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看了兩個電影,【烈日灼心】和【湄公河行動】。都是好電影,可是卻讓我看得提心吊膽,膽戰心驚。倒不是因為劇情,而是電影里都有一個共同的主角,就是警察。
老爸就是警察。可是說實話,一直以來我對他的工作一無所知。我記得媽媽以前講過,老爸年輕的時候要出外勤。半夜家里經常來電話,通知有任務。然后老爸就立刻穿戴好出發,老媽就整宿整宿的不睡覺等著爸爸。
我還小,對所謂的危險和辛苦一點概念也沒有,只覺得好酷。長大了才意識到這是一個什么性質的職業。或許現實中沒有電影里那么驚心動魄,或許這只是萬千謀生職業里的一種,可是也不能阻止我,直到現在,一提起老爸是警察這件事,都止不住的嘚瑟。
止不住嘚瑟的還有一點就是老爸長得帥。高中有一次學校要開家長會,老爸在局里開會后,時間來不及,穿著制服戴著警帽就來學校了。在學校門口被同學看到,她興奮的看著說,哇,那是你爸爸嗎,好帥啊!那贊美簡直承包了我青少年時期所有的虛榮心。
可是我當年唯一不能理解的是,我為啥沒有繼承媽媽的大眼睛雙眼皮,也沒得到老爸的精氣神,從小就是一坨肉肉的存在。直到最近有一天,盯著老爸的證件照看,才發現自己的眼睛和爸爸的一模一樣,一大一小,一高一低,外單內雙。只不過老爸的臉精瘦,我的臉白胖,呈現出來的景象完全不同。自那以后,再也沒有去做雙眼皮的沖動了。因為我喜歡這種傳承下來的微妙感,那是一種專屬于我和老爸的親密無間。
老爸是個不善表達的人。談心什么的在我們之間好像顯得略顯矯情,記憶里也從沒有過。高中之前,印象中和老爸交集最多的場景就是晚上:我在自己房間里背書做題到后半夜,老爸一晚上要好幾次進來,讓我不要太晚趕緊睡吧。即使是半夜喝的醉醺醺剛回家,也要先跑進來看看我睡了沒,囑咐完再回屋。
亦或者是,每周按時按點給我買好大包大包的零食,好讓我放學后有吃的。到了大學以后,回家變成了一種儀式,每年兩次。而每天一次的電話里,老媽總是噓寒問暖,問我吃什么,穿多少,不許太晚回宿舍,不許自己去海邊。而老爸大多數就是一個主題:錢還夠花嘛?那段時間老爸的主要功能變成提款機。那些年,我取款取的心安理得,卻不知道老爸老媽在家精打細算,什么都舍不得給自己買。
記得以前別人問我,想找什么樣的男朋友的時候,我就一句話,找我爸那樣的。媽媽是個急脾氣,可是老爸卻總能哄著,讓著,逗趣著,讓老媽破涕為笑。他們兩個也許就是我未來生活最好的教科書。
我是個野孩子,自打從縣城出來的那天起,就再也沒想過要回去。家里大大小小的節日和爸爸媽媽的生日,這七年來一直在錯過。
今天是老爸生日,可是我又回不去。我是個不合格的閨女。只希望爸爸能夠少抽點煙多吃點飯,希望爸爸出去喝酒的時候不要開車,最好能不再喝酒,希望爸爸和媽媽在一起多出去玩耍散心,希望你們別再只為我和姐姐操心,而是多多關心你們自己。你們兩個好好的,真的什么就都好了。
爸爸生日快樂。我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