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長度為 1659 字 29 圖,建議閱讀 5 分鐘 -
- 思考時間 XX 分鐘 -
- 可先收藏后閱讀,能分享就最好不過了 -
(今天在后臺回復【拾花】,隨機獲取你的當日專屬花語)
我叫木棉,
隸屬于錦葵科木棉屬,
是一種落葉大喬木。
在植物界中,
我的形象還是很高大的,
畢竟不是每一種植物都能叫英雄。
至于為什么叫我英雄樹,
我簡單搞幾點夸一下自己吧:
美而不嬌,華而不艷,
直立挺拔,不卑不亢。
落花有聲,不頹不萎,
從容就地,鏗鏘有力。
每一絲皮膚都充滿著質感,
每一寸肌肉都散發著英氣。
此乃,真英雄也!
吹完之后,才發現驚蟄快到了,
難怪有一些我已經開花了。
可能你有所不知,
我是季相變化最明顯的植物之一,
我總在不那么冷的冬季落葉,
然后在過完年沒多久進入盛花期。
其實我開花時間的早與晚,
主要跟上一年秋季以來,
積溫以及積日照時數相關。
如果暖和一點,太陽燦爛一點,
我就能開得早一點。
《中國植物志》記載,
我的花期在3-4月。
雖說越靠近熱帶,花期越早,
但最近這些年以來,
我在華南地區開花的時間,
已經提前到了2月,
甚至還出現1月就開花的情況。
而我開花日期的逐漸提前,
其實一定程度上說明,
物候發生了變化。
起碼秋冬前后的氣候變暖,
已經明顯了許多。
歷史上關于我的記載,
最早是晉代葛洪《西京雜記》,
說是南越王趙佗向漢武帝進貢我:
“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
至夜光景欲燃。”
我能不能點亮夜空暫且不說,
不過在中國的華南地區,
人們對我的喜愛度確實非常高。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
我就被正式定為廣州的市花。
清代林伯桐的《學海堂志》描述我:
“花開則遠近來視,
花落則老稚拾取。”
由此看來,還挺照應咱村里拾花的。
作為一種速生樹種,
從一株幼苗開始算的話,
只需要好好照顧我幾個月,
我就能飆到一米多高。
所以在外面你能看到的我,
動輒十幾米,甚至二十多米。
儼然一個英雄樹的形象在那佇立著。
我覺得我的樹干還挺實用。
要是你被花瓣砸到了,
想來找我出氣,就會發現,
我的樹干上長滿了許多木質硬刺,
甚至有一些已經成為了木錐。
你想咬我也無從下口。
沒辦法,這個世界太危險了,
怎么也得保護一下自己。
我那年幼的樹干盡管個頭高,
但并不粗壯,得加個保護罩。
不過隨著年紀的增長,
我的這些硬刺會慢慢掉落,
留下一個個瘡疤,
以及灰白色的樹皮。
這大概就是歲月的痕跡了吧。
既然我的名字叫木棉,
還是要有點棉才行。
在每年年初開花之前,
我的葉子都會掉落,
以便把養分都供給于花朵。
到了夏季之后,葉子又會恢復回來。
原本沒有掉下來并且成功授粉的花朵,
就要開始結果了。
一個個在樹上吊著跟綠燈籠一樣。
待到這些蒴果成熟以后,
基本會裂開五瓣,
里面的棉就跟大家見面了。
不過這些棉是由種子附帶的短纖維構成,
又短又容易斷,不適合做衣服,
只能成為棉被枕頭啥的填充物。
和大家經常聽說的柳絮一樣,
我的棉只是為了,
能夠幫助種子傳得更遠。
每年到了現在這個時候,
我都能吸引很多人的目光。
皆因我耗費了大量的能量,
一下子開出許多的花。
這些能量其實都是在前一年,
就已經準備好儲存于樹干之中了。
而后我要做的,便是默默地等待,
等待夏季風帶來春的信息。
這樣我灰白色的樹干上,
便能瞬間掛滿大而密的紅色花朵。
這些跟碗一樣的花朵,
當然也會裝有大量的花蜜,
許多鳥都很難抵擋住誘惑,
吃花蜜之余被動幫我傳粉。
這一幕幕,
早已成為嶺南人民熟悉的記憶。
畢竟,我所有落在地上的花,
轉頭就會出現在他們家的鍋里。
因為我的花、皮、根,
都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很多人會跟我等待夏季風一樣,
等待著我的花朵掉落。
一旦掉落,就會來撿走曬干,
這些曬干了的花用來煮粥或煲湯,
可以清熱解毒、驅寒祛濕。
現在你知道為什么我的花,
要長在那么高的枝頂上,
并且樹皮要長釘了吧……
你還知道哪些植物也長有硬刺嗎?
歡迎評論區留言。
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