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簡文帝莊陵距其父梁武帝的修陵也太近了,居之北至多二、三十米,若不是爺倆兒各自的一尊天祿相背而立,很難想象這兩尊毗鄰的神獸分屬兩座不同的皇陵。
這不是一般的不講究。可見,當初梁簡文帝蕭綱的下葬是何等的草草。
蕭綱(公元503-551年),字世纘,梁武帝蕭衍三子,昭明太子蕭統胞弟。初封晉安王,曾任南徐州刺史,蕭統病故后繼立為太子。侯景之亂梁武帝被囚禁致死后,蕭綱在侯景挾持下登基,做傀儡兩年后被侯景先廢后弒。其七弟蕭繹(梁元帝)滅侯景即位后,追謚為簡文帝,廟號太宗。
南朝亂世,帝王之家冤魂何其多。庸庸之輩倒也罷了,但像蕭綱這樣一位自幼聰慧,十行俱下,過目不忘,文學造詣遠在其父蕭衍之上,開創并領南朝五言宮體詩風騷的一代才子,實在甚為可惜。
不知道蕭衍的子孫是如何看待他們這位先祖的,在外人看來,南梁其實是武帝蕭衍一個人的南梁,總共存續五十六年,他老人家獨享四十八載。剩下的幾年,兒孫們誰登大位也沒享了福,且盡皆死于非命,好不凄慘。
與其父蕭衍修陵一樣,蕭綱莊陵也僅存一天祿,“北向,體形碩大,身高3.16米。”更慘的是,這尊天祿僅余前軀,后軀竟齊齊斷去。
天祿舉頸昂首怒目圓瞪,呲牙咧嘴似在咆哮,但細細望去,色厲內荏的神情里,難掩幾分驚恐、幾分哀號。
離開莊陵,沿東西向渣土便道回到皇業路上,發現路邊有座醒目的影壁。
實地尋訪至今已逾十二載,不知這座影壁還曾在否?如若仍在的話,有從胡橋方向沿皇業路前來的朋友,可以記住這個路標,右拐從小路進去便大告成功,完全不必跑到華萊士西服廠再折回來。另外,如果注意觀察且眼力尚好的話,亦可透過苗圃樹林,影影綽綽望見隱在綠野中的天祿。
訪于2011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