖維蛋白原升高,血漿黏度偏高,紅細胞變形性降低和聚集性增加。
若伴有小腿潰瘍的患者,還需進行膿液培養及藥敏試驗,依據所培養的細菌狀況及藥物敏感程度,臨床采取相應的治療。
2.X線檢查
靜脈血管造影是目前診斷靜脈系統疾病準確性較高的診斷方法,單純性靜脈曲張患者,行下肢靜脈順行性造影時,顯示為隱一股靜脈瓣膜封閉不全及明顯的淺靜脈礦長,迂曲。
3.無創性檢查
超聲多普勒檢查
將多普勒超聲探頭置于曲張靜脈上,在其近端甩手加壓可聽到逆流的血流聲。
彩色超聲多普勒檢查
大多數患者體現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可顯示下肢淺靜脈迂曲,管徑增粗。隱一股靜脈瓣膜運動度增大,封閉不全。
深吸氣后用力屏氣時管徑增粗,大隱靜脈上段可探及反向血流。
診斷標準
1.有長期站立和使腹壓升高病史,或下肢靜脈曲張的家族史。
2.患者下肢靜脈明顯迂曲擴張,站立時更為明顯。
3.深靜脈通暢,大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可能有交通支靜脈瓣膜功能不全。
4.超聲多普勒或靜脈造影示大隱靜脈迂曲擴張,瓣膜功能不全。
5.可伴有色素沉著,潰瘍,血栓性淺靜脈炎,出血,潰瘍等并發癥。
下肢靜脈曲張的鑒別
1.下肢靜脈曲張如何與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后綜合癥鑒別
患者有突發性下肢粗腫、腫脹病史。在深靜脈血栓形成后期出現下肢淺靜脈曲張,以小腿分枝靜脈及小靜脈曲張為主。
患肢腫脹明顯,伴有肢體沉重、脹痛不適,活動、站立后諸癥加重,臥床休息后不能完全緩解,脛前、足踝部呈凹陷性水腫,皮膚營養障礙較明顯。
多普勒超聲檢查,提示深靜脈血液回流不暢,同時存在血液倒流。
下肢靜脈造影顯示:深靜脈管壁毛糙,靜脈管腔呈不規則狹窄,部分靜脈顯示擴張。交通支靜脈功能不全和淺靜脈曲張。
2.下肢靜脈曲張如何與布加綜合癥鑒別診斷
布加綜合癥是指肝靜脈或肝段下腔靜脈部分或完全阻塞,導致靜脈血液回流障礙所引起的臟器組織淤血受損的臨床癥候群。
主要臨床表現為脾臟腫大,大量而頑固性腹水,食管靜脈曲張常合并出血,胸腔壁靜脈曲張,雙下肢水腫及靜脈曲張,皮膚色素沉著、潰瘍等。
B超檢查顯示:肝體積和尾狀葉增大,肝臟形態失常、肝靜脈狹窄和閉塞。
臨床工作中根據患者的病史,仔細進行體格檢查以及B超檢查,必要時進行腔靜脈插管造影,可以進行明確診斷。
3.下肢靜脈曲張如何與靜脈畸形骨肥大綜合癥鑒別診斷
靜脈畸形骨肥大綜合癥的特征是肢體增長、增粗,淺靜脈異常粗大并曲張,皮膚血管瘤三聯征,下肢靜脈造影可以發現深部靜脈畸形呈部分缺如,分枝紊亂而多,淺靜脈曲張等。在臨床工作中,根據患病者的病史及其特征,較易鑒別。
下肢靜脈曲張的治療
1.傳統手術治療
(1)大隱靜脈曲張的治療以高位結扎和剝脫為主。
(2)大隱靜脈功能不全而交通支及深靜脈正常者,可作高位結扎,切斷大隱靜脈及其屬支。
(3)大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兼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者,除作上述手術外,尚應將不正常的交通支分別結扎和切斷,或作大隱靜脈剝脫術。
(4)如小隱靜脈進入腘靜脈處有反流現象者,可將其入口段結扎切除,遠側段行剝脫術或注射硬化劑。
2.穿著彈力襪治療
(1)全身性疾病,如活動性肝炎、進行性肺結核、未控制的糖尿病、重癥心臟或腎臟疾病等。
(2)局部疾病,如深部靜脈阻塞、骨盆內或腹腔內腫瘤,急性靜脈炎、以及小腿潰瘍并發蜂窩組織炎等。
(3)妊娠期內、年齡過高、繼發于動靜脈瘺等的患者。
3.微創治療
傳統手術方法具根治性,但存在手術切口多、有創傷、需時間恢復、影響美觀等缺點,因此,十余年來涌現出一大批治創傷小的新方法。
比如:硬化劑、激光閉合、射頻消融、冷光源透光旋切、微波治療、及導管電凝等,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為患者提供更多貼合個體化訴求的選擇。
(1)注射硬化劑治療
原理
硬化劑與靜脈內皮接觸,導致血管內局部炎性粘連,使充盈的靜脈閉塞。
常用硬化劑
5%魚肝油酸鈉、5%油酸-乙醇鈉、1%-3%硫酸十四烷基鈉。
適用于范圍較小的局限性靜脈曲張,或僅系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或術后遺留的部分曲張靜脈,或術后局部復發者,適用硬化劑注射療法。
操作方法
患者站立,使曲張靜脈充盈,在預定注射的部位,用針頭斜面短的注射針刺入血管內。
然后囑患者平臥,將患肢徐徐抬高,注意固定好針頭不使移動,待曲張靜脈內的血液完全驅出后,用手指緊壓該段靜脈的上下端。
再緩慢地注入硬化劑,繼之在注射處用紗布加以按摩,然后自足趾至膝部纏以彈性繃帶2-3周。注射后囑患者照常行走。
(2)靜脈腔內激光閉合術
原理
激光纖維置入淺靜脈主干腔內,末端接觸靜脈壁及血液,產生光熱作用,一方面引起靜脈內壁損傷,結構破壞,另一方面引起局部血栓形成,從而導致靜脈纖維化以及血栓栓塞,進而導致靜脈閉合。
適用情況
使用與輕中度曲張,對于嚴重靜脈曲張效果欠佳(有學者建議以靜脈曲張直徑8mm為界)。
主要步驟
內踝上方穿刺靜脈,置入鞘管,置入導管頭端于隱股交匯處下方,將激光光纖通過導管置入適當位置,后撤導管線路光纖頭端,設置激光處于連續發射狀態,緩慢回撤光纖和導管,在穿刺處前停止激光發射。
(3)靜脈腔內射頻閉合術
原理
基本同激光閉合術,本方法通過射頻方法產生熱能,進而導致靜脈壁內蛋白纖維發生熱凝固、結構破壞,進而纖維化、變性、攣縮。 適用范圍及操作步驟基本同激光閉合術。
特點
熱能穿透距離比激光短,熱能衰退速度比激光快,因此能大幅避免因高溫導致的副損傷,如神經損傷、靜脈破裂等。
注意
體內有心臟起搏器等植入設備的患者,應謹慎使用該方法。
下肢靜脈曲張治療誤區
誤區一:熱敷能活血化瘀
除并發淺靜脈血栓炎的靜脈曲張患者可適當熱敷外,其他靜脈曲張病人在下肢靜脈曲張治療中應盡可能避免熱敷、紅外線照射等。
原因主要是熱敷會引起下肢動脈擴張,血流增加,會加重靜脈淤血。因而鼓勵涼水局部沖浴。
誤區二:打針吃藥能治愈靜脈曲張
所謂“打針”指的是局部硬化劑注射,在60、70年代因其操作簡單、成本低而在基層醫院廣泛應用。
但由于復發率高,并發病多,目前國內正規大醫院已不再采用。藥物是有效的輔助治療手段,不能治愈靜脈的病理性改變。
誤區三:單純的靜脈抽剝可以治愈靜脈曲張
對伴有深靜脈血栓的患者施行靜脈抽剝,假如在圍手術期處理不當,又可造成深靜脈血栓,甚至造成肺栓塞還會危及生命。
而對于下肢靜脈曲張治療功能不全者,單純靜脈抽剝則有較高的復發率。
下肢靜脈曲張的預防
1.避免長期站或坐,應常讓腳做抬高,放下運動,或可能的話小走一番。
2.應養成每日穿彈力襪運動腿部一小時之習慣,如散步、快走、騎腳踏車、跑步或跑步機等。
3.應養成一日數次躺下將腿抬高高過心臟的姿勢,如此可促進腿部靜脈循環。
4.保持正常體重不能超重,因過重會使腿部靜脈負擔增加。
5.避免提超過20磅(約10公斤)之重物。
6.不可使用4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水長時間泡腳。
7.保持腳及腿部清潔,并避免受外傷造成皮膚破潰。
8.如您腿部皮膚已呈干燥情形,請遵照醫師囑咐涂藥。
9.每晚自我檢查小腿是否有腫脹情形。
10.此病有遺傳傾向,一般在30歲左右發病,因此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應勤于運動,增強體質,有助于防治。
11.肥胖的人應該減肥,肥胖雖不是直接原因,但過重的分量壓在腿上可能會造成腿部靜脈回流不暢,使靜脈擴張加重。
12.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和長期站立工作的人,最好穿彈力襪套。
13.婦女經期和孕期等特殊時期要給腿部特殊的關照,多休息,要經常按摩腿部,幫助血液循環,避免靜脈曲張。
14.戒煙,因吸煙能使血液黏滯度改變,血液變黏稠,易淤積。口服避孕藥也有類似作用,應盡力少服用。
15.抬高腿部和穿彈力襪:抬高雙腿使體位改變,幫助靜脈血液回流。
彈力襪要選擇彈性較高的襪子(醫用),在每日下床之前,將雙腿舉高慢慢套入。彈力襪的壓力能改善且預防下肢靜脈曲張。
16.每天堅持一定時間的行走,行走可以發揮小腿肌肉的“肌泵”作用,防止血液倒流的壓力。
下肢靜脈曲張的護理與飲食
護理原則
1.下肢靜脈曲張患者應該有計劃、循序漸進地進行鍛煉,同時飲食上少飲或不飲含咖啡因類的飲料,有外傷的患者要少食用或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
2.靜脈曲張有哪些日常要注意,下肢靜脈曲張患者應該避免患肢受壓,應盡量避免緊身的衣物,盤腿或雙腿在膝部交叉坐位,不要再腿部下墊東西以等。
3.防止腹腔內壓長期升高 腹腔內壓升高可以影響下肢靜脈血液回流,引起下肢靜脈內壓升高,增加靜脈瓣膜負擔或使靜脈瓣膜破壞。
因此,應積極治療能夠導致腹腔內壓增高的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便秘等。
4.靜脈曲張有哪些日常要注意,穿彈力襪或捆綁彈力繃帶可以發揮小腿的肌肉“泵”作用,促進下肢血液回流,減輕或消除肢體沉重漬勞感。
5.下肢靜脈曲張患者應該保護患肢免受損傷,避免搔抓和用力擦洗患肢。
已出現水泡、潰瘍或壞疽者,應保持局部清潔,采用正確治療方法積極治療,嚴重供血不足的患肢避免用熱水洗浴,以免增加組織代謝,加重組織缺氧,使病情更快發展,癥狀加重。
6.靜脈曲張有哪些日常要注意,下肢靜脈曲張患者應該保持居室溫濕度適宜,避免直接接觸冷水。
寒冷季節外出應注意保暖,保暖時間應提前正常人半個月或一個月,避免肢體露在外面,衣褲及鞋襪要寬松、柔軟。
飲食原則
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營養,最好不要吃一些辛辣、生冷、肥膩的食物及腌制品。
1.寒濕阻絡
宣食溫陽散寒之品,如羊肉、狗肉、山藥等,忌食寒涼生冷食物。
食療方:山雞桂紅湯山雞肉、桂枝、紅花。
2.血脈瘀阻
宜食活血化瘀之品,如雞、鴨、山楂、藕、栗子、荔枝等,忌生冷、澀味收斂之品。
食療方:川芎黃芪粥川芎、黃芪、糯米。
3.濕熱毒盛
宜食清熱利濕之品,如白扁豆、青瓜、枇杷、楊梅、番茄、薏苡仁、木棉花、郁金等。
食療方,扁豆苡仁粥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豬瘦肉、粳米。
4.熱毒傷陰
適合吃一些滋陰清熱的食物,如綠豆、梨、西瓜、百合、苦瓜等,可飲菊花茶、金銀花露,或用荷葉、竹葉煎湯代飲。
食療方:鴨血膏鴨血加清水、鹽、料酒,隔水蒸熟
5.氣陰兩虛
下肢靜脈曲張應忌食的食物
1、患者飲食應該少吃高脂肪、高糖和過咸食物,防止便秘。
2、忌煙酒,因吸煙能使血液黏滯度改變,血液變黏稠,易淤積。口服避孕藥也有類似作用,應盡力少服用。
3、忌食辛甘肥厚之品,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病情。
4、防止過硬、過咸、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損傷和刺激口腔粘膜。
5、睡前避免喝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料,宜喝熱牛奶或聽輕音樂,使大腦放松,促進睡眠。
6、下肢靜脈曲張的孕婦,在飲食上要特別注意少吃高脂肪食物,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少吃咸食。因為這些食物容易使人發胖和積水,使靜脈曲張加重。
結語:通過小編上文的介紹,你知道引起下肢靜脈曲張的原因到底有哪些了嗎?你知道下肢靜脈曲張應該怎么治療才最有效了嗎?大家在平時一定要多注意觀察自己到底有沒有下肢靜脈曲張的癥狀,一旦發現必須及時治療,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來源:三九養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