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長度為 1145 字 23 圖,建議閱讀 5 分鐘 -
- 思考時間 XX 分鐘 -
- 可先收藏后閱讀,能分享就最好不過了 -
(在后臺回復(fù)【X月X日】,可獲取你的當日植物便簽)
認識黃花夾竹桃,已經(jīng)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它的名字來源于夾竹桃科夾竹桃屬的夾竹桃,關(guān)于其相關(guān)的介紹,可以自行回爐復(fù)習一下。
反正簡單點說就是葉似竹,花似桃,但又非竹非桃。
可能有人會以為黃花夾竹桃,就是開黃花的夾竹桃。其實非也,兩者為同科不同屬的植物而已。
黃花夾竹桃,隸屬于夾竹桃科黃花夾竹桃屬,是一種常綠喬木。其原產(chǎn)美洲熱帶地區(qū),現(xiàn)在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均有所栽培。
在中國的分布,同樣集中在粵桂閩滇臺等北回歸線附近的省份。
由于整體全綠多枝、柔軟下垂,加上花期幾乎全年,所以一些公園、池邊啥的多有種植它。
不過,它也有夾竹桃科的典型特征,即全株具豐富的白色乳汁,有劇毒。此外,它的枝、葉、種、花,管他是人是狗,誤食都能致命,因此又名“斷腸草”。
盡管如此,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它不止有美麗的外表,還很有內(nèi)涵,否則它在華南地區(qū)就不會如此常見了。
這個內(nèi)涵便是它對于抗空氣污染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此外,其在工業(yè)、制藥等方面,作用還不小。
生活中看到的黃花夾竹桃,最高不過5米,全株無毛,棕褐色的樹皮上有明顯的皮孔。莖干相對粗壯,不過小枝柔軟,多數(shù)下垂。風一來,似有竹子和柳條的風采。
它的葉子跟我們更為熟悉的夾竹桃類似,線形或線狀披針形的葉片兩端長尖,沒有葉柄,這些互生的葉片光亮全緣、近革質(zhì),經(jīng)過雨水的浸潤,更加光滑無比。
黃花夾竹桃,顧名思義,花大而黃,其花朵生于枝條頂端,呈聚傘花序。雖說它的花具有一定的香味,但我最多也就隔遠聞一聞,誰叫它是夾竹桃科的呢。
在它的花序上,長有2-4厘米長的花梗,花梗以上便是具有5枚三角形裂片的綠色花萼。當花蕾剛長出時,樣子就跟前面介紹過的白蟾、黃蟬、琴葉珊瑚等類似,花瓣都是旋轉(zhuǎn)重疊在一起。
隨著時間的推移,花蕾漸漸綻放,漏斗狀的花冠慢慢顯現(xiàn)出來。
黃花夾竹桃的花冠裂片均向左覆蓋,比花冠筒長一些。仔細往花冠筒喉部看去,能隱約看到里面有5個被毛鱗片,那是它的副花冠。
此外,它的花蕊也藏在里面,其中雄蕊著生于花冠筒的喉部,因為花絲極短,容易與副花冠混在一起。
中國人歷來喜歡寫意,這整一個花冠看似酒杯,于是它又叫酒杯花。
由于其花果期幾乎全年,所以總是能看到邊開花邊結(jié)果的植株。
它的核果呈扁三角狀球形,內(nèi)果皮木質(zhì),還挺結(jié)實。一開始為亮綠色,干時為黑色,里面有2-4顆種子。
黃花夾竹桃有一個栽培變種,叫紅酒杯花。它跟原種只有一個區(qū)別,就是其花瓣為橙色,所以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不叫橙酒杯花……
上面那張圖的左下角以及遠處就有好些紅酒杯花的落花。
關(guān)于黃花夾竹桃和夾竹桃的區(qū)別,其實很好辨認,只要開花了便能認出。
即使在未開花前,它們也存在很大差異。
首先黃花夾竹桃是喬木,而夾竹桃是灌木;黃花夾竹桃葉子互生,夾竹桃葉子輪生或?qū)ι?/strong>,且比黃花夾竹桃更寬一些。單憑這兩點,你指一個準能對一個。
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