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芒格喜歡借助模型來分析、思考、決策、投資,他的模型有三個大綱領:買、不買、太難。
美學者、自學專家喬希.考夫曼也將世界上的知識分三個簡單的桶裝盛。
第一個桶:無機系統。是最大桶,放大約13.7億年的東西,裝下整個宇宙的歷史,最重要的特點是:遵守數學和物理原理。
數理知識注重假設、歸納和抽象,習慣于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數理是一種追求精確和確定性的知識。它是人們對世界萬物進行理性度量的一種可靠方式,度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擁有物理學思維的人,會盡量用一個簡單的公式去解釋復雜的現象,正如愛因斯坦說:一切應該盡可能簡單,但又不能過于簡單。
數理知識不可能驗證價值判斷,他局限于客觀、事實的判斷。
第二個桶:有機系統。次大桶,裝大約3.5億年的東西。里面全部是生物進化的歷史。
如果說數理學思維追求精確的規律,那么掌握有機系統,擁有生物學思維會觀察到演化的大趨勢,給多樣性留下了足夠的空間。
你會知道生命是耗散體系,是一堆能進行自我維護和自我復制的物質。
你也能從生物學角度來理解“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這句話的意義。
因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系統只有在遠離平衡的條件下才有可能向著有秩序、有組織、多功能的方向演化。
你會知道,自然演化從來沒有方向和框架,你腦子里不要有框限制自己。
如果你知道你身體幾億歲了,其實是一件補丁摞補丁的破衣服,永遠將錯就錯,權宜之計,帶著不完美前進。
那么你就會明白,做事不要追求完美,完成比完美重要,人生要敢于嘗試和犯錯才能進化…
生物的進化和人類的進步、競爭一樣,都是一個不斷適應、演化的進程,每次進化一點,差的進化掉,好的留下來。
傅盛曾把自己對進化論的理解,總結為四個關鍵詞:混沌、理性、過程和反脆弱。你了解越多生物進化的知識,你對如何創新、做事業就有了另外一個高屋建瓴的視角。
你會知道,生物學思維并不排斥復雜性和多樣性,也不排除風險和不確定性,反而保持一種更開放的態度來和這個世界相處。
數理思維和生物學思維方式在對待問題和風險的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物理學思維通過推演模型、精確概率來規避風險,而生物學思維通過多樣性和冗余來規避風險。
第三個桶:人類歷史。大約2萬年。
哈耶克認為,人的自然本能,即人類的原始欲望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創造的本能,是生存發展和愛的力量,是潛伏在生命中的一種進取、建設和創造性的力量。
另外一種是毀滅的本能,是攻擊和侵犯的沖動。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要摧毀繼續回到前生命狀態的沖動。
所以說,人類是極具創造力,但又具有自我毀滅傾向的動物。
擁有人性思維,你就可以反人性成長,也可以順應、利用人性的弱點謀生。就像鬼谷子所說,世界上最暴利的生意都是利用人性在掙錢。
世間真正的強者,從來不會把人想得多好,而是尊重人性、順應人性。
我們做產品設計的,都能深刻理解微信之父張小龍的一句話:我們在做一個產品的時候,我們在研究人性,而不是在研究一個產品的邏輯。
現在所有的生意都是可以對標到人性的弱點上來:奢侈品滿足虛榮,高檔化妝品幫助女人對抗衰老,外賣讓你的懶惰得逞,各種理財產品放大你的貪婪…
這些所有人性背后的弱點,都可以用一個“恐懼”來替代,虛榮是恐懼窮,衰老是恐懼死亡,懶惰是恐懼失去快樂…
所以產品經理們的偶像女神梁寧建議,要么做一個讓人愉悅到爆爽的產品,要么做一個可以幫人抵御恐懼的產品。
爆爽就是找到消費者情緒需求的爽點,恐懼就是找需求的痛點。
掌握以上三種思維的功用在于,比如數理思維能讓我們建造一款科學、安全、實用的發動機。
而生物學思維則讓我們在一個飛機上安裝4個發動機,雖然看起來有點多余,但可以很好地應對未知的風險。
人性思維就是在飛機上至少配兩個駕駛員,駕駛員就餐時,要吃不同的食物。
設計座位寬大,私密性好的頭等艙滿足有錢人“我很重要”心理需求。
飛機上的廁所里放煙灰缸也出于人性考量,以防止煙癮大,不守規矩的乘客將煙蒂丟垃圾桶引起火災。雖早在80年代禁止飛機上吸煙,但人性難以克服和意料。
數理思維自然科學知識可治世,卻難救世。生物思維告訴你世界怎么來的,而社科人性思維則是救世。