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間角度來看,可以分為過去的煩惱和對未來的煩惱。1、對過去的事感到遺憾當我們每個人在回望過去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遺憾的,這是不可避免的。例如你后悔過去所選的專業、后悔過去打游戲花太多時間、后悔過去沒有更勇敢一些......如果當初 XX ,現在就一定 XX。我想這是大部分人的常用句式。其實,沒有一個人對自己過去是 100% 滿意的。即使過去再"輝煌",我們也照樣不會對自己 100% 滿意,人性總是貪婪。總會覺得當初如果再努力一點,現在肯定會更好一些。在這一點上,人對自己過去的"完美"要求是無止境的 ......畢竟過去已成過去,可以隨便假如,可以隨便遐想當初最好的選項。看看,人們在回憶過去的時候,就會用無數多的假如來讓自己陷入無謂的煩惱。可是,過去已無法改變,時光也無法倒流。那個你錯過的人,永遠錯過了。那個你后悔的關鍵選擇,已無法逆轉......無休止地這樣遐想,只會徒增自己的煩惱。2、對未來充滿焦慮和恐懼人們除了總是喜歡回憶過去之外,也喜歡對未來進行遐想。例如,如果我未來賺了500萬,會怎樣怎樣。如果我未來讀了300本書,會怎樣怎樣。......可現實總是殘酷的。當現實和未來之間的差距過大時,就會產生巨大的落差感。于是,就會妄自菲薄,輕視自己的力量。如果是一個消極、悲觀的人,對未來則可能是恐懼。他們從當下生活中的一點點不如意,就會聯想到未來可能更糟的情形。從而充滿了焦慮和擔心。例如,擔心未來找不到工作。擔心未來找不到伴侶。擔心以后賺不到錢等。人們為什么會對未來還沒有發生的事,提前感到焦慮和恐懼?主要原因就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畢竟人們喜歡有掌控感的生活。
2—
為什么會有感性的煩惱
人畢竟不像 AI 這樣的機器人,人是有情感的。我們會回顧過去,也會憧憬未來。難免會附著上自己的情緒。從某種程度上說,正是因為人類有了"想象" 的能力,才使我們祖先走出非洲,創造了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可這也是我們煩惱的來源。對于其他物種來說,生活主要就是覓食、繁衍后代。可對于我們人類來說,除了繁衍和食物之外。我們有豐富的精神世界,有崇高的精神追求。我們在追求這些"奢望"的同時,必然會付出一些其他的代價,例如煩惱。什么樣的人容易有感性的煩惱?我發現,容易有感性煩惱的人,大多是一些固定型思維的人。固定型思維的人,相信自己的智力、技能以及才才華是先天注定的,是無法改變的。所以,他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覺得自己無法通過努力取得進步,無法改變自己的處境,這種無力感使他們產生了恐懼和煩惱。而成長型思維的人,則不容易有感性的煩惱。對于成長型思維的人來說,他們相信積累的力量,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當前的處境。即使過去犯了錯誤,他們會復盤,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他們相信會越來越好,他們不容易受到感性煩惱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