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河龍王是四海龍王的妹夫。貞觀十三年,涇河龍王被魏征在夢中斬殺。涇河龍王死后,他的遺孀就寄居在西海龍王那里,在貞觀十五年因病去世。
西海龍王的妹妹也是一個地仙,在正常情況下不會病死。貞觀十四年,蟠桃會已經召開,推測涇河龍王的遺孀因為身份低微沒有分到蟠桃,于第二年壽終正寢的。
作為神仙的基層干部,龍族的地位相當的低,大部分的龍族沒有仙位,他們沒有被天庭抓去成為宮廷佳肴就已經很不錯了。再來看涇河龍王的九個兒子后來的處境,原文第43回,如下:
龍王道:“舍妹有九個兒子。那八個都是好的。第一個小黃龍,見居淮瀆;第二個小驪龍,見住濟瀆;第三個青背龍,占了江瀆;第四個赤髯(rán)龍,鎮守河瀆;第五個徒勞龍,與佛祖司鐘;第六個穩獸龍,與神官鎮脊;第七個敬仲龍,與玉帝守擎天華表;第八個蜃龍,在大家兄處砥據太岳。此乃第九個鼉龍,因年幼無甚執事,自舊年才著他居黑水河養性,待成名,別遷調用,誰知他不遵吾旨,沖撞大圣也。”行者聞言笑道:“你妹妹有幾個妹丈?”敖順道:“只嫁得一個妹丈,乃涇河龍王。向年已此被斬,舍妹孀居于此,前年疾故了。”行者道:“一夫一妻,如何生這幾個雜種?”敖順道:“此正謂龍生九種,九種各別。”
涇河龍王的九個兒子,其中有兩個得到正式工作,獲得仙位,即第五個徒勞龍,與佛祖司鐘;第七個敬仲龍,與玉帝守擎天華表。其他六個在下界創業。第九個年幼無知,由西海龍王監管,放他在黑水河里修煉。
整體來講,涇河龍王的兒子結局不錯,畢竟有兩個兒子獲得了仙位,另外幾個在家族的照顧下獨自謀生。玉帝和如來對涇河龍王家族還是有照顧的,因為涇河龍王為取經事業做了貢獻,促成了唐僧的取經行動。
貞觀十三年,因為袁守誠會算卦,讓漁翁百發百中,眼看長安城外涇河里的水族要被他們斷絕子孫,涇河龍王就去找袁守誠的麻煩。兩人打賭,龍王私自克扣下雨的點數,贏了賭注。袁守誠告訴龍王犯了天規,天庭將會安排魏征第二天斬殺龍王。
涇河龍王非常害怕,在袁守誠的指點下找到李世民求救。李世民答應幫助龍王,第二天把魏征留在皇宮里下棋,沒想到魏征靈魂出竅將龍王斬殺。龍王的鬼魂向李世民索命,竟然把李世民嚇死。
李世民的魂魄到地府一游,看到無數冤魂在向他索命,非常恐懼。閻王等人給李世民加了二十年壽命并送他還陽。
還魂后的李世民按照地府的要求做“水陸大會”超度亡魂。“水陸大會”的開壇講師正是唐僧,唐僧就是觀音尋找的取經人。當唐僧穿上觀音和李世民贈送的錦瀾袈裟后,觀音告訴李世民小乘佛法超度不了亡靈。原文第12回,詳情如下:
菩薩道:“你那法師講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太宗正色喜問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處?”菩薩道:“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太宗道:“你可記得么?”菩薩道:“我記得。”太宗大喜道:“教法師引去,請上臺開講。”
隨后觀音現出真身,原文道:喜的個唐太宗,忘了江山;愛的那文武官,失卻朝禮;蓋眾多人,都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有了觀音菩薩的點化,李世民相信了大乘佛法。李世民便開始安排人去西天取經,取經人毫無疑問便是唐僧。原文如下:
當時在寺中問曰:“誰肯領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問不了,旁邊閃過法師,帝前施禮道:“貧僧不才,愿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唐王大喜,上前將御手扶起道:“法師果能盡此忠賢,不怕程途遙遠,跋涉山川,朕情愿與你拜為兄弟。”玄奘頓首謝恩。
唐僧為什么主動請纓呢?原文說道:大抵是受王恩寵,不得不盡忠以報國耳。唐僧受了李世民贈送的錦瀾袈裟和九環錫杖,一時風光無限,李世民對唐僧的厚愛全城的老百姓都看到了,唐僧不去誰去呢?由此拉開了唐僧長達十四年的取經行動。
涇河龍王為唐僧取經行動做出了鋪墊和犧牲,當然這是玉帝和如來設計好的。袁守誠是一個凡人,卻會算卦,能夠預知未來,在西游記中,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連如來和玉帝都沒有這個本事。所以袁守誠應該是玉帝和如來安排好的,就是讓涇河龍王上當。
最終涇河龍王以死亡的代價,把用血腥方式登上皇帝寶座的李世民也送進了地獄,讓李世民在地府一日游,提前看到了死后的世界。最終促使李世民想得到大乘佛法的想法,幫助那些冤魂超度,否則自己死后不得安寧。在李世民的支持下,如來的取經計劃得以實現。
作為取經行動的策劃人和審批人,如來和玉帝把涇河龍王的后事已經安排好了。由于龍族的地位太低,天庭也就只能照顧到這樣了。這也是西海龍王為什么花重金給小白龍安排了一個取經指標的原因,因為他們成仙的機會太小了。
相對于西牛賀洲,以東土大唐為代表的南瞻部洲殺伐紛爭,為爭奪權利骨肉相殘,貪淫樂禍,世風日下,需要“三藏真經”來勸化眾生。這是如來發動取經行動的官方理由和愿望。
如果“三藏真經”能勸人為善,能讓人不貪不殺,那天竺國滅掉舍衛國又作何解釋?這兩個國家就在靈山腳下,難道這兩個國家沒有“三藏真經”?
唐僧歷經十四年才把“三藏真經”從靈山帶回長安,唐僧還來不及看,就返回靈山了。其實超度亡魂和什么佛法無關,都是如來說了算,取經行動只不過是如來用來擴張自己的勢力而已。通過取經行動,如來擴大了自己在南瞻部洲和西牛賀洲的影響力。
取經行動最大的贏家是如來,觀音也收獲不少,得到了衷心擁護她的五個弟子。那么與如來合作的玉帝呢?玉帝得到了如來這個集團的支持,打破了太上老君一人獨大的局面,維護了天庭的平衡。
接下來,西游記要講述的是如來如何擊敗自己的對手,以及如何與玉帝聯盟并獲得他的信任的故事。當然要實現如來的目的,離不開取經團隊的作用。保證唐僧的安全以及維護團隊的建設,是如來和西天的重要任務。
為了保護唐僧,如來和觀音安排了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作為唐僧的弟子,為唐僧保駕護航。另外還安排了一個空中小分隊,分別由西天和天庭的人組成,他們主要負責聯絡和通訊,并全程記錄唐僧的經歷。這些龐大的保鏢團都直接歸觀音領導。
西游記里充滿了欺騙和謊言,誰善誰惡、誰真誰假難于分辨。在小說中,幾乎沒有一個完人,也沒有一個純粹的好人和壞人,他們都有私心和目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西游記是一部描寫人性的巨著,也是以當時社會和官場為背景的真實寫照。
在西游記中,“公平”二字是不存在的,妖怪們的結局主要是看他們有沒有價值,活下來的肯定是可以利用的,否則難逃一死。對于高高在上、道貌岸然的高層領導來說,女妖精大部分都沒有利用價值,她們的悲劇命運便已經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